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打虎英雄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当宋芫赶着牛回到田里时,见阿牛又回来继续犁地。
    田里除了阿牛,还有另外两人。
    宋芫认出来,两人正是大柱叔,和他大儿子石头。
    石头身板高壮结实,性格也不像他爹沉默寡言,倒有几分豪迈和直率。
    宋芫跟他打过几次照面,对他印象很好。
    他牵着牛走了过去,边招呼说:“大柱叔!石头哥!”
    几人停下来,走到田埂边,石头过来就夸赞他说:“小宋,你买的这几块地真不错,有眼光。”
    宋芫笑着道:“我哪里懂得这些,多亏阿牛帮我挑的。”
    他看着田里多出来的一头牛,好奇地问:“大柱叔,你们是从哪里借来的牛?”
    大柱叔说:“跟正明家借的。”
    “我也来。”正当宋芫准备下田帮忙,他拉起裤脚,这才想起自己小腿上有伤,不能沾到泥巴。
    石头看到他腿上狰狞的伤口,说:“你腿上有伤就别下田了,有我们几个足够了。”
    大柱叔一家也听说了他小腿被狼抓伤的事,至于他打了头猛虎的传言,他们都没放在心上。
    都觉得是不可能的事。
    这时,大柱叔道:“该干活了。”
    阿牛扛着犁铧走来,熟练地给黄牛套上枷锁和纤绳。
    接着,他右手扶着犁铧,让犁铧的尖端恰好贴着土层下约一尺深,左手挥舞着牛鞭,口中发出吆喝声,赶着黄牛往前走。
    黄牛在田间发出“哞哞”的叫声,沉闷地喷着鼻息,低头努力拉着犁。
    肥沃的土地在犁铧的推动下翻滚,形成了一垄垄整齐的田埂。
    阿牛不愧是耕地的好手,他一手扶住犁把,翻出来的土地,线条笔直,井然有序。
    翻卷的土坯和未耕作的田地之间,清晰地留下了一条分界线。
    宋芫没急着回去,站在田埂上看他们是怎么犁地的,好学一学,等以后下了地,也能自己干。
    然而光是站在太阳底下,没一会就汗流浃背了,而阿牛他们还扶着犁把,勤勤恳恳赶着牛犁地。
    他擦着额头的汗想,这耕地的活他确实干不来,以后还是雇短工来干吧。
    犁了半亩地,石头有些口渴,便过来拿起边上的水壶喝水。
    喝完一抹嘴,看到宋芫还在,说:“小宋,你赶紧回去吧,快到晌午了,太阳很晒。”
    宋芫便道:“那我回去给你们准备午饭。”
    “随便做点就成。”石头说着,又下了田里,继续干活。
    宋芫瞅着手上一把荠菜,得,也不用琢磨了,中午包荠菜饺子,再煮一锅萝卜汤,将就着吃一顿,晚上再琢磨着吃顿好的。
    他回到家,先将荠菜仔细清洗干净,放在一边备用。
    然后取出五斤面粉,开始和面。
    厨房里的白面粉已经所剩无几,现在他拿出的是前几日从县城买的小麦粉。
    这面粉是由磨坊磨出来的,虽然不如机器磨的那样白净细腻,但麦香味浓郁,吃起来口感醇香。
    和面、擀面皮的活,二林帮不上忙,宋芫便独自忙碌起来。
    待饺子皮擀好,二林洗净双手,默默地加入进来,一起包饺子。
    他之前也有包过一次饺子,这次动作熟练了许多。
    饺子包好后,准备上笼蒸。家里没有蒸笼,还是去牛婶家借了一个回来。
    他还顺手“借”了两根刚从地里拔出的白萝卜,带着泥土的新鲜。
    待饺子一出锅,他便将锅里的热水舀出,倒入瓦罐中备用。
    随后,等锅烧干,他放入一勺猪油,待猪油化开后,打入两颗鸡蛋,煎成金黄色的荷包蛋。
    接着,将之前舀出的热水迅速倒入锅中,汤色瞬间变得乳白,再将萝卜丝放入锅中,与荷包蛋一同煮沸。
    不久,一锅鲜美的萝卜鸡蛋汤便出锅了。
    家里厨房狭小,坐不下太多人,他索性将蒸笼端到了对面牛家。
    在牛家的院子里,摆上了一张宽敞的大桌,二丫则拿来了平日里吃饭用的碗筷摆上。
    阿牛他们刚好从田里回来。
    石头牵着牛到山脚下,放它们吃草,并将牛绳的另一端系在树干上,以防它们走丢。
    大柱叔和阿牛两人进门后,先放下了犁铧,洗干净手脚,准备吃午饭。
    “中午我们吃饺子,还有萝卜汤。”宋芫边说,边端着盛满汤的瓦罐走了进来。
    看到蒸笼里用细白面包的饺子,大柱叔有些惶恐:“小宋,这、这太破费了。”
    宋芫却说:“叔你们都辛苦一上午了,吃点好的怎么了,你看石头哥一点都不跟咱客气。”
    话说着,石头已经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饺子,大口地吃了起来。
    大柱叔见状,也就不再多言,默默地吃起饺子。
    宋芫向屋内喊道:“牛婶牛叔,快出来吃饺子。”
    过了好一会,牛婶才走出来,有些不好意思:“你们吃就好了,还叫我们做啥。”
    宋芫拉着她过来:“就算不吃饺子,也来喝口汤呗,还跟我客气什么,我从你家借东西就从不客气。”
    其他人听了不由得捧腹大笑。
    宋芫左右看看,发现还少了个人:“牛叔呢。”
    “屋里呢。”牛婶说。
    宋芫进了屋里,把躲在里面的牛叔也喊了出来,一起坐下吃饺子。
    大家吃饱喝足后,稍作休息,又拿起犁铧继续下地干活。
    二林收拾着碗筷。
    宋芫瞅了瞅牛家的鸡窝,问道:“婶,你家还有鸡吗?”
    牛婶瞪他一眼:“哪来的鸡,之前养的都被你霍霍完了。”
    宋芫耸耸肩说:“那就算了,我去别家买一只回来。”
    “你要买鸡做啥子?”牛婶问他。
    宋芫道:“晚上做来吃啊。”
    牛婶没好气道:“你这个败家子,手头刚有点银子就想花光。”
    “行了,我给你去买,你还是别去了。”她含糊地说,“村里人可能有点怕你。”
    宋芫听了,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也算是件好事,至少短时间内没有人敢来骚扰他。
    吃饱开始犯困,回去睡了个午觉,醒来就琢磨晚上吃什么。
    刚好买了只鸡,干脆做鸡公煲吧。
    鸡已经让牛婶杀好拔毛了,宋芫直接将鸡剁成块。
    锅里下猪油,油温五成热,就将姜片、葱段、蒜片放入锅中爆香。
    然后将鸡块倒进锅里,翻炒至表面微黄,再加入米酒、酱油、花椒等调料,让鸡肉充分吸收香气。
    加水覆过鸡肉,再用小火慢炖,直到鸡肉变得酥软入味。
    再放入腐竹、面条、白菜一起炖煮,最后掀开锅盖的那一刻,香气扑鼻而来。
    当大柱叔他们从田间回来时,天色已近黄昏。
    众人围着圆桌坐下,宋芫给大柱叔几人倒了一杯米酒,举杯敬道:“今天辛苦大柱叔、石头哥还有阿牛,别的就不多说了,开吃开吃。”
    一杯酒下肚,宋芫已经有些微醺,他抓起筷子夹了块鸡肉。
    鸡肉经过慢炖,肉质鲜嫩,汤汁浓郁醇厚,还带着微微的麻辣,就连腐竹和面条也吸满了汤汁,嗦起来特别爽。
    大家吃得喷香喷香,连话都不咋说了。
    晚饭后,见大柱叔和石头准备离开,宋芫赶紧拿出四十文钱,递给他们:“大柱叔,石头哥,这是你们今天的工钱。”
    怎么还有工钱?
    大柱叔一脸诧异,再连连摆手:“这使不得使不得。”
    宋芫奇怪说:“阿牛没告诉你们吗,我雇你们来,自然是要给工钱的。”
    大柱叔说什么也不肯收下。
    石头也道:“你今天又是饺子又是鸡肉的,我们过年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怎么还好意思拿你的工钱,快收回去吧。”
    说完,他们便牵着牛离开了。
    再去给阿牛,他也不肯收下工钱。
    宋芫无奈,心想,改天再拿些东西上门答谢吧。
    第二天,大柱叔他们一大早起来下地,把剩下的几亩地都犁了。
    不到两天时间,十亩地就已经全部犁好了。
    接下来,便开始育种,选好种子还得晾晒个两三天。
    如此一来,宋芫又清闲了下来。
    这天中午,他吃完饭准备睡午觉,突然听到一阵敲锣打鼓声由远及近。
    他疑惑地出门,只见全子跑来,气喘吁吁地说:“小宋,有官差来找你。”
    宋芫一惊,官差找他做什么?他又没犯法。
    他抬头一望,就看到官差抬着一块匾额走来。
    匾额上赫然写着“打虎英雄”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