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门重型迫击炮扭转战局
作者:葫芦开小花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最新章节     
    是否继续迎战49军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争议。
    两支纵队行军350公里加入战斗,又在山区兜了十几天圈子,刚刚打残了暂编22师,部队也有伤亡。
    军区领导担心士兵连轴转撑不住,心疼士兵的状态,建议撤下来再寻作战机会。
    大黄司令却认为机会难得,翻身仗就在眼下。
    冀热辽军区一直受人诟病,战斗力低,底子薄,不堪重用啥的。
    需要一场战斗为同志们扬名,证明8纵9纵虽是新整编,也有野战纵队的实力。
    扬名战必须要打,不得不打。
    8纵三个师埋伏在杨家矿区,静待49军送上门来。
    说起来这个王铁汉也是一根筋,侦察部队已经发现了周围出现了敌军的踪影,肯定要小心行进。
    他倒好,觉得有危险,立马把两个师摇了到了一起,方便敌军包围吗?
    到底是包饺子,还是自己就是那个饺子?
    49军的来历令人唏嘘,它本是打响抗战第一枪的队伍,跟错了人,也便注定了结局。
    战斗打响,8纵的两个师朝着49军猛攻,侧翼有辅助部队,拦截可能出现的援兵。
    战火波及杨家矿区,刚染鲜血,又饮血。
    枪炮声弥漫山头,打的异常激烈。
    两个师有点啃不动49军,对方是美械装备,防守火力不错。能够很好的守住阵线,还有实力把丢失的阵地夺回来。
    8纵投入预备兵力,跟49军杀的昏天暗地。
    战场的走向对8纵不利,啃了两天,咬不动49军,这支二流部队,竟然如此难啃。
    部队伤亡不小,又让军区的领导心疼了。电令大黄司令,让他撤出战斗,再挑选合适的战机。
    外围的9纵已经跟援兵打起来了,约有7个团的援兵向杨家矿区杀来。
    7个团,相当于两个师的兵力了。
    后方军区跟野战纵队司令发生了剧烈的争吵,撤退还是继续攻坚?
    大黄捏着烟卷,忽然看向北方。
    “向丁司令请示,汇报我军眼前的情况。”
    人在六神无主的时候,需要借助一点外力,借助一些新的建议。
    以张大彪为首的参谋们正在讨论,一致决定继续打下去。支援的炮兵部队在明天早上能够支援杨家矿区。
    丁伟也给大黄发电,“敌军已是精疲力尽,唯意志比拼,此时撤退,则同志们的伤亡白白浪费了。”
    打,那就接着打。
    8纵再度组织一波强攻,重新向敌军阵地猛打。
    一发炮弹从后方抛射过来,为了更好的支援8纵作战,重迫击炮团分批前进。
    最大限度的接近战场,找到合适的制高点后,迫击炮的援助火力来了。
    迫击炮弹落在进攻所在的山头,轰隆一声震天响,爆炸的碎片席卷三四十米。
    爆炸范围内的守军,瞬间全部熄火。
    “同志们,我们的火力支援到了,重新组织进攻,拿下敌军阵地。”
    大黄下达总攻的命令,越来越多的迫击炮出现在战场后方。
    观测手汇报坐标后,120毫米迫击炮速射,炮弹一发接着一发,打在49军的心坎上。
    大口径迫击炮的威力堪比155毫米榴弹炮,爆炸的圆形范围内寸草不生。
    就连士兵精心构建的工事,也被迫击炮弹炸的七零八落。
    一个完整的重迫击炮团,携带足量的弹药到达战场。
    它的出现,足以扭转战局。
    于火力交锋最猛烈的地方,12枚炮弹覆盖射击,砰砰砰砰,连续的爆炸弥漫在阵地上方。
    丁伟的炮兵,突出两个要点,打得准,打的狠。
    当天中午时分,49军撑不住了,出现了全面的溃败。
    8纵、9纵趁机压进,痛打落水狗。
    49军溃败向绥中,凭着手上的美械武器打开一道缺口,向绥中地区急撤。
    支援部队也得知前线溃败,哪还有心情进攻支援,战略性撤退。
    奉天的陈总参急了、慌了、乱了,忙令廖建楚的两个师向南支援锦州。
    眼看战场要拉稀,娘希匹也坐不住了,本以为陈辞修是力挽狂澜的能手,闹了半天也是运输大队。
    49军才刚刚调动到东北,一战被打残,损失上万人。
    忙向平津地区的七路半致电,务必安排兵力向北,安排三个师解救锦承铁路线。
    “锦承危急,务望兄立派三个师的有力部队向平津集中,巩固华北。”
    措辞用的非常精准,安排有力部队,要战斗力强的三个师,支援到辽西走廊。
    傅先生在绥远吃了憋屈,但最近却混的风生水起,从绥西跳过来,接手平津地区的兵力。
    士别三日,已经不是昔日的阿蒙了。拿到了一些美械装备,还有800辆卡车援助。
    不管怎么说,廖建楚、傅先生安排兵力稳固了锦承铁路一线,把这场惨败给扶持了起来。
    8纵9纵一场战斗扬名,歼敌上万,几乎打残了49军。
    大黄命令部队打扫战场,自己则颠颠的跑到了重迫击炮团这边。
    好东西啊,丁司令出手都是好东西啊。36门重型迫击炮,形成的支援火力太爽了。
    大口径火炮,好东西啊。
    要是早点有火炮支援,也不至于啃不动49军。
    这次作战缴获不少,两支新成立的纵队打了翻身仗,彻底立住了。
    伤兵运输下来休整,主力部队清扫战场。
    冀热辽军区的这场胜利,算是给了陈长官迎头一喝,像一盆凉水直接浇到了他满腔的热情上。
    但这场胜利却给丁伟找到了打开局面的缺口。
    辽西走廊的战斗,让敌军调动了4个师的兵力,22师、50师跟49军的两个师,吃掉了49军的主力,打残了22师。
    廖建楚2个师北部调到锦州,这就让四平与奉天一线出现了兵力缺口。
    跟廖建楚换防,顶在北部一线的是53军。
    53军、49军都是东北军出身,一同调回的满洲。
    娘希匹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是东北军出身,回到故土了,一定会爆发出让人惊叹的战斗力。
    这时候丁伟有点理解彪哥的做法了,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吃掉四平。
    以当初攻城的兵力,狠下心来,绝对可以拿下71军。
    陈明仁手上都是什么臭鱼烂虾。
    拿下来,仅仅是得到一个座翻来覆去攻守的城市,撤退打阻击,歼灭敌军的有生兵力。
    这是两种选择,留下一个残破的城,逼着国军必须安排兵力驻防。
    53军成了倒霉蛋,安排到四平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