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左右为难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最靠近这个机遇的港城,你们还在犹豫什么?”
    “呵呵,既然你们犹豫胆怯,”他不屑的冷笑,“那就让我借名一用。”
    说着他啪的一下,对车前台拍了一掌。
    彼德见他如此激昂,呐呐不知该如何回应。
    过了一会儿,才辩解道:
    “做生意,总要谋定后动、三思而行,也不好太过急切。”
    “咦,成语会很多吗,”
    这会儿,白满川渐渐平静下来,忍不住出言调侃。
    见他有些恼意,忙拱手致歉。
    “不是说不能仔细谋划,而是要积极谋划,
    待在港城,只能听到些道听途说的消息,那不是商业谋划,那是菜场里的八卦。哈哈。”
    说着,他忍不住发笑
    彼德这几月经常上来,对内地的感受,与以前大有不同。
    这时听他这话,也感觉有理,忍不住的点头。
    接着刚才的话头,白满川继续:
    “王德发,王老板的心中,已经非常倾向于到内地建厂,
    他清楚,如果还待在港城,他的厂子很难发展,
    更多的可能,就是被几家大厂挤垮,落得个破产被收购的下场。”
    “不得不说,他的这种感觉非常对,哈哈……;
    因为在市场出现较大变动时,王老板这种中等规模的厂子,往往是最危险的。”
    白满川有些感慨的摇头。
    “这是什么原因?不应该是小厂子更危险吗?”
    彼德没有做过实业,有些关窍只是想当然。
    “俗语说:船小好掉头;小厂子的优势是负担少,灵活好转型;
    在机会到来时,只要不死板,决断机敏,
    只要抓到一个小产品、甚至一个小零件,把它做到出众,
    就有机会积累到不菲的财富,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即使失败,只要老板没有赌性,留几分谨慎,总有机会能扳回来。”
    “可中等规模的厂子就不一样,
    它们往往是负担不小,积累不多,
    如果转型失败,可能一个失误就会拖垮厂子。
    所以,在市场变革期,中型厂的选择,几乎是有进无退。”
    白满川想起,在几年后,内地许多企业陷入困境,也止不住的感慨叹息。
    “那为什么,不能等待形势明朗,或者跟着大厂的方向。”
    彼德问出来,自己也觉得有问题,可是不知道问题在哪。
    “如果不选择变化,旧产品的利润不够维持厂子,
    跟着大厂走,也是一种选择,一般称为‘跟随策略’。
    问题是大厂也会失误,如果选择错误,
    大厂家底厚,还有机会再次选择;
    跟随者却不一定能承受的住。”
    白满川看出,他对实业不够熟悉,便偏头想着举个实例,
    霍然他问道:“你家里有录像机吗?”
    “有啊,有索尼的betamax,也有vhs。”彼德回道。
    “这就是现实的选择,等几年后,市场上就会只剩下一种制式的录像带,
    那些站错队的中小企业,你想会有什么结果?”白满川问他。
    “嗯……,我明白了,”
    彼德驾驶着车辆,稍一思索,就明白白满川的意思,
    可马上又忍不住问,“那你说,哪种录像带会留下来?”
    “你去录像带出租店,一看就知,
    哪种类型的录像带多,哪种就是胜利者。”白满川没有直接说答案。
    袁彼德心思机敏,略一思忖,就有些吃惊的问:
    “咝,你的意思是不是说,
    这些大厂子其实早已经知道,知道那种已经失败了。”
    “球场上的比赛,最先知道结果的,你觉得应该是谁……。”
    白满川不以为意的回答。
    “商场如战场……,”半晌过后,彼德只喃喃的说出几个字。
    “这不算什么,话说回来,目前,王生如果能将他的厂子迁往内地,
    以他厂内的技术和设备,结合内地用工低廉的优势,
    因为面对的市场发生了转变,很快他就会化劣势为优势,
    只要很短的时间,他就能积累起丰厚的资本。”
    犹豫片刻,白满川还是说:
    “如果这一次,我们去鹏城比较顺利,
    再找到打开欧美市场的机会,那他不仅能走出眼前困局,更能快速的发展壮大,成大规模的企业。”
    一时间,袁彼德也不知道,他的说法是真是假,好在几个小时后就要过去了,就耐心的看看吧。
    谁知白满川这时问他:
    “彼德,你有认识,专做小家电的的贸易商吗,最好是熟悉美国连锁商店的。”
    回想片刻,彼德回道:
    “认识几个,可是规模都不是太大,
    你知道的,这几年港城的电子产品,在价格方面,已经没有什么优势了。”
    “嗯,我明白,”白满川点头道,
    “这次回港,你要多一件事情做了,
    与美国几大连锁有过合作的贸易商,你先沟通一下,
    等我和王生商议以后,需要和他们深入沟通,或许会长期合作。”
    “你说的连锁包括哪些?”
    彼德局促的问,又解释道:“嗯,我对这个方面不是很熟悉……。”
    白满川摆摆手,示意不必介意:
    “百思买、沃尔玛、福莱士、电路城、塔吉特、凯马特、希尔斯、梅西百货、家得宝……,
    哦,还有好市多,现在不知道,它是不是独立进货。”
    “……,你还是给我写份名单吧,我这样怎么记得住。”彼德无奈道。
    “哈哈,其实没有想的那么麻烦。”
    “这话怎么讲?”彼德不明白他这话的意思。
    “以前港岛外贸环境好的时候,贸易商都不少挣钱,
    现在的环境下,那些个贸易商,可能比电子厂家更急。”白满川笑着提醒。
    “对呀,是这个道理,”彼德明白过来,
    “放心吧,这次回去我会想法联络他们的。”
    又过了片刻,彼德有些玩笑的抱怨道:
    “白生,这次我上来前,家父曾有吩咐,”见白满川看向他。
    就接着说,“家父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合适的生意推荐。”
    白满川愣怔一下,他这个问题,以前却没有想过。
    几次与袁父接触,从没发现,他有寻找商机的表示,就以为他已有颐养天年的打算。
    现在,听彼德直接问出来,就从袁家人对自己有过照顾。也要尽力琢磨一番。
    彼德见自己问过后,白满川就陷入沉思,也不再开口追问,只顾着小心开车。
    其实,对于父亲的吩咐,只当是为促进双方关系,而用的一种手段。
    在他的想法里,白满川自然是有些本事,
    可是,以内地目前的环境,要他谋划出,能让父亲再次出山的生意,未免有些要求过高。
    谁知,在他回想刚才交流的内容时。
    却听见白满川开口:“这里有两种生意,我可以先给你大致讲一下,
    你回去后,再和伯父商议一下,如果伯父确实感兴趣,我再为他详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