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头盔已经超越手机数量,成为恒创目前销量最高的产品。
基础款畅销全球,在国外要比华国更贵,赚的也更多,当然也没高出太多,大概多赚三百左右。
孟天培很快宣布国外销售数量,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代理卖出,同时也没有广告营销费用,这些都是代理商自行宣传推广的。
“我们在海外一共销售了4亿脑机头盔,就连比较难进入的阿三国,也卖出数千万个,我们在阿三和塔塔集团合作提前收款...。”
陆恒很早就提过和阿三合作一定要小心,他们很喜欢搞小动作。
做外贸的都知道,阿三经常先下订单,而且是比较符合当地特色的订单,在其他地方压根不好卖,然后等产品生产好,又退货,另一个商人配合打掩护想要低价拿货...。
总之一开始华国商人吃了不少亏,后来都学聪明了,去阿三的订单定金起码也要拿五成以上定金,实在拿不到尾款可能也不会亏。
另外陆恒知道更多,前世不少企业去阿三开公司,最后投资赚了钱,想要拿走可不容易。
就连雷布斯都吃过大亏。
陆恒点点头,也没有打断孟天培。
只听他宣布道:“在海外我们的脑机头盔一共盈利3200亿!”
“这也是税后拿到的钱,在海外我们脑机头盔很受欢迎,各大代理商卖的价格也不一样,比我们国内贵不少。”
合作商都赚翻了,这就是垄断!
另外为了避免某些国家告恒创垄断,恒创卖到海外的脑机头盔,有不少是代工产品。
比如欧洲那边的知名品牌,原本压根没有搞过电子产品,什么lv、爱马仕、香奈儿的,都有代工产品,人家卖的价格就不是一两千人民币了,而是上万rmb。
宣布完脑机头盔2012年收入,孟天培继续介绍下一项。
硬件方面还有电池、手机供应链的芯片、屏幕、摄像头等等乱七八糟产品。
恒创集团现在涉足的业务已经达到几百项,有些产业都是供应链上游,不是直接和用户做生意,而是和厂家。
当然汽车是直销产品。
恒创收购了byd,除了做恒创汽车品牌,原本的byd子品牌也没有放弃,在市场上推出了更多样化的新能源汽车。
价格比起恒创出品的几款要更加便宜亲民。
毕竟恒创最基础款都超过了15万,目前华国的消费力还比不上前世陆恒穿越那会儿,很多人消费力只能够让他们消费十万以内的车。
于是byd推出了六万出头的小型新能源汽车,座位只有2个,和前世的mini小汽车差不多。
这款车同样赚不少,每台至少能盈利上万。
同时这款车对外的供应链合作更多,让很多华国厂家都跟着获利。
而恒创牌子的新能源汽车,目前除了自己生产,还有很多订单交给原本的汽车公司代工,避免他们因为这一轮冲击而破产。
等到明年相关技术也会授权给一些车企,让他们也进军新能源汽车,跟着一起做大蛋糕。
反正关键电池技术肯定不会授权出去,到时候蛋糕越大恒创赚的也越多。
孟天培宣布恒创目前的汽车销售情况。
毕竟只卖了四个月左右,主要是产能受限,只交付了四百多万辆,这已经是华国整个汽车产业链集体努力的结果了。
不过从明年开始,产能会再次爆发。
可能一个月就能制造超过两百万辆车甚至更多,有更多货可以占领海外市场。
孟天培说道:“目前我们恒创自己出品的汽车一共销售了300万辆,平均价格在18万,一辆车盈利超过8万...。”
能有这么大利润空间,自然是核心技术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关系。
就连原材料都是恒创自己从非洲等地方拿回来的,矿都是自己的。
这些矿全都没有对外做生意,全都是自产自用,完全没有盈利,保持着不赚不亏的状态。
要扩张时,再等着集团总部拨款。
“我们自己的品牌赚了2400亿,其他子品牌,目前只有两款比较便宜的车,价格都在六万左右,包括mini车和充电车,大概100多万台,盈利只有100亿,但我们带动了很多工厂一起发展,未来他们产业升级,也能帮我们提供更高端的零配件...。”
现在就是在扶持其他厂家发展,一些供应商工厂升级,未来甚至可以购买技术,生产小品牌车。
只不过他们肯定竞争不过大厂。
有可能未来华国会诞生一些小作坊式汽车企业,他们大厂其实是帮恒创、魔都汽车等等大公司生产汽车零配件。
但旗下有一些小厂,将来推出一年就生产几百辆,宣称手工打造的跑车之类的高端品牌。
欧洲就有不少类似的公司,一辆车卖几千万rmb,一大堆有钱人追捧。
但内行其实都知道,他们可能工厂就几十人上百人。
一年就专心打造几辆汽车了。
零配件自己都生产不了,全都是自己设计,但交给拥有生产能力的公司或者实验室制造。
最后他们再手工组装,这就是手工生产。
性能肯定追求极致,外观也狂装酷炫,专门赚有钱人的钱。
陆恒也没管这些细节发展,都是恒创高管自信决定扶持相关公司,他只需要把控大方向就行了。
甚至他还知道,有几个合作厂家,其实和高管还有朋友亲戚关系,但他也没有管。
水至清则无鱼嘛,当时他还特地查看了财务情况,发现没有出现贪污受贿以公济私的情况。
接下来恒创还有很多盈利项目。
孟天培一一介绍。
他重点介绍了电池产业。
这又是恒创技术垄断的产业。
比起去年,今年的电池产业又迎来巨大发展,还和发电薄膜业务有关。
因为在推广发电薄膜的同时,电能储蓄也是个大问题,每家每户发电的同时,都需要单独购买电池作为储蓄。
并非直接将电线接入到电网线路。
而是通过储蓄电池转了一圈,原因就在这样比较稳定,同时电池储蓄也能给用户自己提供日常用电。
原本这块业务是电网那边极力反对的,他们希望用户家用电,还要使用电网提供,要安装电表,让他们从中再赚一分钱。
明明发电薄膜的用户发电都靠太阳,不考虑最初投入和损耗,完全零成本用电。
可经过电网转一圈后,卖出去3毛,使用的时候就要5毛以上了。
最后还是恒创集团争取,因为发电用户谈判,彻底掀开这个不合理规定,不让电网额外赚钱。
好在当时恒创正因为提供大量税收,又成为经济发展火车头,上面已经没有那么看重电网那份收入,他们业绩压力小了以后,直接提供便利。
让恒创能够一年发展数千万用户,同时让用户更加自由。
自己拥有蓄电池后,一些用户更愿意多购买一些蓄电池,大部分都是在公路边上。
因为他们的电池和汽车电池通用。
未来可以作为自家汽车的电池替换使用,也可以将电池卖给路过的缺电汽车。
新能源汽车普及,总有人会去偏僻的线路,万一车子没电,又无法呼叫充电车支援,那就可以直接把没电的电池给农户,多给一点钱换成满电电池。
恒创对电池的态度那就是始终如一。
不存在电池损耗问题,随时可以以旧换新。
要是没有这条规定,电池市场就会崩盘,不可能出现电池互换的情况。
谁也不愿意自己买的电动车,换一次电池后,把新电池换成旧电池...。
当然买的自然没有卖的精。
恒创高管拿出了一套全新的方案,避免电池永久被使用。
按照使用寿命,提出了10年方案。
等到使用10年,电池只能报废,里面有芯片,时间到了电池自身也会性能大幅降低,没办法长期用。
最后可以以旧换新,来恒创购买新一代电池。
其实也要不了十年。
毕竟技术更新换代比较快,将来肯定会出现更好的电池,让用户提前购买...。
预计就是两三年更新换代一次,也不能过于频繁。
种种操作开扩了市场,最终导致电池产业发展迅速。
孟天培重点介绍后宣布道:“电池我们的盈利也达到了5000亿!”
这里面包含汽车电池、储能电池,其中储能电池还有国家采购的部分,国家采购储能电池专门建设了不少储能站。
还有很多保密实验室、工厂、有关部门,全都在建设储能站。
避免万一遇到什么特殊情况,电力传输出现问题,随时可以有备用电源。
手机电池、充电宝各种用电的设备,全都包含在内,所有加起来盈利了5000亿,实际销售额更高,因为电池的利润率不算特别高。
光是电池的销售额至少好几万亿。
大头就在国家采购和发电薄膜用户,而发电薄膜的用户拿出这么多钱,又和陆恒提出的金融战略有关。
实际上无数发电用户,欠了钱!
这倒是让恒创金融大力发展,同时还有城市投资人出资。
让资金实现流动,城里的很多打工人,有钱人,都将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发电产业当中。
孟天培还介绍了手机产业链其他业务的盈利,因为主要提供给恒创的手机、脑机头盔等等,盈利不是特别多。
所有业务杂七杂八加起来,也有五百亿。
一上午时间过去,孟天培终于介绍完恒创线下产业盈利项目。
中午大家在新总部食堂吃完饭,休息半小时继续开会。
恒创盈利项目还没有讲完。
终于说到互联网产品。
去年互联网产品没赚什么钱,都是投钱抢市场。
但今年不一样了,很多产品服务开始有收益。
“共享打车今年我们已经开始赚钱,通过手机系统平台,ai推荐,头条、微讯等等宣传渠道,目前在华国我们市场份额第一!”
“目前全国用户正式突破1亿,而竞争对手目前还在两三千万级别。”
“我们直属的司机汽车超过两百万,主动加入的司机汽车也超过300万...。”孟天培介绍道。
共享汽车目前赚的不算特别多,陆恒和前世一些吸血平台完全不同,前世不管是共享打车还是外卖平台,全都疯狂吸血,抽成比例很高。
陆恒自己就坐过共享打车,他支付了18元,最后司机竟然只收到8元!
在恒创的平台,就连单独核算财务已经上市,有收入压力的外卖平台,陆恒也定下了红线,最多抽成20%。
外卖平台初期时为了赚更多,陆恒有一段时间还和商户对赌,抽成一度达到了25%到30%。
后来恒创各种业务起来后,陆恒便开始让利。
因为只有让商户让司机赚到钱,服务才能更好,抽的多,最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尤其是外卖,商家肯定是想赚钱的,一笔20元的订单,如果恒创要抽30%,意味着实际订单商家只用了14元制作食物。
这还没算上配送费。
其实配送费商家也要出一部分,最后20元的订单,可能最后真正用来制作食物的只剩下10元。
而商家也想赚钱,他们要是赚2元,最后用户花20元点外卖,其实本身是用8块钱成本做的东西,商家会想方设法偷工减料。
使用各种廉价原材料,甚至为了食物味道使用各种添加剂,预制菜等等。
前世食物问题那么大,陆恒觉得和各种平台抽成也有间接关系。
孟天培在互联网业务上介绍没花太多时间,因为赚的确实不多,比如共享打车才赚了50亿左右。
这还是财务单独核算,员工工资划拨到打工软件,要不然打车业务今年还是要亏本。
在市场开发初期,为了获得用户打造平台,运营成本会高不少。
孟天培还介绍了恒创线上业务的各种广告费,会员费。
比如ai目前就在收会员费,一个月三十,全球用户达到12亿,不过也有服务器成本,最终能赚100亿左右。
头条、微讯、系统的广告费用差不多加起来纯赚400多亿,超过大部分互联网企业。
至于恒创系统,不管是手机系统还是电脑系统,目前都是免费使用,在华国大家都习惯免费了,不可能像微软那样,正版系统要卖一千元左右。
孟天培带着激动的语气最终宣布道:“所有业务盈利相加,我们恒创2012年实现总利润达到亿!”
这可不是营业额,而是孟天培扣除成本,算的直接利润,税收都已经提前扣除了!
当然只有一项没有扣除,那就是员工工资支出。
因为所有员工,目前都挂靠在一家公司,在财务上,到时候要直接从盈利拨款给发工资的公司。
陆恒很高兴,去年年终总结,制定目标时,陆恒说目标赚1万亿!
高管们觉得压力很大,还认为无法实现。
最终陆恒单独列出来,陈志烈也立了军令状,这才觉得应该可以实现8000亿目标。
结果现在,直接超过3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