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优秀要有用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把增设广告部的动议,经过几个月的潜移默化后,
    大家对接受这个新部门,就变的顺理成章。”
    “而且,通过水旺服装的邮购提成,让杂志社的员工,得到了实在的好处……,”
    他停顿片刻,心算了一下,揶揄道:
    “整个杂志社编辑部,大约有30多人,
    这样算下来,平均每人,这两个月能分500多元。
    呵呵,这个数字,是现在羊城人均月工资的七倍。”
    “在这笔轻易到手的好处面前,谁会提反对意见?谁敢提反对意见?
    ……啧,这会儿的人还是要脸的,要放在以后就不好说了。”
    听他莫名其妙的感慨一句,彼德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他又开始继续。
    “经过这次以后,大家都会认同,相信这个部门能赚钱。
    而且,这个部门的建立,对他掌控杂志社财权和话语权,无疑会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那么,后续我与他们的合作,不就是顺理成章吗。”
    说完这些,两人都没有说话。
    彼德吃惊他对人心的剖析。
    在以往的工作中,他经历的最大竞争,
    也只是争夺客户,以及诱导客户,增加服务项目和提高服务费用。
    他哪里想过,如果深入挖掘客户的潜在想法,还能找到这种潜在的利益点。
    如果,再找到能让利益变现的切入点,那顾客就会主动推动事情的成功,
    那么,成功就变得理所当然。
    一个项目的成功,会这么简单吗?
    彼德想的都有恍惚了。
    他干脆把车子停下来,问出自己的问题。
    白满川听完,竟也有些发呆,不由自问:‘难道,我已经这么牛了吗?’
    “你这是过度解读,”
    摇摇头,白满川严肃的批评他,
    “虽然,你对我的崇拜非常明显,可我以后,还想继续努力啊,你可千万不要盲目崇拜。”
    “……,”袁彼德受到了点伤害,被冲击的一头栽倒在方向盘上。
    两人玩笑几句,白满川笑着说:
    “其实我对主编提起广告,只是觉得,他们那么大一个平台,不做广告实在是太浪费了。”
    彼德侧过头,认真在听。
    “当他要求我帮着做讲解,而且我发现,他最感兴趣的,是广告业务,会对杂志社带来的影响时。
    为什么会这样,我自然就会有所思考。”
    “可能是我个人的认识问题,我一直觉得,‘爱才’这种事,
    大多只会在校园里,在少数不计较名利的,无私的教师身上才会出现。
    社会上的爱才,不过是觉得你有利用价值的雅致说法。”
    “当然,这其中没有贬义,可当有人对你表露惜才之意的时候,你最好能想明白原因。”
    “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世上也不应该有,平白对你好的人。”
    “我有个问题……,”彼德打断他道,“难道不能简单的只是因为我的优秀吗?”
    “唉……,”白满川叹息一声,“以前我也是这样想……,
    后来我才明白,别人看重你,是因为你优秀,
    不过……,你的优秀,要为看重你的人带来利益。
    简单来说,你的优秀要对他有益处;
    否则,为何看重你?
    别忘记,你更加可能,是潜在的强力竞争者,明白吗?”
    “……,”彼德无言以对。
    默了半晌才问,“那要怎样,才能看清真正的原因。”
    “只要你连问三个为什么,这世上大多数的秘密,都不再是秘密。”他讥诮的回答。
    缓了片刻,他嘿嘿的笑道。
    “其实,这不是一件好事吗?懂得现实的冷酷,才会更加珍惜阳光,哈哈。”
    接着刚才的话题。
    “来之前,我了解过杂志的创办过程。
    在先见过创刊元老编辑,再见到主编后,
    很容易的就有些联想,再联系他邀请我做讲座,
    你想想看,哪家企业的老大,会突然邀请个刚认识的年轻人,来办讲座的?
    对如此明显的反常举动,我要还以为,他只是因为欣赏我,那我该有多傻啊。”
    “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就很简单,
    就是完善他的想法,找到合适合理的项目,
    在项目实施中,尽量给各方带来益处……。这样的话,项目的成功就成为必然。”
    听白满川说完,彼德略有不甘的说:
    “可惜,现在国内做这类项目的不多,如果你在港城,将这个项目包装一下,一定会吸引来更多的项目。”
    “哈哈哈,港城老王的项目,不是就被吸引过来了……。”
    白满川笑着说:“而且,不急的,你想想公司的名字……。”
    “港城老王,”袁彼德先是为这个名字无语,突然从后一句中醒悟过来。
    “首佳……,首佳……,内地首佳。没想到,你这么有野心,不过确实有气魄。”
    赞过后,还是忍不住的问他:
    “那你推动我堂哥过港找合作,也是因为这件事能给你带来利益吗?”
    彼德想趁此机会,将一些话说透,也想看看白满川的真实反应。
    “当然了,你不觉得因为一则广告,让一个小作坊蜕变成一间制衣厂,会有极高的宣传价值吗?”
    白满川迅速又直接的回答。
    “况且,我过港注册公司,还能为后续的安排提前借势。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对于想把自己的业绩宣传出去,彼德根本没有什么抵触,很容易就接受了他的想法。
    况且,这件事,并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于是就放下了这个话题。
    “你说的借势,具体怎么讲。”
    对白满川说的宣传价值,彼德非常理解,可对他说的借势,还不很清楚,就顺势问出来。
    “我记得‘史记·货殖列传’里面有几句话,
    分别是这样讲的‘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
    白满川见彼德不熟悉这几句,就解释说:
    “这是在讲积累财富的三个阶段;
    没钱的时候,要努力做事积累财富;
    有一些钱以后,要运用智慧来快速增加;
    钱多以后,要顺应规律,用钱生钱,获得长久的复利。”
    “这个我知道,就是你说的钱不会挣钱,资本才能挣钱的道理。”
    对这个观点他印象深刻,彼德立刻就说出来。
    “对,就是这个意思。”白满川肯定的回应。
    接着说,“既饶争时的意思很明白,
    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更重要的是把握时机,跟进发展趋势,
    要能抓住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现时现地,我们面临的最大趋势是什么,机遇是什么?”
    白满川说到这里,自己也忍不住,语气都带着些小激动。
    “你是说……,回归?”
    彼德感觉到他的语气变化,试探着问。
    “哈……,”白满川一挥手,语气铿锵,“改革、开放、发展、回归。”
    “这是百年难遇的大趋势,它们都指向了一个核心,
    那就是,一个有着旺盛需求的巨大市场,已经缓缓打开大门,
    这里需要技术、需要设备、需要资金、需要商品、需要人才……,
    能推动这个市场发展的一切因素,这里都缺,这就是摆在眼前的巨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