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两手准备,安排探子
作者:谷禾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最新章节     
    王直不死心,他本来都决定放弃了,听襄王说要来看望一下郕王,他痛快的答应了。
    但再次来到朱祁钰这里,朱祁钰并没有单独见他。
    朱祁钰让人把王直叫到书房。
    “见过两位殿下!”
    王直行礼,眼前这两位都是亲王,他一个吏部尚书在他们面前得恭敬行礼。
    “王尚书请坐,皇叔进京总理国政,需要朝中诸公的支持。
    孤希望到了京城王尚书能够多多支持皇叔。”
    朱祁钰先开口,帮朱瞻墡拉拢王直。
    王直是胡濙的代言人,如果他能在胡濙面前帮朱瞻墡说说好话,朱瞻墡说不定就能获得胡濙的支持。
    有了胡濙的支持,朱瞻墡在朝堂上就会轻松些。
    当然这是表面现象,是为了让朱瞻墡看到自己是真心帮他。
    实际上,朱祁钰是让王直夹在中间难受,他不答应那朱瞻墡继位后他的吏部尚书估计就到头了。
    可若是答应了,那让胡濙怎么看,胡濙可不希望襄王上位。
    “这是自然的。”
    王直只能先答应下来,支持分很多种,鼎力支持也是支持,不反对也是支持。
    到时候自己不出声就行了。
    “皇叔,京城和朝堂的事情,王尚书最为了解,皇叔路上可以先跟王尚书了解一二。”
    朱祁钰转头看向朱瞻墡,你不是要知道京城和朝堂的事情吗,问天官王直啊。
    作为吏部尚书,王直全都知道。
    “孤离开京城多年,对京城和朝堂的事情一无所知,王尚书可得好好为孤讲讲。
    一会漕运衙门口的人就来了,王尚书跟孤一起见见。
    京城守卫得有足够的粮食,孤准备让漕运衙门即刻准备粮食,速速运到京城。”
    朱瞻墡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说了出来,看看王直的表现。
    通州有粮还很多,可能不能运进京城不好说。
    相反漕运的粮直接运到天津,然后从天津用马车运进京城效果会更好。
    “殿下,粮食的问题不用担心,兵部和户部已经在安排人把通州大仓的粮食运进京城。”
    粮食问题朝廷已经解决了,朱瞻墡根本不用担心。
    “孤知道,但是通州大仓粮食想要运进京城不容易吧。
    孤也是担心京城粮食不足会影响京师守卫,到时候没粮,京城百姓可是会乱的。”
    朱瞻墡不放心,京城勋贵也好,文臣也罢,或多或少都在做粮食的生意。
    通州的粮食进京了,他们的利益会极大的受损。
    这些人可不会管京城安危,在他们看来那是朝廷的事情,让他们少赚钱可不行。
    京城失守了他们可以跑路,跑到南方继续做生意。
    朱瞻墡监国过两次能不知道朝廷在京城周边的重要部署吗。
    “臣考虑不周,请殿下见谅!”
    王直也不确定通州的粮食运了多少进京城,虽然太后让朝廷下来圣旨,任何人不得阻拦。
    但不代表没有人捣乱,于谦要是震慑不住,通州的粮食还是运不进了多少。
    而且,万一有人心生不满,把通州大仓烧了,那几百万石粮食就没了,还会打击京城的士气。
    很快,漕运衙门的人就来了。
    “参见襄王,参见郕王,参见王尚书。”
    来人行礼之后就静等发话。
    “边关的战报想必你们也收到了,吏部尚书王直王大人代表朝廷接孤进京总理朝政。
    孤命尔等速速筹集粮食百万石,运往北京。”
    朱瞻墡直接开始安排任务,他必须做好两手准备。
    进京后要想办法疏通通惠河,让漕运的船只可以直接到达北京。
    “臣等遵命!”
    朱瞻墡现在是监国的身份,虽然还没开始正式监国,但已经确定是他监国了。
    郕王身体不好,已经明确拒绝监国,这个点整个淮安城的重要部门都知道。
    “殿下,菜饭已经好了!”
    成敬来禀报后厨的情况。
    “皇叔,王尚书,兴公公,诸位,一道移步餐厅,吃个便饭。”
    朱祁钰发出邀请,漕运衙门虽然品级不低,但跟监国王爷一起吃饭的机会可不多。
    “臣等谢殿下赏恩!”
    王直和漕运衙门的人赶紧谢恩,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与监国王爷和吏部尚书一起用餐,传出去也有面子,表现好了说不定还能升职。
    “诸位不用客气,孤能做的也就这些了,希望诸位能够全力协助皇叔,解除朝廷危机。”
    朱祁钰借吃饭的机会帮朱瞻墡拉拢人心,如果只是朱瞻墡一个人,他们或许不会上心。
    但王直这个吏部尚书也在就不得不上心了,想要升官就得通过吏部的考察,王直一句话就可以断了官员的提拔。
    吃完饭,朱祁钰亲自送到门口。
    “皇叔,朝廷就劳您费心了,本想多留皇叔些日子,叙叙叔侄之情。
    如今朝廷危急,祁钰不敢耽搁皇叔。
    祁钰希望皇叔尽快击退瓦剌,迎回皇上。”
    朱祁钰与朱瞻墡道别,本想说救回皇上,话到嘴边换成了迎回皇上。
    对于朱祁镇,朱祁钰巴不得朱瞻墡不迎回来,让他一直在瓦剌留学。
    “祁钰放心,叔和朝堂诸公不会让皇上一直身陷敌营的。”
    朱瞻墡表示他会与朝中大臣一道救回皇上的。
    “王尚书,皇叔久居长沙,对朝堂上的许多事情不清楚。
    请王尚书不要藏拙,全力协助皇叔!”
    朱祁钰再次要求王直帮助朱瞻墡,如此场面,王直没法拒绝。
    “殿下放心,臣会全力协助襄王的。”
    王直本想说会尽心尽责的,但话到嘴边觉得不对,改为全力协助。
    食朝廷之禄,为朝廷分忧,乃职责,但全力协助和尽职尽责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诸位,请全力以赴,帮朝廷击退敌人。”
    朱祁钰看向其他人,等待他们回答。
    “臣等必然全力以赴,定不让殿下失望!”
    其他人纷纷回答,朱祁钰很满意。
    “预祝皇叔旗开得胜,早日击退瓦剌大军,擒杀贼酋也先。”
    最后就是预祝朱瞻墡成功,然后挥手告别。
    “愿祖宗保佑你早都好起来!”
    朱瞻墡表示希望朱祁钰尽快恢复健康,然后上马离开了。
    “成敬,帮孤把皇叔和王尚书他们送到船上。”
    按理来说,朱祁钰应该把人送到城门口但朱祁钰行动不便,只能让成敬代劳。
    “好的,殿下!”
    成敬领命,朱祁钰非常倚重他,并没有因为他是太监而看不起他。
    平日里称他为先生,很多重要的事情也是安排他去办。
    朱祁钰站在门口,一直到看不见人影,才让王诚安排人把自己抬回书房。
    “舒良,人都安排了吗?”
    回到书房,朱祁钰单独召见舒良。
    “回殿下,已经安排了,他们会把京城的任何消息都及时送来。”
    舒良安排了十几个人与襄王他们一起前往北京,目的就是帮朱祁钰打探消息。
    “那就好,一有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孤。”
    朱祁钰虽然不监国,但京师他会一直关注。
    找机会拱火,让朱瞻墡和朱祁镇及孙太后斗起来。
    只有他们斗个你死我活,朱祁钰才好渔翁得利。
    朱祁钰真的对皇位不感兴趣吗?
    不是的,谁不想当皇帝。
    只是朱祁钰需要先排除障碍,把朱祁镇弄死,把朱瞻墡弄死,然后朱祁钰再兄终弟及。
    历史上朱祁钰能做八年皇帝是因为他与于谦一道守住了京师,打退了也先。
    但他有个问题,得位不正。
    朝堂上当庭宣读的圣旨是假的,朱祁镇在瓦剌,怎么可能给朱祁钰下旨。
    几年后,大臣们抓住这点,反对他废太子朱见深,反对他立朱见济。
    在他被朱祁镇夺门的时候,于谦等人视而不见。
    这一次,朱祁钰要堂堂正正,合理合法的做皇帝。
    想让朱祁镇一直留在瓦剌求学不现实,只要孙太后不死,就会成天唠叨朱祁镇在瓦剌受苦受累,要求朝廷迎回朱祁镇。
    只要朱祁镇回来了,他就会想着夺回皇位。
    实际上,土木堡之变让朱祁镇吃尽了苦头的同时,也让他成长了很多。
    学会了忍辱负重。
    不然被囚禁南宫后,朱祁镇不会疯狂造人。
    朱祁钰计划到时候往他身边安排人,早早怂恿他造反,让和朱瞻墡拼个你死我活。
    即便朱祁镇不想早早造反,朱祁钰也要想方设法造反。
    同时,让人在朱瞻墡耳边不停地说,等他死后皇位又会回到朱见深手上,他做皇帝只是给别人做嫁衣。
    到时候他可能葬不进皇陵,排位进不了太庙,落得建文帝那样的下场。
    让朱瞻墡早早生出废太子的想法,与孙太后斗起来。
    孙太后肯定不愿意看到朱瞻墡废太子,那样朱瞻墡在皇宫就会不得安宁。
    朱瞻墡在皇宫不得安宁立刻就会想到是孙太后搞的鬼,清洗皇宫,铲除孙太后的爪牙。
    甚至弄死朱祁镇的子女。
    而孙太后也会反过来让人弄死朱瞻墡的女子,让朱祁镇造反。
    然后,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这些朱祁镇的铁杆就会跳出来造反。
    朱祁钰到时候再火上浇油,让事情搞大,差不多了出来收拾残局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