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捡蘑菇
作者:可可红茶   美食博主在古代发家致富最新章节     
    月光透过门窗缝隙洒进来,茅屋里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朦朦胧胧的,格外清幽。
    深夜寂静无声,大家已陷入睡梦中,宋芫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感觉身上痒痒的,好像有虫子在爬,一摸又什么都没发现,也不知道是不是过敏了。
    初春的夜晚仍有点冷,身上的被子薄得感受不到重量,睡了许久,双脚仍冰凉冰凉的。
    旁边的二林睡得正熟,宋芫不好意思吵醒他,只能闭着眼睛,强迫自己数绵羊。
    一只羊、两只羊……
    到了半夜,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天还没亮,隔壁的鸡就开始“喔喔喔”地叫,宋芫双手捂住耳朵。
    啊啊啊!
    宋芫盯着乱蓬蓬的鸡窝头,双目呆滞,这日子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无能狂怒一会,宋芫扒拉了下头发,从空间厨房拿出牙膏牙刷。
    为了拍视频,他经常全国到处飞,大半时间都住在酒店里。他不习惯用酒店的日用品,所以在厨房里,有个柜子,是他专门用来放日用品的。
    当然衣服鞋袜也有,只是不适合拿出来穿。
    刷牙时,宋芫仍感觉身上有点痒,他叼着牙刷,检查了下身上,发现手臂、胸口长了几个红疹子,也不知道是什么虫子咬的。
    宋芫唉声叹气一会,又重新振作起来,趁龙凤胎没起床,他飞快刷完牙,洗了脸。
    清晨薄雾弥漫,笼罩着整座村子,宋芫抬头看着后面的山,心里冒出个主意。
    这时,二林也起来了,打着哈欠道:“大哥。”
    “二林啊,”宋芫问他,“这几天有下雨吗?”
    二林想了想:“前天下了场小雨。”
    宋芫若有所思地点头,既然下过雨,那就好办了,他说:“哥去山上一趟,去捡点蘑菇回来。”
    二林欲言又止:“大哥,你小心。”
    宋芫说:“我知道了,就在下面转转,不去山里面。”
    二林年少老成地叹气说:“算了,我跟你一起去吧。”
    “不用你跟,我自己去就行。”宋芫连忙拒绝。
    开什么玩笑,让二林跟着,他还怎么把那半篮子蘑菇拿出来。
    二林看着宋芫远去的背影,更加担忧了。
    等会跟二丫说,让她别吃大哥捡回来的蘑菇吧,万一有毒怎么办。
    平时也有人上山砍柴、捡蘑菇,真正敢进深山打猎的,只有宋父一人。
    前几年有人上山采药,迷了路,直到晚上都没回来。
    第二天,村长喊了宋父等十几个壮年去找。
    最后只找回一具被野兽啃咬过的尸体。
    从那以后,除了宋父外,就再也没人敢进深山里了。
    据宋父说,山上不仅有狼,还有那会吃人的大虫。
    原主宋大树从小听着宋父打猎的故事长大的,非但没有激起他内心的热血,反倒是吓得不敢上山。
    所以原主从小到大都没有上过几次山。
    冬去春来,山路上野草萋萋,光秃秃的树木也重新焕发生机。
    宋芫沿着山路慢慢往上爬,山上湿度很高,泥土也有些湿润,山路很滑,宋芫走得很小心。
    春天可食用的蘑菇种类并不多,常见的有羊肚菌、田头菇、毛头鬼伞等等。
    只是要找起来,可没那么轻松,宋芫打算先碰碰运气,实在捡不到了,就把厨房里的蘑菇拿出来,当做是他在山上捡的。
    宋芫捡了根枯树枝,随便扒开路边上的茅草,很快就发现了几朵白白胖胖的菌菇。
    这种菌菇叫茅草菌,生长在荒坡茅草丛中,或腐烂的杂草堆边,是可食用蘑菇,口感也是非常滑嫩。
    宋芫边走边扒拉枯叶子,又发现了几朵羊肚菌。
    哦豁,运气真不错。
    宋芫埋头捡蘑菇,也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等抬头一看,太阳已经爬上半山腰。
    金色的晨光穿过茂密枝叶照进林子里,驱散了林间薄薄的一层雾气,万物清澈,鸟雀枝头上鸣唱,凉风在树木间穿梭,清泉石上淙淙淌流。
    深深呼吸一口春日的气息,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了。
    捡的蘑菇有点多了,两只手都兜不住。宋芫找个地方坐下,摘了几片叶子编了个小篮子,只有两个巴掌那么大,刚好能够装下捡的蘑菇。
    宋芫还从厨房里挑出几朵羊肚菌,混进刚捡的蘑菇里,使得小篮子装得满满当当的。
    宋芫提着篮子,根据来时走的路下山。
    回到家里,龙凤胎已经醒了,厨房里也烧起了火。
    宋芫放下篮子:“二丫你们先别忙活了,等会给你们做三鲜汤,二林你过来,先把蘑菇洗了。”
    二林从屋里出来,就注意到丑不拉几的篮子,然后才去看篮子里的蘑菇。
    二林忐忑不安地提起篮子,从水缸舀水洗蘑菇。
    边洗边辨认手上的蘑菇。
    以前宋母经常上山捡蘑菇,常年的耳濡目染下,二林大致也分辨出哪种蘑菇能吃,哪种蘑菇有毒。
    让二林意外的是,篮子居然里一朵毒蘑菇都没有。
    二林都已经做好吃毒蘑菇,全家躺板板的心理准备了。
    想到这,二林心里有些羞愧,是他误会大哥了。
    宋芫完全不知二林的心理活动,就算知道了,顶多也就半晌无语,他从衣袖摸出两个鸡蛋:“二丫,你去找牛婶借两颗白菜,一定要最嫩的。”
    二林眼尖瞄到,大吃一惊:“哪里来的鸡蛋!”
    宋芫面不改色地撒谎说:“在山上捡的,估计是野鸡蛋。”
    其实是他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鸡蛋。
    二林半信半疑,心里怀疑,该不会是大哥从哪家偷的吧。
    万一失主找上来要赔偿怎么办?二林忍不住面露愁色。
    二丫才不管鸡蛋是从哪里来的,只要有吃的就行,她撒丫子跑到对面牛家,不一会,就借了两颗白菜出来。
    “喏。”二丫把白菜给他。
    宋芫问道:“是最嫩的吧。”
    好烦啊这人。
    二丫想瞪他,又不敢,她撇撇嘴说:“是最嫩的。”
    才不是呢。
    宋芫仔细瞅了瞅她气鼓鼓的脸,看她脸上没有红肿,才放下心来,拎着白菜进厨房,开始做三鲜汤。
    此时炉子上已经生起了火,瓦罐正冒着热气。
    宋芫把鸡蛋敲进碗里,用筷子快速搅动,再慢慢倒入滚烫的开水中,鸡蛋液遇热迅速凝固,形成一朵朵嫩黄色小花,飘荡在水中,漂亮极了。
    如果这时候有个铁锅就更好了,用铁锅稍微煎一下鸡蛋,再倒入滚烫的开水,就能熬出奶白色的鸡蛋汤。
    宋芫心想,等以后有钱了,他一定要去买个铁锅回来。
    作为一个美食博主,宋芫坚定认为,不经过铁锅炒出来的菜,是没有灵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