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南征败仲达显名,离间计都护西域
凉州平定后,天下就只剩下曹韩占据的豫州与荆北,吴国占据的扬州、交州与荆南。
这些年虽然赵汉因为高层大换血,所以不得不停下战争步伐,处理好国内的政务。
但是曹韩与孙吴并没有歇着。
自从益州被赵汉占据,特别是唯一一个联系凉州的汉中丢失,曹韩便失去了凉州的消息,一度以为大将军夏侯渊等人已经身死。
故而曹丕重新任命了曹真为大将军,主持全国军务,以司马懿为尚书仆射,作为政务核心。
不过益州战略失败,曹丕重新盯上了荆州,妄图挣扎。
故而连续两年,率大军八万,亲征荆南,但是都被吴国大都督陆逊所阻止。
无功而返。
赵汉、曹韩面临着新老交替,孙吴也一样,不过孙权比之刘备、曹操年纪比较小,故而如今还健硕的在位。
不过老将甘宁、鲁肃、张昭、黄盖等人都相继去世,孙吴也面临着无将无才可用的情况。
适逢曹丕南征,孙权无奈用上了鲁肃临终前推荐的,才三十岁出头的陆逊为荆南都督,命他抵抗曹军。
好在陆逊不负众望,运用曹丕轻视自己年轻的优势,从江夏绕过曹军防线,成功烧了曹军位于当阳的粮仓。
曹军粮草短缺,无奈撤退。
第二年,曹丕再次来袭,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统帅江东水陆军三万,抵抗曹军。
最终曹丕因为缺乏水师之利,以及没了凉州马场,马力不足,无功而返。
骑兵没有办法,但是水师自己可以在襄阳督造。
于是章武四年,这次曹丕在汉水的水师一万人训练完成,再次起大军六万,攻打江夏、庐江。
江夏与庐江,也是曹丕多次南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曹丕丢失了了汉中,实力大损,又逢汝南、陈留叛乱,荆北兵力空虚之际。
当时还没有病逝的鲁肃,果断突袭了曹军在江北的驻地,曹军大败,接连败退出庐江、江夏,最后于江陵抵住东吴的兵锋。
至于孙权为什么敢在这个时候攻打曹丕,一者曹韩在南边的兵力不足,二者曹军在江南的名将曹仁新逝,士气大跌。
三者曹韩实力大损,已经与孙权没什么差别,故而孙权也不虚了。
孙权一介雄主,岂会甘心自己一直对曹丕小儿称臣纳贡,曹丕可称帝,刘备可称帝,为何自己不可?
只是曹军报复来的如此之快,是孙权没有料到的,只好放下正在准备的称帝计划,全力抵抗曹丕的来袭。
虽说曹韩势力因为赵汉大损,但是也要看与谁相比,骑兵受损,但是曹军步卒依旧精锐。
战争初期,曹丕凭借精锐的军队,接连胜利,吴国军队根本不能敌,使得曹丕攻下了半个江夏郡,兵锋直抵庐江。
最后是陆逊凭借水师之利,一路强行凭借舰船驶入汉水,烧了曹军位于当阳的粮草。
曹丕无力再进,只得引军撤退。
第二次甚至丢失了荆北地区,江陵重镇失陷,使得吴军兵锋抵达襄阳。
两次南征的失败,让曹丕极为受挫,甚至不愿意再战,想要等着刘禅来攻,自己直接投降好了,但是司马懿见此,劝说道:
“与其与吴国争雄,不如重新夺回汉中,我们这两年只是失去了凉州的消息,凭借夏侯将军的勇武,未必就失了凉州。
若是重新夺回了汉中,凉州失而复得,吴国难道还能够再次与我们相争吗?”
曹丕被司马懿说动,便任命司马懿为骠骑将军、荆州都督、假节、改封向乡侯,领兵三万,驻兵襄阳,命他全力攻略汉中。
司马懿进驻汉中后,派出多路探子细作潜入汉中,探听情报。
除了得知如今凉州正在经历战事以外,还探得汉中守将是太守张任,上庸的守将是则是偏将寇封、孟达。
张任、孟达是蜀将,寇封原是荆州人,一直跟着刘琦,而刘琦如今已在平原享福,不再关注天下事,一心只结交名士、谈吐诗赋为乐。
思虑再三,司马懿派人给寇封传信,书中道:
“当初将军随平原王刘琦、益州刺史诸葛亮转战蜀地,与黄忠、严颜等人同帐为将,亦是两人之心腹,但如此所为,所为不过富贵而已。
而今刘琦为平原王,尽享人间安乐;诸葛亮为益州刺史独揽蜀中大权,权势在握。
可是将军您呢?
听闻贵国昭烈帝平定巴蜀,多赖将军翻阅崇山峻岭,辛苦奔走,所立下的功勋不可谓不大,然最终封赏的诸将中却没有您。
反而使降将张任位居您之上,这对于将军难道是看重的吗?在下实在是为将军感到不值啊。
就连当初诸葛亮身边的文吏法正,都位居了雍州刺史,可将军依旧是一偏将之位。
不过我主听闻将军之才,深感明珠蒙尘,痛心之下,便命在下一定要让将军弃暗投明,届时以建功将军、临乡侯的薄职薄爵授之,还望将军仔细考虑。”
接着又写信给孟达,书中多言其降将身份,恐不得刘禅重用,再加上赵汉官将众多,又如何排得上。
却言如今曹韩是人才短缺,来了就有将军之位待之,全书极具煽动性和蛊惑性。
这边寇封与孟达得到司马懿的劝降信,心中有所意动。
本来寇封两人对于刘备的封赏,与诸葛亮的任命也没什么意见,毕竟自己两人只是中人之姿,能够作为要地守将,就已经不错了。
可是如今经过司马懿这么一蛊惑,心中便不由得对刘禅、刘琦以及诸葛亮不满。
特别是寇封,对于为什么张任能够成为汉中太守,一直都心有怨恨。
要知道,自己可是功臣,而张任只是一降将,还在绵竹抵抗过己方大军。
接连多日,司马懿不断命人带去书信、金珠玉带,两人终于被司马懿劝降,投靠了曹韩。
宣武二年
四月
司马懿进驻上庸,接受了寇封与孟达的投降,然后趁着汉中太守张任没有得到消息,亲自带着精兵五千人,突袭西城,又连续用兵,领千人奇袭南郑。
由于南郑处于腹地,东有上庸、西城作为屏障,西边凉州又初平,周围根本没有敌军,因此守备十分松懈,士卒多沐休,又位于城西十多里处,因此被司马懿伪装客商,夺取城门,南郑破。
等到司马懿带着人抵达太守府,张任才带着百余名亲兵得知有敌军偷袭。
张任面对着司马懿,不敢置信道:“你是何人?从何而来?”
司马懿提着剑,骑在马上,面带怜悯道:“大韩骠骑将军司马懿是也,自然从韩国来。”
“不可能,韩国离南郑数百里,又有上庸、西城等城,守军数千,怎会没有丝毫消息传回。”
司马懿没有回答,只是这样看着他。
张任毕竟是宿将,刚才因为惊慌,所以思绪很乱,如今仔细一想哪里还不明白,突然想到了什么,怒吼道:
“寇封、孟达,吾誓杀汝!”
司马懿叹息道:“今汉中已破,你已经回天无力了,何不就此投降,不仅能够保得性命,依你之才,在我国未必不能走得更远。”
“多说无益,我张任非投降之辈,来战。”
说完带着亲卫向着司马懿杀去。
见张任凶猛,司马懿赶忙命令放箭,最后张任被箭雨淹没,就此身死。
司马懿下令将张任厚葬,然后提着其首级,来到城头,向着城外得到消息而来的汉军道:
“伱们主将已死,还不赶快投降,降者可免一死!”
恰好司马懿麾下骑军三千人赶到,城下数千汉军腹背受敌,军心崩溃,皆伏地而降。
至此,司马懿以极小的代价,攻取了汉中郡。随后在各个要地安排守将,然后班师回到襄阳驻扎。
等到司马懿在汉中各地布置好防备,诸葛亮才得知此消息。
曹丕得知司马懿大胜,当即加封司马懿为车骑将军、加督荆、益二州诸军事,开府、假节。
而面对投降的寇封与孟达,曹丕也是十分高兴,让其驻守新县,并待之甚厚。
可司马懿认为孟达言行轻巧,不可信任。便去信曹丕,让其重新任命,新县乃要地,若失守,恐汉中得而复失。
让曹丕不听,依旧让孟达领新城太守。
虽然汉中复得,但是终究没有救回夏侯渊,曹丕在洛阳,为夏侯渊举行葬礼,将其衣冠冢送入曹操的高陵陪葬。
六月
西域诸国,听闻大汉边疆又换了统治者,从汉到韩,从韩到汉,一些有心人认为中原一定在大战。
如今的戊己校尉是大韩所设置,可边疆却又是大汉管辖,便开始起兵反抗曹丕设置在西域的戊己校尉。
曹韩的戊己校尉势力单薄,眼看就要落败,思虑再三,认为不管中原如何变动,都是汉人,便派人前往敦煌,向赵汉求救。
消息传到邺都,经过刘禅与群臣商议,决定改曹韩所置戊己校尉为西域都护府,重新派驻西域都护。
任命曹韩原戊己校尉为西域都护府长史,以越骑校尉白关(白兴长子)为西域都护,领兵三千,驻守西域。
命伏波将军马超暂停回朝,领兵五千,协助白关击溃西域叛军,再行回朝。
六月十二日
得到命令的马超,汇合赶到的白关,挑选了五千骑兵,命副将带着剩余大军回朝,自己与白关一同向着西域而去。
七月
白关与马超带着八千汉军骑兵,击溃了围攻位于车师前部戊己校尉城(高昌壁)的西域诸国联军三万人。
汉军的精锐善战,让这些逃回诸国的西域士兵胆寒,汉人重回西域的消息也不断传扬了出去。
在宣读完刘禅的诏书后,戊己校尉朝南跪拜,接受了自己西域长史的任命。
七月二十九日
西域诸国中不断有国家传来政变消息,亲汉的派系重新掌握诸国政权,向西域都护府递交臣表。
八月五日
马超带着五千人回朝。
八月七日
白关开始履行西域都护的职责,带着三千汉军,以及召集而来的一万西域士兵,开始向西一个一个讨伐叛汉的西域国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