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传闻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钟会的神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不久前,陛下突然宣布了一次大规模的封赏,将所有的皇子都分封到了各地。”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我听说,云山县也在其中。”
    宋芫的眼睛微微睁大,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又是小说中从未出现过的情节。
    在种田文,基本没有涉及到朝廷,而在科举文里,也未提及过云山县成为王爷的封地。
    这看似与普通百姓无关,但实际上却关系重大。
    在当代,王爷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实权,他们负责征税、征兵、管理地方等事务,并且有权制定一些地方性的法规。
    如果他们分到的王爷是个贪婪、好色、性格残暴的人,那么受苦的将是下面的平民百姓。
    增加赋税、抢夺民女、残害百姓,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难怪鹰哥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表情都显得如此沉重。
    “钟哥,你是从哪里得知这个消息的,可靠吗?”宋芫问道。
    钟会回道:“前几日在广安府,偶然遇到了一支从北方来的商队,从他们那里听说的。”
    “朝廷下了指令,所有王爷都必须在这个月内离开京城,前往封地。据说此事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连寻常百姓都知道了。”
    “那位王爷大概也已经启程,不久就会到达广安府。”
    “朝廷的正式文件应该也已经到了,不知林县令为何迟迟没有张贴告示。”
    “你知道是哪位王爷吗?”宋芫刚问完,就意识到自己问了个愚蠢的问题。
    钟会摇头苦笑道:“我要是知道就好了。”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位王爷是个仁慈的人,否则下面的百姓将没好日子过了。
    陈堂主叹气说:“上面的事,我们这些平民百姓管不着,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我也已经提醒过手下的兄弟们,出门在外要多加小心。”
    别去招惹那些不该招惹的人。
    现在,轮到天霸帮等帮派们提心吊胆了。
    他们以前在云山县横行霸道,现在来了位尊贵的王爷,他们就得收敛一些,装得像个孙子一样。
    鹰哥并不太担忧,如今想太多也无济于事:“算了,别提这事了。”
    陈堂主从怀里掏出账本:“小宋,你再仔细看看这本。”
    宋芫接过账本。
    钟会给他看的账本是记录广安府的收入,而陈堂主拿出来的这本,则是云山县的。
    霉豆腐的销售一如既往地稳定,但由于一部分人手被钟会带去了广安府,导致生产霉豆腐的人手不足,产量没有跟上,上个月只卖出了二十两银子。
    而且霉豆腐发酵、腌制也需要时间,不像豆皮,当天做好当天就能拿出去售卖。
    油豆腐和豆干的销售情况一般,总共只卖出了十五两银子,主要是供应给酒楼和饭馆。
    至于豆皮和腐竹的销售就更少了,加起来也只卖出了八两银子。
    与前两个月的两三百两相比,可谓是一落千丈。
    陈堂主等人的心里落差太大,不免显得有些着急,希望听听宋芫的意见。
    宋芫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他并没有感到太失望。即使没有秘方泄露,也不可能一直像刚开始那样赚那么多银子。
    毕竟,大家只是尝个新鲜,不可能每天都吃豆制品。收入总会慢慢降下来,最终趋于稳定。
    宋芫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把问题抛给了钟会:“钟哥肯定有其他的打算吧。”
    钟会点了点头:“豆皮、油豆腐做不长久,因为只能吃新鲜,无法运输到其他地方,所以我打算以后只做腐竹和霉豆腐,把它们卖到其他县城去。”
    “既然钟会有打算,我就不再多说。”宋芫道。
    几人再商讨一番,最后商量出大概计划。
    末了,钟会取出两张银票,他在广安府就将银子兑成银票,方便携带。
    “这二百两银子,你先拿去。”
    宋芫接过银票,摸上去质地坚韧,他还没见过古代的银票,便好奇地打开看了看。
    银票正面,工整的楷书书写着面额和发行日期,上面还印有红色印章。
    而银票的背面,细腻的水印若隐若现,像是防伪标记,边缘镶着红蓝相间的边框,显得庄重典雅。
    宋芫不由得感叹一番古人的智慧。
    随后,他收起银票,提出告辞:“时候不早,我得回去了。”
    “这么早就走了?留下吃个饭再回去也不迟。”鹰哥开口挽留。
    “回去晚了,家里几个小的担忧,等下次吧。”
    “那好。”鹰哥也不再勉强,将他送到门外。
    看天色,这会已到申时,宋芫不再磨蹭,直接租了辆驴车,回西江镇。
    还在半路上,夕阳渐渐西沉,其柔和的光辉洒落在千里之外,照在金殿琉璃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西华门。
    朝廷官员们和宫中侍卫们都经由这道门进入皇宫。
    这道门由皇帝的亲卫军——羽林卫,负责严密守护。
    一辆由两匹油光水滑的骏马牵引的马车,在宫门前缓缓停下。
    马车四周挂着精致的铃铛,随着车轮的滚动,它们发出悠扬悦耳的叮当声。
    门口的侍卫远远地听见这铃铛声,便知道,那位仙师又来了。
    两名道士坐在车辕上,待马车停稳后,他们轻盈地跳下车来。
    接着,他们伸手搀扶着一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士缓缓地从马车上下来。
    其中一位道士恭敬地递上腰牌。
    侍卫按照常规对几人进行了搜身,见眼前的道士有些陌生,便随口问道:“这位道长,似乎之前未曾见过?”
    每当皇帝召见仙师入宫,都是为了举行祈福仪式。
    这位仙师年岁已高,需要有熟悉之人在旁协助。
    因此,皇帝特别允许仙师携带徒弟一同入宫。
    仙师带着几分傲气说道:“这是贫道的小徒弟。”
    经过仔细的检查确认无误后,侍卫这才放行。
    穿过那朱红色的宫门,辇车已经等候多时,仙师随即登上了辇车。
    撵车缓缓驶向皇帝的居所——仙游宫。
    少年道士身着一袭青色道袍,随着步伐的轻盈,衣摆随风轻轻飘扬。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穿透晚霞,凝视着那金碧辉煌的宫殿,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微光。
    夕阳渐渐沉落,宫殿的轮廓在晚霞的映照下愈发清晰,宛如高高在上的皇权,正俯视着底下匍匐跪拜的臣民。
    少年道士的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厌恶。
    谁又知这宫殿的华丽外表下,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