第107章 匾额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宋芫瞳孔地震。
    打虎英雄?
    还一路敲锣打鼓地送匾额过来?
    你们非要搞这么尬的吗?
    救命,宋芫已经尴尬到脚趾头都抠进了地里。
    官差们后面,还拖着一群浩浩荡荡的村民,都是来凑热闹的,见到宋芫出来,立刻大声喊道:“是小宋!”
    对面的牛叔牛婶听到动静,也出来一探究竟。
    “这是怎么回事?”牛婶伸长脖子望去,“是谁家在办喜事?”
    “婶子,不是办喜事,”全子解释说,“是官差给小宋送匾额来了。”
    定睛一看,果然是抬着匾额过来,牛婶不识字,半天也瞅不出是啥字:“送啥匾额来了?”
    “是打虎英雄!”全子一副与有荣焉道,“小宋真是给我们村子长脸了。”
    牛叔牛婶都满脸惊喜地朝宋芫看来。
    宋芫只能干笑几声:“哈哈哈。”
    说话间,官差们抬着匾额来到跟前,敲锣打鼓的声音震耳欲聋。
    身后的门内,二丫探头出来看了眼,又捂着耳朵跑回屋里。
    为首的官差向他抱了抱拳,恭敬道:“宋壮士,这是我们县令大人特意为你题的匾额,感谢你为民除虎。”
    竟然是县令大人亲手题的字?!
    宋芫一改敷衍的态度,恭恭敬敬地接过匾额,真诚笑道:“草民多谢大人赠字。”
    围观村民们心情是既激动又兴奋,心情复杂。
    激动的是,他们村里出了位打虎英雄,这可是名扬的云山县的大好事。
    复杂的是,这位英雄居然是他们一直看不起的宋家浑小子。
    众人扼腕叹息,怎么偏偏就是他呢。
    但不管怎样,他们张家村这次彻底压过了小黎村一头,他们村长估计已经气得牙根都痒痒。
    可不是吗。
    官差们一路敲锣打鼓过来,小黎村的人又不是聋的,自然也听到了动静,就有人好奇地过来看。
    见官差是送匾额过来的,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看到官差们扛着匾额,敲锣打鼓地去了隔壁张家村。
    小黎村的人霎时脸都黑了。
    到手的赏银飞了,名声也没捞着,老村长千算万算,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不是气得差点晕厥过去。
    在张家村的另一户人家,争吵声此起彼伏。
    大山娘双手叉腰,怒气冲冲地指责:“你是死人吗?连饭都做不好,米还是夹生的。”
    大山媳妇捂着脸,泪眼婆娑:“娘,盼娣把门牙磕掉了,这几天哭得瘦了一圈,我真的很担心。您能给我一些银子,让我带她去看大夫吗?”
    这还得从几天前说起,张盼娣没能在宋家看到热闹,一脸愤愤地回家。
    路上天黑看不清,她不小心绊到了石头,摔倒在地,结果把门牙给磕掉了。
    “门牙磕掉了看大夫有什么用,谁让她走路不长眼。”大山娘不以为然地说。
    大山媳妇犹豫着说:“我听说镇上有大夫擅长补牙……”
    话还没说完,大山娘就横眉竖眼地打断:“一个丫头片子补啥牙,你怎么不说给她镶颗金牙?滚滚滚,老娘没钱。”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敲锣打鼓的喧闹声。
    “外面咋这么吵?”大山娘一边嘟囔,一边出门查看。
    只见几个身穿官服的捕快正朝宋家走去。
    她心里暗自窃喜,难不成是宋大树犯了事,官差来抓人了?
    正准备去凑个热闹,却看到张大山提着锄头,脸色阴沉地回来了。
    “大山,你不是在地里干活,咋又回来了。对了,外面是发生啥事了吗。”大山娘问。
    张大山扔下锄头,阴沉沉开口:“官差是来给宋大树送匾额的。”
    “啥、啥匾额?”大山娘扶着门。颤颤巍巍问道。
    张大山紧咬牙关,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打虎英雄。”
    大山娘闻言,惊得一屁股跌坐在地。
    那可是大虫啊,传说中会吃人的猛兽。
    她脸色苍白,神情变幻莫测,最终颤抖着声音说:“儿啊,咱们以后别再和宋大树作对了,成吗?”
    张大山眼中闪过一丝嫉恨,但最终还是不甘心地答道:“我知道了。”
    宋家门前挤了一圈人,气氛愈发热闹,连村长也闻讯赶来,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合不拢嘴。
    \"对了,林少爷还托我带了封信给你。\"一位官差说着,递给宋芫一封信,并补充道,“他嘱咐你读后要给他回信。”
    宋芫正要将匾额放下,旁边的全子见状,连忙伸手帮忙稳住。
    接过信封,宋芫立刻拆开阅读。
    信中,林逸风洋洋洒洒地写满了一大张纸。
    信的大意是,匾额是他请求他爹亲自撰写的,作为对宋芫赠虎的回报,让宋芫无需多谢。
    读到这里,宋芫不禁磨了磨牙,心中暗自道:那还真是多谢你了。
    继续往下看。
    林逸风又提到,如果宋芫执意要道谢,可以再送些上次的点心。
    宋芫冷笑一声。
    还想要小饼干,我看你是想屁吃。
    信的最后,林逸风写道,上次赠送的书籍,如果令弟在阅读中遇到不懂之处,可以随时写信向他请教。
    刚才还一脸冷笑的宋芫,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如春风般和煦。
    还算你小子上道。
    小饼干是没了,但还有些猪肉脯,就先送他一斤吧。
    宋芫客气地说:“官爷们进来喝杯茶,歇歇脚吧。”
    为首的官差婉拒道:“宋壮士不必麻烦,我们稍后便要回去,还请尽快写好回信,我们好带回给林少爷。”
    宋芫答道:“那请官爷们稍候片刻,我这就给林少爷写回信。”
    站在一旁的村民们听到这番对话,都感到难以置信,宋家这小子竟然和官家的少爷有来往,可了不得。
    宋芫回到屋内,取出纸笔,给林逸风写了封回信。
    厨房里的猪肉脯已经所剩不多,前几日为了哄二丫,他又拿出了半斤,现在只剩下一两斤了。
    他打算等有空时再多做一些,因为发现猪肉脯作为手信送人也很合适。
    他从密封保存的袋子拿出一斤猪肉脯,用油纸仔细包裹好,走出院子,递给官差:“麻烦你们转交给林少爷。”
    官差接过油纸包,冲他一抱拳头,随后带着其他几位官差离开了。
    围观的村民们依旧兴致勃勃,不愿离去,好奇地询问:“小宋,你给官差拿的是啥东西啊?”
    宋芫轻描淡写地回答:“只是自己做的一些小吃,不值什么钱。”
    听到这,众人的兴趣顿时消减,转而将目光投向官差送来的匾额。
    匾额上的字迹笔力遒劲,墨韵生动,每一笔每一划都如同山川之骨,气韵生动。
    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忍不住赞叹这字写得漂亮。
    有人忍不住伸手去摸匾额:“我的乖乖,这是县令大人亲自题的字啊。”
    其他人也争先恐后地伸手去摸:“让我也摸摸,沾沾喜气。”
    全子急忙躲开,紧张地说:“你们可得小心点,别摸坏了。”
    “全子你别这么小气,这又不是给你的,让我摸摸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