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耐用也有错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白满川见他不以为然,甚至有些鄙夷的样子,不由的想起了从前。
    他是九十年代,才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当时,有一位倒腾二手车的商贩,在聊起进口车的时候,
    说日本车到年限后,许多零部件都会出问题,是因为从设计到生产,都提前算好了报废时间。
    当时听到这话的人,都忍不住在骂:“小鬼子太坏了。”
    没想到,今天小丑变成了我自己……。
    “你一双鞋会穿多久?”
    “大概一、两年。”
    “是因为穿坏了,才扔掉的吗?”
    “……,不是的。”
    “为什么还没有坏,你就去买新鞋子。”
    “……”彼德不想说话。
    “你扔掉的那些鞋子,其实还能穿几年,
    你说说看,用这么耐用的材料做鞋子,是不是一种浪费?”
    “……,等等,”彼德有些发懵,“怎么结实耐用,会变成浪费了……。”
    “结实耐用,当然不是浪费,可如果要求所有的产品,都追求结实耐用,那肯定是浪费。”
    “要求商品结实耐用,这是因为以前生产能力低,商品稀缺所催生的。
    在那个时代,消费者当然希望,自己买到的商品越结实、越耐用才好。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想占便宜心理。”
    袁彼德可涨知识了,今天头一次听说,
    结实耐用,先是和浪费联系起来,又和占便宜搞到一起了……,
    他感觉自己三观破碎。
    可再琢磨一下,好像这个说法,也许有些道理。
    “而且,当时的设计师,为了表现自己设计的商品结实耐用,
    他们会故意把商品的外观,设计成厚重沉稳、色彩暗沉的样子。”
    “这一点很好理解,大家看见轻巧玲珑,色彩活泼的产品,
    直观上,是不会把它和结实耐用联系起来的。”
    “可是,现在社会生产能力,已经得到极大的提高了,尤其是新一代消费者,”
    白满川特意指指彼德,他微微一愣,就明白这是指和他年龄相近的这一代人。
    “新一代消费者,已经逐步成为市场上的消费主力,
    他们的成长过程,正是世界艺术激烈变化的时期。”
    “从60年代到80年代,
    观察绘画、音乐、影视等各种艺术新流派,
    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满冲突,
    这种冲突以各种夸张、变形、矛盾的方式出现,
    究其本质,是想通过多样化的、戏剧化展示,来彰显和强调,作者的独特个性。”
    “甚至,这些冲突,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已经有许多明显的体现。”白满川总结般的说。
    “是吗,你刚才说的这些,现实中的例子有吗?我怎么没看到过。”
    彼德从没听说过,还能从这种角度分析商业,见他停下来,就忙着追问。
    “哈哈,你肯定见过,甚至,我能肯定你用过这些产品。”白满川戏谑的对他说。
    “你说说看,说说看。”彼德愈发感到好奇。
    “喇叭裤,”白满川说出一个名字。
    “……,穿过,”彼德有些愣怔。
    “蛤蟆镜,”
    “……,用过,”
    “长头发,”
    “……,”彼德无语了,想了一瞬强行辩解,“这些都是流行,就是玩玩的……。”
    “没有哪种流行是无缘无故的,包括流行性感冒。”
    白满川哈哈大笑,给出个满是调侃意味答案。
    “……”
    见彼德有些尴尬,他笑着摆手。
    “新事物的出现,会充满偶然性,
    可如果它流行起来,一定得到了足够多的认同。
    被认同的基础,一定是这个新事物具象了,某种群体潜藏内心的情感。
    或者说,这个新事物,与他们的某些认知达成了共情。”
    “嗨,话题偏了。”白满川啪的轻拍下额头,懊恼道。
    “市场上这些产品的变化,至少明确的提示我们,现代的产品设计,急需改变思路。”
    “可是你看,现在欧美家电市场的产品,
    有仅凭外观设计,就能吸引人眼球,诱发起顾客购买欲的产品吗。”
    彼德的家庭,让他有机会经常出国,
    他做的企业服务的工作,也经常有外出的机会,
    可他按白满川的想法,仅从外观设计的角度考虑,却很难想起,能吸引他的产品。
    “难道,外观设计,真有你说的那么重要……。”彼德怀疑的呐喃道。
    “以前,不太重要,以后,非常重要。”白满川坚决肯定。
    “就像刚才说过的,以前的顾客,注重功能和耐用,是因为生产力低下,造成的商品紧缺;
    现在的顾客,面对功能相同的产品,外观是第一眼选择,
    因为生产力极度发展,商品已经极大的丰富,同类竞品层出不穷,不改变、就淘汰。”
    “价格呢……,哦,在内地生产,天然有成本优势……,当我没说。”
    彼德感觉,这一会儿的时间,自己的大脑被摧毁过许多次,语气都变得沮丧。
    “嗨,你这样子可不像生意人,”白满川激他一句。
    “这不正是给我们的机会吗?
    你这会儿应该知道,我为什么要找,熟悉美国连锁店的贸易商吧。”
    “对,机会,我一回去就联络人,”
    彼德打起精神,忽又问,“那你还没说这次的目的呢。”
    “这次的目的就两个,独资建厂、合作公司。”白满川回答。
    “什么意思,详细说说。”
    “别急,这两个目的必须你的配合。”白满川安抚道,
    “独资建厂就是字面意思,不过在特区手续好办,没有什么限制,未来发展的机会更多。
    这里也是我帮老王选的落脚点。”
    “合作公司,是我希望你代表港城商人,我代替老王电子厂,我们共同向特区提出,三方共建公司。”
    “让你联系贸易商,就是想,借助他们熟悉欧美连锁的优势,从那边挑选合适的产品样本;
    在这边设计、改进、生产;在通过他们出口。”
    “电子厂这一方提供资金、技术、设备,负责组织生产和指导生产。”
    “特区方提供用地、政策、手续方面的优惠,并且配合电子厂,在内地寻找符合要求的零配件生产企业。”
    彼德听完以后,反复琢磨半天,忍不住啧舌:
    “你这个想法……,实在是太独特了,我怕很难实现。”
    “呵呵,你觉得很难实现的原因是什么?”白满川想听听他的想法。
    “从小家父就教过我,合伙的生意难做;
    就我知道的,王伯伯就提过,想和我父亲合作,”彼德耸耸肩,“结果不用我说了吧。”
    “何况,这三家里面,一家是倔老头的电子厂,一边是政府单位,还有一边是你临时虚构的……,”
    彼德一脸苦笑,不住的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