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般若掌和觉远修炼
作者:爱吃排骨鸡翅的叶神师   天玄令最新章节     
    般若掌三十六式的难度可谓是层层递进,一招比一招更为艰难。弘智禅师曾明确表示,如果无法在五年的时间内将其完全学会,那就压根没有必要去学习般若神掌九式了。
    倘若说般若掌三十六式对于普通武者而言属于难度颇高的范畴,那么般若神掌九式的难度无疑堪称是地狱级别。事实上,要具体去量化这些招式的具体难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其难度定然要比最后的第十七招“正佛及地”以及第十八招“极佛齐天”要高得多得多。
    一个月之后,李行素对于般若掌三十六式招式的练习已大致完成,他开始与子善和子敬三人相互切磋,探讨实战技巧的运用。在切磋的第一天,李行素的招式动作还显得颇为生疏,应对起来手忙脚乱、顾此失彼,因而遭到了两人的嘲笑。
    然而,李行素对此并不在意,他向来清楚地知道自己从来不曾认为自己具备什么超凡的练武天赋,并不是那种不管什么武功一学就会、一会就精且能远超同辈的人。
    这点扫地僧和弘智禅师也都看在眼里,他们认为李行素的练武天赋其实较为一般,不过在智力方面,由于其真正的年龄远远超过身体的年龄,所以显得智力超群。李行素对自己的天赋自是心知肚明,是穿越所带来的知识以及对未来局势的精准判断才是自己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
    若要说天赋,那也是与练武毫无关系的,而是经过穿越这个过程之后,不知为何,自己对曾经看过的事物能够做到过目不忘。
    十天过后,李行素便能够与子善和子敬两人打得旗鼓相当、有来有回了,到了这个时候,两人再也张不开嘴去嘲笑李行素了,因为他们两人已经修炼了将近五年的时间。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子善和子敬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日益浓重的沮丧情绪。他们深感自身可能真的与这套武功无缘,毕竟此刻他俩已明显不是李行素的对手。要知道,他俩作为习武近五年的大师兄,如今却败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师弟,实在颜面无光,情何以堪!
    又过了三月有余,李行素犹如脱胎换骨一般,不仅武艺突飞猛进,更是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师兄,开始指点子善和子敬如何准确无误地完成一个动作,以及怎样让每一式的身法、步伐与招式相得益彰,配合得天衣无缝。至此,两人才放下成见,心悦诚服地向李行素讨教,潜心修习武艺。如此一来,二人的修炼进度果真快如闪电。
    然而,住在寺中的日子远不如在村中那般自在快活。村里孩童们在街巷间尽情追逐玩耍,好不快活;还有傅士义能陪自己谈天说地,畅所欲言。起初,子善和子敬只把李行素当成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压根不愿与其谈论除武学以外之事。
    然而幸运的是,在这期间,觉远时常会去找李行素一同嬉戏玩耍,这让李行素感到无比愉悦。与天真无邪的觉远相伴,他们纵情欢笑、无忧无虑,既无需承受学业带来的沉重压力,亦不存在尔虞我诈的复杂心机。此时此刻,李行素恍若重回那段美好的少年时光,重拾那份纯真无邪的快乐心境。
    觉远则更为欣喜若狂,毕竟相较于李行素曾经拥有过如此愉快的回忆而言,自小长居寺院内的觉远所面临的生活环境可谓大相径庭。可以想见,他平日里目睹的无非就是那些一成不变的寺庙景象:青灯古佛相依为伴,暮鼓晨钟按时敲响;每日烧香念经已成惯例,饮食起居皆遵循斋戒清规。整个寺院四处弥漫着沉闷压抑的气息,宛如一个专供年事已高的老僧修行入定之所,实在难以觅得供孩子们尽情嬉闹玩乐的一方天地。
    觉远小和尚自幼孤苦伶仃,举目无亲,但自从李行素出现后,这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伙伴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交流心声,尽情享受天真无邪的游戏时光。对于觉远来说,李行素不仅是挚友,更如同亲人一般珍贵。
    李行素同样能深切感受到这份情谊,两人间的情感早已超越普通玩伴之情,那真挚而深厚的亲情如影随形。觉远只要稍有空闲便会迫不及待地去找李行素,然而李行素并非像他那般自由自在,仍需刻苦修炼武艺。因此每当李行素专心练功时,觉远便安静地守在一旁观摩。虽然弘智禅师并未允许觉远一同修习,但长时间耳闻目睹下,他对般若掌法逐渐有了更为深刻明晰的理解。
    在这段时间里,觉远时常来到李行素身边观看他练功,并不断向他请教有关穴道和经络的知识。这种情况令李行素心生疑惑:明明听说觉远天生全身经络闭塞,无法修习内功,可为何现在却对这些问题如此感兴趣?难道他真的在暗中修炼某种神秘的内功心法不成?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行素渐渐发现,觉远所提出的问题越发深入且专业,似乎并非仅仅出于好奇。再结合觉远那憨厚耿直的性格特点,李行素决定换个方式探探口风。
    于是,某天练功结束后,李行素看似不经意地问道:“觉远啊,我最近总觉得自己的内力提升遇到了瓶颈,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经验可以分享给我呢?”觉远听后,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张,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支支吾吾地回答道:“我……我也没啥特别的办法呀,可能多练练总会有进步吧……”
    李行素何等聪明,自然明白觉远心中有鬼。不过他并未当场戳穿对方,而是选择继续观察。通过长时间的接触和暗自揣摩,李行素敏锐地察觉到,觉远所练的这套内功其真气运行路径迥异于寻常功法。这一发现令他既惊讶又好奇,同时也愈发肯定了之前的猜测——觉远确实在偷偷修炼一种独特的内功。然而,既然觉远不愿坦白,李行素也就不再追问,全当不知情。但在内心里,他始终对此事保持着高度关注,期待有朝一日能揭开这个谜底。
    觉远时常前来与自己探讨有关内功的问题,而李行素亦十分乐意协助他修习内功。每逢觉远询问真气应如何自某一穴道流转至另一穴道之际,李行素总会悉心作答,详尽阐释,并竭尽所能助其解惑,以加速其修炼进程。
    毕竟,李行素深切知晓在无师指引下学习内功之艰难程度。小和尚觉远看似愚钝憨厚,但实则颇为聪颖伶俐,然年岁尚幼,相较于自身这具拥有成年人心智的孩童躯体而言,于武学悟性方面仍稍逊一筹。
    李行素对般若掌三十六式的研习,经历了由不会到精通、由生涩至娴熟的转变过程,且每日皆有所不同,日日皆有崭新进展。此种变化本属寻常之事,但不寻常之处在于李行素修炼的速率及变化着实过快。
    子善和子敬瞪大双眼,满脸不可思议之色,他们每天亲眼目睹李行素修炼的惊人进展,震惊得合不拢嘴。原本,当弘智禅师声称自己仅用三年便掌握了般若掌三十六式时,他俩还暗自嘀咕其中是否有夸大其词之处。然而,此刻眼见李行素的修炼进度,他们已然无法用言语来描述心中复杂的感受。
    俗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扔。”子善和子敬两人张大嘴巴,下巴几乎要掉到地上,不禁开始对自身产生怀疑——难道自己真的并非修炼《般若神掌》的料?拥有着二十几岁过目不忘的超凡脑力,李行素犹如开启作弊模式般,轻而易举地将般若掌三十六式的内力与身形步伐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并能随心所欲地施展出每一招式的最强威力。
    弘智禅师同样对子善如此迅猛的修炼速度深感诧异。毕竟,他本人可是从十岁起才开始修习此功,且当时年纪尚比李行素年长一岁,但却花费了整整三载光阴才习得了这三十六式。
    当年他这个修炼速度已经让他的师父慧更禅师赞赏有加。现在的李行素两世为人的年龄加起来已经二十六岁了,比十岁孩子的智商成熟度高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李行素对于武功招式演示的过目不忘的能力,这对于普通人而言就相当于拥有学习武功的作弊神器。
    眼看着李行素飞速地进步,随着三人学习交流的增多,对子善和子敬两人的修炼也是一种促进。子善和子敬两人每天跟着李行素一块儿训练,修炼进度突飞猛进,就在李行素经过半年将般若掌三十六式修炼成功的同时,子善和子敬也几乎同时完成了修炼目标。
    弘智禅师心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计划让李行素花费三四年光阴掌握般若掌三十六式后便可下山历练,但因其天资聪颖、进步神速,不得不改变原定计划,打算连般若神掌九式的前六式一同传授予他。
    不仅如此,子善与子敬二人近来学业突飞猛进,令弘智禅师喜出望外,竟破格允许他俩修习般若神掌九式。须知寺内众弟子之中,除了李行素之外,无人能习得般若神掌九式的前六式,即便是最为出色的子丰,也仅学成了前三式;而子登则只会前两式;至于子房,则根本未曾涉猎此功。按照弘智禅师立下的规矩,若未能在五年内精通般若掌三十六式,便无资格修炼般若神掌九式,所以原本子善和子敬也是绝无可能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