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三十六式越来越难
作者:爱吃排骨鸡翅的叶神师   天玄令最新章节     
    在李行素开始踏上学习般若掌三十六式征程的首日,弘智禅师当着他们三人的面,将整套掌法从头到尾完整地演示了一遍。只见弘智禅师身形如鬼魅般飘忽,招式连贯如行云流水,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韵味。而李行素凭借着自己那堪称逆天的过目不忘之能,竟将所有的招式动作都牢牢地铭记在了心间。
    当然,仅仅是记住与能够熟练运用并明晰对敌时的诸般变化,那完全是两码事。但这却足以表明李行素不但对文字图形能够瞬间印入脑海,对于他人演示的招式动作,也能够在仅仅看过一遍之后,便可以在自己的大脑中清晰地回想起来具体的招式细节,甚至能够如同在大脑中播放电影一般,将整个招式演示的全过程完整地复原出来。
    弘智禅师离去之后,子善和子敬看到李行素开始操练般若掌三十六式前几式的一些基本技法。他们二人仗着自己大师哥的身份,特意凑过来对李行素的招式指手画脚,试图对李行素一招一式中细微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指正。
    由于李行素已然完整地记下了师父的演示,尽管自己的招式还不够熟练,然而每一招的步伐和身法却都准确无误。当这两人前来“指导”自己时,他迅速地指出了两人部分招式动作上诸多他们平日里根本未曾留意到的细微的手足身法配合上的瑕疵。
    这下可算是触碰到了子善和子敬的痛点,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本来方才就因为被师父责骂而心里憋着一口气,这会儿一个才第一天学习般若掌的小孩子居然说他们练习的招式有瑕疵,这怎么能忍?两人的脸顿时涨得通红,脖子也粗了起来,与李行素激烈地争吵了起来。
    子善和子敬两人练习这般若掌三十六式已然有四年半还多了,如果说在熟练度上确实还差点火候,这个他们二人也都承认,毕竟还没能完全掌握。但要说都练习四年多了还会出现招式上的错误?如果整天修炼的都是错误的,师父能不指出来?还能任由他们一错再错?
    三人就这样激烈地争辩起来,互相谁也无法说服谁,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弘智禅师还好及时回来了,否则这三人恐怕就要大打出手了。
    听完三人的争论,弘智禅师不禁笑出了声,说道:“我早就知晓子善和子敬在招式上存在着明显的步伐未能到位,身法运用的时机不够精准,手眼步法身法配合上也存在诸多错误。起初我还尽心尽力地指导你们俩,可惜这俩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说了他们还是屡屡犯下类似的错误。连着几次之后,我便没了兴致再去指导这两个不开窍的家伙了。”
    “不过这般若神掌倒也有个好处,你们可以在不断的练习中,通过招式熟练度的提升,逐渐修复自身招式上的瑕疵,这便是为何熟练度不够便修炼不能成功的原因所在。等到这些瑕疵消失殆尽,自然就能够修炼成功。当然,这样一来修炼的时间必然就会很长,这也是为何每个人修炼时间差异如此之大的缘由。你们自身招式上的瑕疵越多,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熟练度的提高来修复它们。”
    子善和子敬两人一听,顿时羞愧得满脸通红,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开始静下心来跟着李行素一起重新矫正自己在步法和身法上的问题。他俩紧紧跟在李行素身后,一招一式地照葫芦画瓢,就如同跳舞的学员跟随着领舞的老师一招一式地学习跳舞一般,这学习的效率瞬间就提高了一个大大的层次。
    两个人都明显能够感受到,相较于弘智禅师教完后他们自己慢慢体会学习,跟着李行素这个“领武”学习的效率着实是高太多了。
    在那武学的浩渺天地中,般若掌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每一招皆分正反两式。而其中的前两招“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堪称最为简单的起始篇章。
    先说这“一佛出世”,乃是一招精妙绝伦的防守招式。当对手那刚猛的当胸正面一拳一掌或是锐利的武器刺来时,此招便应时而生。按常理的应对之法,要么是敏捷地左右躲开,如灵燕般轻盈;要么迅速后退避开,似疾风般闪退;要么果断伸手格挡,如磐石般坚毅。
    然而,“一佛出世”的招式却另有乾坤。左腿如蓄势之弓,向左前方踏出半步,小腿微微发力,带动大腿,进而驱动腰腹,腰腹则巧妙地扭转,整个身子顺势侧斜,恰到好处地躲过那来拳。与此同时,左手宛如灵蛇出洞,精准地压向对方最为脆弱的手肘部后侧,顺势向前猛然一推,而右手则如雷霆万钧,一掌带着劲风狠狠砸向对手的肩头。倘若对手手中持有兵器,这刚猛的一击必将其兵器硬生生砸落。
    这前半部分是那巧妙的躲闪避让,后半部分则是以攻代守,尽显凌厉之势。
    此招看似质朴简单,那步法身法虽清晰可见,可腿手动作之间的连贯性以及双手招式配合的细微之处,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玄机,极富难度。
    尤其是左右两只手力量的分配,只看演示动作根本无法体悟其中的精妙。这其中要求左手的力量只需刚刚能够推动对手的手肘即可,而右手的力量虽要大些,但毕竟是以攻为守,并非真正的全力进攻。
    且需考虑到下一招紧接着的强力进攻输出,故而右手的力量只需确保能让对方在这一招中被砸掉兵器或是应对失当即可。
    要想确保这一招能让对方手忙脚乱且兵器被砸落,就需要在推向对方手肘的同时,精准地判断出对手的实力,并且要清晰明确,同时还需根据对手实力与自身对比的高低来巧妙运用自己另一只手力量的大小,毕竟这一招的主要作用还是以攻代守。
    当然,若是对手的实力太过弱小,这刚猛的一掌亦能直接给予其重创。
    紧接着的下一招“二佛升天”,则是主动进攻的招式。它既可承接第一招,亦可单独施展,甚至能连接其他招式。这一招的难度反倒不如第一招那般高深,关键之处在于不必再根据对手的实力高低去确定自己左右手力量的大小。
    只见右腿猛然前冲一步,身体重心顺势前移,腰腹用力,力量传导至胸背,然后左右两膀齐声发力,大臂带动前臂,左手右手接连两掌如疾风骤雨般砸向对手胸口。
    通常左手是那虚晃一招,右手则为实招,但这也并非绝对,需根据场上对手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而这一招中左右手细微的力量调整以及均衡输出同样是难点所在。
    从这前两招便足以看出,般若掌三十六式的招式与寻常套路截然不同。每一招都需预设多种可能出现的场景和敌人,要根据对手实力的高低来灵活调整自己招式内力的分配。可以说,对战不同的武者,招式都会有细微的变化调整,只为保证招式的效率能达到最大化。
    然而,在实际练习中却存在一个棘手的问题,那便是没有对手时该如何练习,毕竟那假想的目标并非真人,不可能时刻陪着自己演练。《般若神掌》为此给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那便是首先粗略预设对手练习招式,待练习的招式纯熟以后基本确定下来,然后反推对手的具体参数,如此一来,这个对手便成为一个各项参数极为具体的目标。
    这就要求练习者必须反复训练,最终每个招式至少要有七种完全不同的应对目标才算这招练习成功。
    那熟练的标准便是,只需一眼看到对手出手,便能立刻知晓自己应采用七种方案中的哪一种,而后各种参数需要进行哪些细微调整,这些都必须在一瞬间完成,唯有达到这种程度,才能认定这招真正练成了。
    这前两式固然是最简单的,而后面的招式皆比前两式要难上一些。不过前十招的难度也只是一招比一招略高而已,即便是第九招和第十招“九鼎佛香、十钟佛咒”,其难度比起前两招增加也不到百分之五十。
    第十一招到第十六招“百座佛图、千手佛音;万佛朝宗,亿佛当道;兆佛有极,京佛无边”这六招,相比之前十招可要难得多,难度几乎是前两招的两倍。这还不算最为艰难的,第十七招和第十八招“正佛及地、极佛齐天”的难度更是夸张,竟是前两招的五倍,真可谓是难上加难。
    就拿“百座佛图、千手佛音”这两招来说,其中“百座佛图”乃是防守招式,此招要求双脚在面前幻化出一百座宝塔来进行防守,所谓“佛图”,亦叫“浮图”或“浮屠”,也就是佛塔的意思。
    佛曾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佛图。”那七级佛图便是指七层宝塔。当然,此处的百乃是虚数,并非真正的一百座宝塔,而是大约九座宝塔的模样。而“千手佛音”则是进攻招式,要求进攻的时候有如一千只手同时进攻,这里的千同样是虚数,实则是要让双手幻化成至少九双手来同时进攻,由此可见,这两招的难度着实令人咂舌,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