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机会来自差异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啊……,真有两种生意,你先说说看。”
    彼德感觉很是意外,甚至觉得,这是不是为了敷衍他,临时想出来的。
    要不然,哪里有随便想想,就会想出几个挣钱生意的。
    白满川见他面色诧异,心中明了他的想法,笑着说道:
    “一个是实业生意,也在这次委托你们公司的内容之一。”
    彼德有些恍然,知道他说的是专利项目。
    “这次申请专利的项目有几种,分别是:
    语言学习机(复读机)、空气炸锅、无叶风扇、无叶电吹风、筋膜枪、按摩棒和按摩杯。”
    彼德稳稳把车停在路边。他感觉自己的国语还要学习。
    要不怎么刚才白满川说的,好像听懂了,再想想,又好像又没懂,干脆停车问明白再走。
    白满川愕然他突然停车,等听明白他的问题,哈哈笑着,对他的谨慎倒是马上点赞。
    “语言学习机,是在录音机基础上,做的改进产品;
    方便人们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能随时反复重听、跟读磁带上的教材内容。
    还能对比自己的发音,进行校对和改进。
    学习语言,需要多次的重复,所以也称呼它复读机。”
    “空气炸锅是利用高温空气,快速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
    对喜欢吃薯条和炸鸡的西方人,非常有吸引力。”
    “无叶风扇和吹风机,原理和干手器类似,优点是新奇有科幻感、安全、风力强劲又柔和。”
    “筋膜枪、按摩棒是通过高频震动,冲击、放松肌肉紧张的工具。”
    彼德等了一会儿,见白满川不再说了,忍不住问:“还有一个呢?”
    “说完了。”白满川回答。
    “不对,我记得还有一个,叫……,按摩杯,对,就是这个,你怎么没有说?”彼德提醒他。
    白满川表情奇异的看过来,调侃道:
    “你的国文课真的这么差吗?看这个名字,很难理解吗?不就是一件按摩工具吗,只是按摩的部位不同而已。”
    “哦……,还是个按摩工具,”彼德似乎明白、又似乎没明白,好在他没有继续问下去。
    “那第二种生意呢?”
    “这个生意稍有些复杂,也是这次去鹏城的主要任务,”
    白满川认真起来:“你觉得,现在内地和外面的最大差异在哪里?”
    彼德没想到他会问回来,想了一下道:“贫富差距吧……。”
    “啧……,”白满川无语的看着他,
    “我说错了吗……,这不是很明显吗?”
    彼德见他这样,感觉自己可能是答错了,却不明白错在哪里。
    白满川忍不住叹气:
    “我们在谈论生意啊,难道你不明白,我问的是商业上的差异吗。”
    “……”
    “机会来自于差异;这个意思你能接受吗。”白满川问。
    “嗯,从没人这样说过,不过倒是挺有道理。”
    彼德又想了想,忍不住大为赞叹。
    “秒啊,这句话直接道出了机会的来源,
    人们知道机会重要,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机会在哪里,
    你这样说,无疑给寻找机会的人们指出方向,
    妙妙妙,这句话我要牢牢的记住。”
    “……,”白满川被突如其来的夸赞,弄的尴尬。
    彼德还没有说完:
    “商业的本质是流动,是互通有无;
    你这句话,还指明了商业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差异。
    差异就是不平衡,就会有势能产生,势能会变成动能,商业活动就出现了。
    哦,我明白了,古人说:‘水为财’,
    其实是说,生意要像水一样,要随时流动就能生财。”
    “停、停,”白满川实在忍不住。
    “我错了,大哥……,是我误会你了,你的国语是真好啊……。”
    “哈哈,”彼德看出他的尴尬,虽不再继续,可也催促他接着说。
    “唉……,这世上良善之人太少。”
    白满川对着他叹息,彼德毫不介意,只嘿嘿的笑。
    “现在内地缺资金、技术、设备、商品;港城缺市场;欧美缺商品。”
    白满川先简单说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将这三种结合起来,你想想看,会有多少生意可做。”
    “你的说法,我有些问题。”
    彼德思考着他的说法,感觉有些问题,白满川示意他继续。
    “港城缺市场,欧美缺商品;这两句怎么解?”
    白满川仔细的解释:
    “港城本地生产的家用电器,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样说,你明白吗。”
    “……,我明白了,是说这几年来,
    外部新兴加工市场的兴起,使港岛产的商品竞争力下降,
    再加之港岛政策的转变,政府推进本地产业转型向服务业、房地产、金融业,
    使得本地人工和地租持续上涨,让许多电子厂的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生产的产品价格高企,丧失竞争力所以销售困难。”
    彼德不愧是做企业服务的,这其中的道理,很快就能说清楚。
    “你分析的对,”白满川先肯定了彼德,
    “港城工人平均月薪2000到3000港元;这里,这里的平均月薪是60元。”
    彼德听出他语气中的不忿,也顾不上开解,忙接口说:
    “你的意思是,在这边开厂,就能拉低港城产品的生产成本,
    其实大家都知道,家父和王伯伯,他们也多次商议过,可总有些担心的原因的。”
    “没关系,这次我们去的地方,应该是有机会的。”
    “希望是吧……,”彼德犹豫的回答,“欧美缺商品,这个我是真不明白。”
    “欧美商场里的商品,现在基本都是外国生产的,
    如果这些商品的生产转到国内,成本都会降下来许多,
    这其中的差距就是商机,最难得的是,
    这其中会有千百万种商品,能带来无数个机会。”
    “欧美缺商品,指的是缺符合现代需求,物美价廉的商品。”
    彼德一副满脸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明显不理解他这个说法。
    他看的好笑,也不解释,直接着说:
    “现在许多商品的设计思路,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
    最突出问题有两点,就是古板、耐用。”
    彼德终于听到他能反驳的内容,马上开口:
    “等等,这个我不懂,古板先不说,你是在说,耐用是一种落后的设计……。”
    呵呵,白满川见他不以为然,甚至有些鄙夷的样子,不由的想起了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