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过中秋了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寒露过后,秋意愈发浓郁,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宜人。
    夜里,宋芫在院子里睡到半夜,被一股凉意唤醒,便抱起被子,轻手轻脚地摸回屋里。
    经过整个月的忙碌,宋芫不禁感到一种时空错乱的错觉,仿佛忘记了今夕是何年。
    这日吃早饭,二林忽然说了句:“大哥,我们今日就出孝期了。”
    宋母于二月十三离世,由于宋父宋母相继去世,一年之内两次重大的丧事,他们需要再守孝半年。
    宋芫细算时间,从宋母离世至今,刚好满半年。
    时间飞逝,宋芫感到一阵恍惚,几乎记不得这半年是如何度过的。
    “那咱们今日就去拜祭爹娘吧。”宋芫说。
    二林缓缓说:“好。”
    这时,二丫低声说:“把丫丫也带上吧,爹还没见过丫丫呢。”
    上次清明祭拜时,丫丫尚小,又染上了风寒,宋芫便没有带她去。
    如今,丫丫已经九个月大,还已经学会了爬,是时候带她去见见爹娘了。
    宋芫准备好香烛和纸钱,带着二林和二丫,抱着丫丫,一同前往祭拜宋父宋母。
    他们爬上山头,来到宋父宋母的墓前。几个月过去,坟前已杂草丛生,显得有些凄凉。
    宋芫抱着丫丫不方便,二林二丫便放下竹篮,主动上前去清理坟前的杂草。
    丫丫好奇地睁大了眼睛,四处张望。
    宋芫指着两座坟,轻声说:“丫丫,那是爹娘。”
    丫丫似乎听懂了,突然发出了一声:“凉~”
    虽然发音不准确,但二丫还是惊喜地问:“大哥,刚刚丫丫是不是开口喊娘了?”
    “是吧。”宋芫看着两座坟,心里默念,宋爹宋娘,我带丫丫看你们了,如果你们看到了,一定要保护她健康成长。
    拜祭完父母,龙凤胎们心情都有些低落。
    于是宋芫喊上他们一起做月饼,后天便到中秋节了,又是他们出孝期后过的第一个节日,得要好好庆贺一番。
    月饼当然是要吃五仁月饼,当年五仁月饼被喊滚出月饼届时,宋芫气得睡不着,半夜在网上跟网友争辩了整整一晚上。
    最后、最后不提也罢。
    炒过的花生仁,和核桃仁一起捣碎了,加入黑白芝麻、瓜子仁、杏仁,勉强凑齐了“五仁”。
    将果仁与糖、猪油和蜂蜜混合,搅拌成颗粒状的馅料,这才是五仁月饼的灵魂所在。
    再用面粉、糖浆、碱水和猪油混合一起,揉成光滑的面团。
    一切准备就绪,宋芫扬声喊道:“二林二丫,快来包月饼。”
    二丫手指灵巧地将馅料包裹在月饼皮中,随后,包好的月饼胚在她手中慢慢搓圆。
    她突然扭头,看向二林手上的月饼,大声嘲笑道:“哥,你搓的月饼馅都快漏出来了。”
    二林低头看着自己手上漏了馅的圆饼,有些窘迫。
    宋芫哈哈大笑:“二林你还是来压模吧。”
    二林只得放下手中漏了陷的月饼,拿起搓圆的月饼胚放入模具中,轻轻一压,月饼的图案和形状便显现出来。
    随着一块块月饼从按压出来,桌上都快放不下了,宋芫赶紧先烤一炉月饼。
    放入面包窑前,宋芫拿起刷子,在月饼上轻轻刷上一层蛋液,再送入面包窑里。
    五仁月饼出炉时,金黄色的表皮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轻轻一碰,酥脆的声音如同秋日的落叶,清脆悦耳。
    月饼的表皮恰到好处地微焦,切开后,饱满的内馅映入眼帘,鼻尖还能嗅到果仁在烘烤过程中,自然释放出的油脂香气。
    宋芫先吃为敬,月饼皮薄馅厚,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坚果的香脆与果仁的细腻。
    不知不觉,他就吃下一整块月饼。
    “好吃。”宋芫说。
    宋芫把烤好的月饼分给二林二丫:“来尝尝你们自己做的月饼。”
    二丫捧着月饼,吹凉了,小心翼翼地咬一口,顿时眯起眼睛:“嘿嘿,真好吃。”
    二林嘴里嚼着甜滋滋的五仁馅,也点点头表示赞同。
    兄妹三人忙活一下午,最后烤了五炉月饼出来,送了一些给牛家,还剩下好多。
    中秋当天早上,宋芫提着一袋沉甸甸的谷子,轻车熟路地前往大柱叔家,打算借用他们家的石磨和毛驴。
    还提上一包刚做的五仁月饼,和几斤花生当做谢礼。
    大柱叔熟练地将谷子均匀地撒在磨盘上。
    然后挥着鞭子,毛驴就推着磨缓缓转起了圈,随着磨盘的转动,糙米如细沙般落下。
    磨出来的还只是糙米,回去要再舂一遍,才变成白米。
    稻壳也不能浪费,都装起来,带回去喂鹅正合适。
    宋芫笑眯眯道:“大柱叔我回去了,中秋佳节,在此祝您人寿年丰,合家欢乐。”
    大柱叔笑得合不拢嘴,挥手道:“快回去吧。”
    宋芫招呼了一声在招猫逗鸡的狗子:“狗剩,走了。”
    经过几个月的成长,狗剩已经蜕变成一只威风凛凛的大狗,当它安静的时候,气势与它娘黑哥的威武霸气不遑多让。
    一旦动起来,就像二哈似跳脱,整日闹腾得叫人头疼。
    真就应了那句话:“静若处子,动如疯狗。”
    宋芫一路脚步轻快,回到家,他又将糙米舂了一遍。
    舂出来的米粒饱满圆润,晶莹剔透,宋芫当即闷了一锅米饭。
    米饭粒粒分明,软糯适中,散发出淡淡的稻香,香气十足。
    前些日子他买了两只活鸡,就吃了一只,还剩一只,正好趁今天过节,宰了吃。
    夜幕将至,对面牛家也吃起了晚饭,一家人的说笑声传到了宋家院子。
    此时宋家也在准备着晚饭。
    饭桌被搬到了宽敞的院子中,桌面上摆满了新鲜的瓜果,除了刚摘下的西瓜,还有阿牛送来的两个金黄的柚子。
    宋芫正专注地烤着五花肉,肉片在炭火上轻轻翻转,油脂滴落,伴随着噼啪声,肉香与烟熏的气息迅速弥漫开来。
    随着夜色渐浓,一轮皎洁的明月悄然升起,悬挂在树梢之上。
    宋芫端着烤得金黄的五花肉上桌,喊道:“开饭了!”
    宋家的四兄妹围坐一桌,桌上的灯笼散发着柔和而朦胧的光晕,气氛更加温馨与和谐。
    就连丫丫也被宋芫抱在大腿上坐着,她那双大眼睛紧紧盯着满桌的菜肴,嘴角不自觉地流出了一丝口水。
    这是宋芫第一次在这里过节,他凝视着龙凤胎稚气的脸庞,突然一种名为“家”的归属感在心头悄然生根。
    宋芫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眼中流露出一丝温柔的笑意。
    他从未想过,穿越来到这个时代,自己竟然能够拥有这样一群家人。
    这一切,真的很好。
    二林站起身来,举杯向宋芫致谢,语气中充满了感激:“大哥,这半年来你辛苦了。”
    二丫也不甘示弱,举起杯子,清脆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俏皮:“大哥,你真的辛苦了。”
    宋芫抚了抚额,哭笑不得:“咱自家人不兴来这套,快吃饭吧。”
    兄妹几人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开干!
    烤好的五花肉卷外皮酥脆,内里肉质鲜嫩,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满口留香。
    “啊啊!”丫丫被这香味吸引,馋得直流口水,甚至伸出小手,想要抓取宋芫筷子上的五花肉。
    “小祖宗,这你可不能吃。”宋芫连忙放下筷子,拿西瓜糊糊哄她吃了,才空出功夫继续吃饭。
    桌下,狗剩也在埋头大快朵颐,身后尾巴摇得飞快。
    一顿饭吃了半个时辰,兄妹三人吃得肚子滚圆,满足地靠在椅背上。
    而丫丫则津津有味地吮吸着手指,仿佛还在回味着西瓜糊糊的甜美。
    总的来说,兄妹四人加上狗剩,都吃得心满意足。
    吃过饭,不着急回屋里,欣赏着中秋圆月,边吃西瓜,边聊起闲话。
    夜空中,月亮宛如一轮巨大的银盘,高悬在浩瀚无垠的天际,皎洁的光辉洒满了整个村庄。
    远处的山峦在月光的映照下,轮廓分明,宛如一幅水墨画。
    二丫仰头望着那轮明亮的月亮,看得认真,忽然她指着月亮,惊奇道:“哥,你们看,月亮上好像真有颗树?”
    宋芫也跟着抬头一看,月亮上斑驳的痕迹,可不是像极了枝繁叶茂的桂花树。
    然而宋芫是后世来的,自然清楚月亮上并没有什么树,上面的阴影不过是由月海形成的。
    二丫满眼憧憬地问道:“大哥,你说月亮上真的住着嫦娥吗?”
    宋芫笑哈哈说:“当然没有,那只是哄你们小屁孩的故事。”
    “大哥!”被宋芫无情打破了心中美好的幻想,二丫气得跺脚。
    “哈哈哈……”
    一旁的二林表情无奈,他也看出来了,大哥就是喜欢逗二丫玩,每次逗得二丫气呼呼,然后又转头哄她。
    每次都乐此不疲。
    夜色渐深,丫丫窝在宋芫怀里,闭上了眼睛。
    “很晚了,都回去歇歇吧。”宋芫压低了声音说。
    二林站起身来,开始收拾桌上的碗筷。
    二丫轻轻地抱起已经昏昏欲睡的丫丫,抱她回了屋里。
    宋芫起来,伸了伸懒腰,准备把桌子搬回屋里,他顺手提起桌上的灯笼,悬挂在门口上。
    一阵夜风拂过,灯笼随之轻轻摇曳,火光在风中忽明忽暗,直至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