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纸上谈兵
作者:木子蓝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最新章节     
    “先前征吐谷浑战吐蕃,你都不愿意出征,这次怎么主动请缨?”
    武德殿中,
    皇帝望着武怀玉,两年多不见,皇帝两鬓更添霜白,武怀玉却仿佛没有变化,仍那么年轻。
    “陛下,西域局势已经失控,尤其是欲谷设如今渐有一统西域的势头,朝廷必须遏制,高昌如今唯欲谷设马首是瞻,成了西域反唐的急先锋桥头堡,也必须打掉。”
    “此战对我大唐关系重大,万不容有失。西征主帅最好的人选是卫国公,齐国公也不错,
    可如今这两位老帅都退隐在家疗养身体,”
    武怀玉话里之意,是不把其它诸将放在眼里了,不管是李道宗还是侯君集,又或是薛万彻薛万均兄弟,武怀玉都认为他们没资格挂帅,或者觉得他们搞不定欲谷设。
    皇帝捻须。
    武怀玉若肯挂帅出征,确实比侯君集要更可靠一些,只是皇帝还有些犹豫。
    “你觉得西域的局势能否好转,真需要到用兵的地步吗,如果用兵,又会到哪一步?”皇帝问。
    “臣以为西域到了非打不可,而且必须大打一场的程度,大打一场,可保起码二十年安稳,否则,西域随时可能要失控,甚至成为心腹大患。”
    皇帝让武怀玉继续说下去。
    西域的局势其实都明摆着,从唐开国之初,朝廷对东西突厥的策略,就是联合西突厥对抗dtz,正所谓远交近攻。
    国与国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多情义,有的只是现实利益。
    大唐对西突厥是既利用又防范,所以在稍有余力时,也是积极介入西突厥和西域诸国,想要平衡西域,不让西突厥能够强大起来,反威胁到大唐。
    所以这些年西突厥一直内乱不止,
    从唐高祖允统叶护可汗的请婚,再到统叶护可汗的叔父莫贺咄杀死他自立为汗,
    再到贞观天子册封统叶护可汗子力特勤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然后又派使者调停莫贺咄可汗与肆叶护可汗的攻伐,
    甚至是后来dtz颉利败亡,原镇守漠北的欲谷设和拓设被薛延陀击败,败走西域后,大唐都派使者又是招抚又是赐纛鼓,让他们得以在西域落脚,
    说白了,就是要让西域不太平,不让一家独大,要让西域更加混乱,这样他们才威胁不到大唐,大唐才更超然。
    此后不管是朝廷接受伊吾的归附,还是接受高昌王等到长安朝贡,
    再后来肆叶护败亡后,李世民又册封他把兄弟泥孰为新可汗,泥孰病逝,又立马扶持其弟同俄设为可汗。
    但是,
    大唐在西域这些年来,有一个核心的策略,就是绝不偏帮一方,一直让他们维持两汗并立的局面。
    从肆叶护可汗与莫贺咄可汗,再到当初咄陆可汗泥孰与都布可汗社尔,
    再到如今乙毗咄陆可汗与乙毗沙钵罗利失可汗,及他的继承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
    管他西域如何风云变幻,
    大唐绝不会仅支持任何一方,就是让他们打来打去,每次他们打的差不多了,大唐皇帝派使者前往西域调停,
    然后他们又打起来了。
    就这样,从武德初的射匮可汗,再到统叶护可汗,再到莫贺咄可汗,肆叶护可汗,然后咄陆可汗、利失可汗、叶护可汗,正统的西突厥,都经历了七位大汗了,就算不把莫贺咄算进去,也有六任。
    而还有dtz过去西域,先后自立为汗的都布可汗与如今的乙毗咄陆可汗,
    这短短二十年间,
    出了九个大汗,
    你说西域能不乱么。
    可这个乱正是朝廷非常看中的,
    甚至如今在西域一家独大,干死了利失,又把叶护可汗打的节节败退的乙毗咄陆可汗,
    也就是原dtz的欲谷设,
    能够一路崛起,都离不开朝廷明里暗里的支持,当初他漠北兵败,撤到高昌一带,跟丧家之犬一样,
    是朝廷招抚,赐封官爵、鼓纛,让他立足西域,让他为大唐守住西域关口,防止西突厥往东来。
    只是说十几年了,欲谷设势头起来了,于是尾大不掉。或者说自泥孰病逝后,继任的弟弟、侄儿都一个不如一个,连基本盘都守不住,地头蛇却干不过欲谷设这过江龙。
    要说欲谷设也是飘了。
    当然欲谷设是他以前在dtz的官职,他现在是乙毗咄陆可汗,但大唐现在上下都讨厌这个不听话的家伙,所以也不称他咄陆可汗了,仍喊他以前在dtz的官职欲谷设,甚至连他本来的名字都不叫。
    这就好比李渊当皇帝了,但dtz大汗瞧不起,非要喊李渊唐国公一样。
    “你觉得朝廷若不出兵,欲谷设会一统西域?”
    武怀玉知道朝廷这几年眼看着欲谷设越来越强,越来越不受掌控,其实也做了许多工作,
    还是希望能够保住叶护可汗薄布,让西突厥两汗并立,以伊列河为界,分为南庭北庭,
    让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建牙于睢合水北,称南庭,辖境东以伊列河为界。龟兹、鄯善、且末、吐火罗、焉耆、石国、史国、何国、穆国、康国等皆受其节度。
    而让欲谷设建牙镞曷山西,称北庭,辖境西以伊列河为界,厥越失、拔悉弥、驳马、结骨、触木昆等部附属于他。
    大唐想要让西域战略再平稳,
    可惜努力到现在,越来越不可能了。
    薄布屡战屡败,欲谷设则兵马越来越强壮,现在许多叶护可汗的部属都转投欲谷设,
    西域诸国,如高昌等如今也都是纷纷归附,
    如今的欲谷设已经不把大唐放眼里了,大唐派去调停的使臣,欲谷设直接扣留,甚至拉上高昌攻打仍亲唐的焉耆,甚至还在谋夺大唐直接控制的西域桥头堡伊吾。
    这是已经展露獠牙,
    大唐再不出兵,那叶护可汗就可能跟他叔父力失可汗一样落的败死的结局,而西突厥也有可能要重新一统,
    偏偏欲谷设如今跟大唐又是这种态度,所以这种事情绝不能出现。
    只能出兵,必须出兵。
    出兵得有理由。
    还得考虑漠北薛延陀人,
    但皇帝基本上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打,
    只是这场仗究竟是要以什么理由,以及打多大规模,最终的目的,这些还没有完全确定好。
    侯君集想要挂帅出兵,他提出的计划是集结起码十几万唐军远征西域,先不打欲谷设,而是只打高昌,
    出兵理由就是高昌之前攻打了大唐的藩属焉耆国,并且还阻拦西域诸国来大唐朝贡,
    十几万大军攻打高昌,侯君集有足够的自信能够一战灭国,然后把高昌国改为大唐的一个州,跟原来伊吾国改为伊州一样。
    至于欲谷设,他认为先不急着动他,先剪灭高昌,也是断欲谷设一臂,甚至大唐拿下高昌后,再加上伊吾,那就在西域有了真正的大本营,
    到时进可攻退可守,甚至完全可以让欲谷设来攻,以逸待劳,以守待攻,守城这块大唐绝对优势,
    侯君集的这个计划,李世民还是较支持的,因为这样西征便是有限制的一战,还留有余地,
    毕竟万里远征,逐步蚕食也是上策,
    上来就想鲸吞灭了高昌和欲谷设,不太现实。
    可现在武怀玉却提出,要解决西域问题,关键不是高昌,而是欲谷设,擒贼擒王,射人射马,
    要打就奔着欲谷设去。
    皇帝有些犹豫了。
    “你需要多少兵马?”
    “二十万。”
    李世民愣住,以为听错了。
    “多少?”
    “陛下,臣以为朝廷发兵,可号称二十万。”
    听到这,皇帝又愣了一下,号称二十万。
    “那实际发兵多少?”
    “两万足以!”
    “你要征欲谷设,讨高昌国,两万人够吗?”
    要知道,唐距高昌国就七千里,出了玉门关还有两千里阔的沙碛,地无水草,气候异常,而欲谷设还更远,
    这仗不好打。
    长途行军,加上后勤补给,都是大问题。
    两万人,虽然后勤补给困难降低,可现在的欲谷设兵强马壮,说二十万控弦之士也不全是吹牛。
    就是高昌国,虽说是小国,可也有三郡五县二十二城,户籍人口也有好几万人。
    这种绿洲国家虽小,却易守难攻。
    “陛下,实际只需出动唐骑八千足以,余下一万二,则征召朔方河西青海等地的蕃骑协从出征,”
    “等到了西域,还可再召伊吾、焉耆等藩属国出兵。”
    从二十万的惊讶,再到两万的疑惑,再到现在八千骑的震惊,
    李世民都有些挠头了,
    要不是这说话的人是武怀玉,是曾经朔方灭梁师都、野狐岭败突厥、燕山平北奚,阴山破突厥,岭南平诸獠,一人武功赫赫,战功著着,
    皇帝还真以为是个光会纸上谈兵的家伙。
    可武怀玉有足够的战绩,甚至被称为常胜将军,还从未曾一败,大小百余仗,保持常胜。
    他说出来的话,皇帝不得不认真听。
    “说说你的计划。”
    “臣以为不论是欲谷设还是高昌文泰,他们都认为我大唐不会万里远征,而且就算远征,也会觉得我大唐起码要出兵一二十万,甚至会先打高昌,
    他们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甚至在高昌跟我们打一场守城战,
    但兵无常势,我们不能按敌人的计划打,我们要出其不意,八千精骑悄然出击,直取欲谷设,先破其汗庭,擒拿狼头,然后再号令西域焉耆伊吾,甚至是叶护可汗他们发兵围剿欲谷设北庭部属,
    等解决完北庭欲谷设,再来打高昌不迟,高昌只不过几万人口,所凭的也只是他的那几十座大小城池,但我们可以先不管他”
    “我大唐有神机营,有神机火器,真要对付高昌那些城池,其实并不难。”
    皇帝听着武怀玉自信的解说,不由的频频点头。
    是啊,为何非要先打高昌,为什么一定要搞一二十万人马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