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笙州叛乱,杨尚书当去
作者:上铺兄   偷听糟老头子心声,我得到个皇位最新章节     
    到养心殿后,太子微笑着送上吃食。
    启国皇帝放下手中奏疏,抬头看向太子。
    “太子今日怎么想起来关心朕了?”
    这话中不满成分明显。
    太子以往来关心启国皇帝的次数屈指可数。
    太子面露尴尬神色:“儿臣知错,儿臣以往学业颇重。”
    启国皇帝摆摆手,命人将吃食拿下去。
    “朕刚刚吃完,你送的这些,稍后再吃吧。”
    启国皇帝没再纠缠太子的回答。
    太子忙道:“是。”
    启国皇帝吃与不吃他送的吃食,都不重要。
    他送吃食,只是个来养心殿的由头而已。
    “你来的正好,朕这里有封奏疏,你看看。”
    启国皇帝说罢,苏叙忙躬身上前,将奏疏递到太子手中。
    太子心头一喜,父皇近日让自己参与的国事更多了。
    诚王死的好,死的妙。
    如果他早死了,自己早舒坦了。
    太子接过奏疏,仔细阅读起来。
    书写奏疏之人,是笙州知府吴铭。
    吴铭在奏疏中讲述,西南笙州发生了叛乱,笙州府城遭受叛贼袭击。
    笙州府同知被叛贼杀害,叛贼在笙州大肆杀害无辜百姓,笙州府官兵伤亡已有五成。
    叛贼在劫掠笙州府一番后,向南而去。
    此伙叛贼人数众多,有一万有余。
    而且,此伙叛贼行事作风与东南红竹教极为相似。
    有百姓曾听到,叛贼中有人喊出红竹教的口号:替天行道,拨乱反正。
    此事恐怕与红竹教脱不开干系。
    现如今,叛贼虽然从笙州撤离,但笙州府防备力量已大受损失。
    叛贼不知隐匿于何处,是否会再次返回劫掠皆是未知。
    若真是红竹教所为,恐后续更为棘手。
    红竹教惯会蛊惑百姓,所到之处,百姓人心浮动。
    另外,叛贼不仅劫掠笙州府城,笙州府数个村落也被叛贼劫掠。
    百姓受损颇重,今年的赋税恐怕不能如数上交。
    希望陛下能够对笙州赋税有所减免。
    太子看完奏疏,并无特殊感受。
    这只是一篇普通奏疏而已,启国每日都有大大小小的事发生。
    何处受灾,何处官场弹劾……
    更何况叛乱已经结束,这更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但是,父皇专门让我看这篇奏疏,有何用意?
    太子苦思冥想,眉头不由的皱到一起。
    “你对这封奏疏,有何感想?”
    启国皇帝问。
    “父皇,笙州叛乱已结束,百姓损失惨重。儿臣以为,笙州知府吴铭所请求的减免赋税之事,合情合理。”
    太子斟酌道。
    “那你认为,应该减免几成?”
    “儿臣以为,应当派人到笙州调查清楚具体损失,再定减免的份额。”
    启国皇帝点点头,对太子的回答表示满意。
    太子见状心中欢喜。
    “那你认为应该派谁去合适?”
    启国皇帝道。
    太子一时间心思电转,脑海中无数人名蹦出。
    突然,他锁定一个名字:杨青易。
    自己与杨青易已经有了梁子,钱鸣一事,杨青易丝毫不给自己脸面。
    何不把他派出去,清清自己的眼?
    可是,杨青易身居高位,现如今贵为礼部尚书。
    而且,草原的功劳没有封赏,如果封赏,官职恐怕更高。
    如此小事,怎能劳他出马?
    “太子?你可听到朕的话。”
    启国皇帝见太子沉吟不语,于是问道。
    “父皇,儿臣听见了,只是有些拿捏不定。”太子忙道。
    “无妨,说出你的想法即可。”
    启国皇帝道。
    太子闻言,心中有一丝异样感受,于是放手一搏:“儿臣推荐杨青易。”
    “为何?”启国皇帝平和问道。
    太子心中诧异,父皇竟然没有直接反对,而是问我理由。
    “儿臣以为,笙州之事恐怕不简单。
    红竹教为祸大启多年,以往势力多盘踞在东南,现如今竟然侵入西南笙州。
    说明在大启多年的围剿之下,其势力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愈加扩大。
    若不及时加以剿灭,恐酿造更大的损失。
    因此,儿臣推荐杨青易去处理此事。”
    太子尽力将此事夸大,以此来说明自己推荐的合理性。
    启国皇帝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太子见状心头大喜。
    果然。
    果然如自己猜想。
    如此反常的推荐,父皇竟然答应了。
    在刚刚启国皇帝没有直接反对他的推荐时,他心中便有许多猜想。
    杨青易这几年平步青云,父皇对他信赖有加。
    但自己可是大启的太子,杨青易公然驳了大启太子的面子,就是踩了皇家的颜面。
    父皇怎能不计较。
    从养心殿离开,太子脚步轻快无比,恨不能小跑起来。
    但考虑到太子威仪,他忍的很难受。
    启国皇帝看着太子远去的背影,微眯双眸,似是若有所思。
    回到东宫,太子终于卸下伪装。
    高兴的手舞足蹈。
    曾太傅在一旁,也是一脸的畅快。
    “殿下,臣这里还有一个好消息,殿下听了定然同样欢喜。”
    曾太傅笑吟吟道。
    “噢?还有什么好消息?太傅快快说来。”太子激动道。
    曾太傅都如此说了,事情一定不小。
    “胡致淳今日病死了。”
    太子一愣,随即大笑道:“这可是真的?怎么好端端的,突然死了?”
    “千真万确,相信此刻消息已经传出去了。”
    曾太傅捋须,显得十分得意。
    “当真是病死的?”太子狐疑道。
    “病死只是世人应当知晓的答案。”
    太子一呆,他手指养心殿方位:“难道是父……”
    后面的话,他连忙吞了回去。
    曾太傅点点头:“臣以为事实当是如此,胡致淳一向康健,就算因诚王之死,忧思不适,但不至于病死。”
    太子点头,沉思片刻:“自父皇登基,胡致淳把持朝政多年,虽然早期帮助父皇安稳了大启。但如今,他……”
    太子话说一半,闭口不言。
    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太傅:“难道,父皇也厌弃了杨青易?”
    曾太傅面露微笑:“为何不可?”
    太子仰天大笑:“他终归只是一枚棋子而已。”
    枉本宫还因他苦恼了许久,真是不值。
    本宫乃太子,日后是天子。
    大启的天。
    ……
    杨家。
    杨青易同时接到了两条信息。
    其一,自己即将出发前往笙州。
    其二,胡致淳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