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软件也是产品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小家伙,爽利些,说说你的想法,也算是抛砖引玉……。”
    旁边龙教授不客气的催促,听得教师们直乐。
    ……,合着我就是块破砖头呗……,
    他看看一屋子的讲师、教授……,确实,和这里哪个都比不过,算了,不能比不能比。
    “其实,我的看法很直接,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我的答案;
    那就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彰显自我的意愿逐渐显露,
    个性化需求,个性化展示和个性化创造,将会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是今后的流行将短期化、个性化、小型化。”
    “这些分析,是针对小型家电产品的,
    软件方面,我猜测未来三十年,是电脑普及化最快的一段时间;
    如何应用电脑,帮助人们更方便的生产生活,无疑必须通过软件设计;
    深入探究不同场景的电脑应用,把应用在不同场景的软件,尽量做到简单化、小型化、通用化,才是应用软件的方向。”
    白满川忍不住期望,如果这些人,或者他们的学生,能冒出几位软件牛人,那以后自己也有的吹了。
    “白同志,你说的应用场景,是有什么特指吗?”
    不同于爱幻想的年轻教师,张教授总能抓住重点,把问题深入下去。
    “唉,做软件开发的第一步,不是需求分析吗?
    应用场景,就是需求分析的四维之一啊。”
    他被张教授问的有些懵,他不知道,这会儿的软件开发流程;
    这些半瓶子的知识,还是他后来,参与app开发,偷学的一些皮毛。
    这会儿怎么感觉有些不对,难道是自己说错话了,为什么感觉屋里的气氛,变得有些严肃。
    张教授笑着说:
    “不如按你说的软件开发过程,一步步展开说出来,
    这不是你要开发学习机游戏吗,
    正好,这么多人在这里,你想到哪里就说,
    大家接着补充,也好先立起来个框架。”
    “行吧……,”他嘴里答应,可心中总感觉有哪里不对,想想也无关紧要。
    本想直接在电脑上写出来,看看看桌上的大屁股显示器,
    只能无奈叹息,从背包中摸出纸笔。
    现在,不要说思维导图软件,图画板都不知道有没有,
    还是用我勤劳的双手吧。
    需求分析;整体设计;编码开发;测试;发布。
    他写完这几个词,又分类后才说:
    “虽然我不懂写代码,可在我看来,软件也不过是一个产品。
    只不过是用在特殊地方,满足特别需要的产品,实在没什么可神秘的。
    尤其是,现在有些地方搞些机房,进去要穿鞋套、戴帽子、戴口罩,还要穿白大褂,
    呵呵,干嘛不规定,要焚香沐浴才能进呢……。”
    哈哈哈,一屋子人都被他逗笑,不过他说的这些,现在简直太常见了。
    “好了、好了,别跑题,好好说。”龙教授笑着提醒他。
    “行吧,”他耸耸肩继续,“我从产品的角度,把软件开发,分成几个和实体产品开发,相类似的阶段。”
    大家看他写的内容,点头表示明白。
    “需求分析;这是新产品开发的基础,是必须搞清楚的基础问题,
    它包括:产品解决什么问题、产品用在哪儿、是谁用产品、用户关心的是什么,即目标,场景,用户,关注点。
    以上四个问题,是进行需求分析的前提条件,也是落实需求的依据。”
    “搞清楚以上四点,就会明白要做什么产品,产品的功能,产品形态和生产标准;
    也就完成了产品的全画像,可以照此画像,投入生产了。”
    不用多说,只是描述的用语不同,他讲过以后,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环视一周,见大家没有提问,他耸肩。
    “后面这几步,你们是专业的,我就不献丑了吧。”
    “不,你接着说完,你的说法对我们有启发。”
    张教授认真的说:“比如你说软件也是产品,
    虽然大家都知道,可很少有人,会从各个开发阶段,去对应相关的要求,
    这看似简单,却可以,让许多软件的开发,流程更清晰,要求更明确,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啊,他感觉,张教授这是在调侃他,自己有这么牛吗?
    看见他狐疑的望着张教授,龙教授拍他一下:“继续说,别胡思乱想。”
    “呵呵,”
    和这些专业、又有些特别的专家在一起,他还是感觉紧张,他干笑几声。
    “软件的需求分析,和实际产品还是有所不同,
    以我了解的一些皮毛,大致对应划分为:
    功能分析法,结构化分析法,信息建模法等几种方法。”
    “功能分析法:简单说,是从功能角度进行分解,将新系统作为多功能模块的组合。
    各功能,亦可分解为若干子功能及接口。
    子功能再继续分解,便可得到系统雏形;
    即功能分解——功能、子功能、功能接口。”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从问题空间,到某种表示的映射方法;一般由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构成并表示。”
    “信息建模法:是从数据角度,对现实世界建立模型。
    主要用在大型软件,这需要有建模工具,也就是先有工具,这些工具,就是功能确定的软件包。
    一般包括:功能模型、信息模型、数据模型、控制模型和决策模型等。”
    软件包概念,在60年代就已经提出,大面积应用要到80年代后期。
    他在这里提出来,是想暗示大家,尽量避免一些重复性工作。
    现场的教师,对于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甚至可能,超过许多软件大神。
    听到这里,也许是受到了启发,有人已经点头思索。
    “继续下去,”张教授眼神灼灼,白满川虽然不专业,甚至难免错漏,可确实有些有趣的启发;
    因此,对接下来专业化更强的阶段,他更想听听他的说法。
    白满川苦着脸求饶。
    “张教授,做你的学生一定很辛苦,你这样下去,是会没朋友的……。”
    哈哈哈,大家忍不住大笑。龙教授一边笑,还不忘戏谑的看着张教授。
    张教授被他盯得不自在,嘿嘿笑着,侧过脸不再看他。
    见张教授盯着自己不放,他只能继续。
    “以下内容,纯属臆测,如有错漏,概不负责。”
    哈哈,一群专业教师,看一个外行的挣扎,真是乐趣多多。
    “设计阶段的第一步,是架构设计,就像产品的结构设计。
    第二是流程设计,包括各种业务规则、流程以及逻辑的制定。
    第三是交互设计,主要是用户与软件的互动实现,大致有界面设计、操作、软件响应等。
    最后技术架构设计,就粗浅的比喻为,零部件的选配和构成吧。”
    “软件开发,就是根据上面要求和设计写代码……,我多问一句。”
    他突然想起来,前几天说过,软件班的事情,正好可以顺便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