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渴望交流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不得不说,你这个总结很实际。”
    他赞许的对石鼓点头。
    “教培市场,虽然有他的特殊性,不过也要遵循市场基本法。”
    呵呵,有人听他说的有趣,笑声不断。
    “需求创造市场、市场充满机会。”
    他笑着说:“研究市场时,这两句话,是做分析的基础;”
    “为什么会有教培需求?教培市场的产品是什么?
    想通这两个问题,就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人们付出金钱、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工作竞争力。
    教培市场,提供给学习者的是一种证明,证明他学习过,某种特定的技能。”
    “这个……,”眼神中露出清澈的懵懂,王石鼓不自觉的举手。
    “我感觉你说得对,可是又觉得你好像…,什么也没说……。”
    哈哈哈,詹老师全家都忍不住发笑。
    尤其看他懵懂的表情,配合上满是讥讽的问题,简直是怼人的最高境界。
    无奈的白满川,只能对他们苦笑,
    可他知道,王石鼓并不是讽刺,他的问题是真的。
    “有些事情,如果不说明白,即使你知道,在实际工作中,也常会出现偏差,‘熟视无睹’基本就是这个意思。”
    白满川简单解释一句,立即,就接上刚才的话题。
    “我们从头捋一下。”
    “现在的就业市场,因为工作职位短缺,无法满足就业需求;
    求职者,就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就是教培市场的源动力。”
    “刚才已经分析过,在未来的很长时间,求职者数量远大于工作职位,
    这就为教培市场,造就了广泛的空间,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机会。”
    桌上的众人,都已经陷入呆滞,大家只不过,想通过教书的技能,挣点钱花销花销,
    怎么就有了‘使命与召唤’的感觉……。
    “全社会都知道,这是改开的大时代,虽然每个人对改开的认识都各不相同,
    但是,如果你仔细探究,就会发现,大家有一种共同的基本认知……。”
    说到这里,他停下来,扫一眼大家,回首盯着王石鼓说:
    “这种大家不一定明确,可总是不由自主趋同的,流行性公共活动;往往会集中表现出来。
    观察这几年,那些共同性的社会行为、热点事件、或者流行性事件,就能大致明白。”
    在其他人看来,他俩是在共同探讨。
    詹教授却敏锐的感到,白满川是在做引导,不禁对两人的关系,增添了几分兴趣。
    “这些年的热点事件太多了……,
    诗歌热、外语热、家电热、邮票热、气功热……,
    邓莉君、喇叭裤、蛤蟆镜、知识竞赛……。”
    王石鼓边想边说,说到喇叭裤,引得大家都笑起来。
    包间气氛很是轻松,大家忍不住笑着评说几句,
    等众人说的差不多,白满川才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些热点的深层,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愿,那就是……,交流。”
    他看大家有的在思索,有的一脸茫然,就不再卖关子,直接解释。
    “诗歌热、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这些活动的交流意愿,就不用解释了。”
    “只说家用电器的热卖;在家庭生活中,你们说是洗衣机实用,还是电视机实用?
    可在实际购买的时候,是先买洗衣机的多,还是先买电视的多。”
    啊……,随着他话音落下,几人恍然的对视,可马上又脸现疑惑。
    不等大家提问,他紧接着说:“人们对了解外部,获得消息的渴望,要远大于,省一些洗衣服力气的需要。”
    “改开后,国人惊愕的发现,国内外的生活差距,已经如此的巨大。
    大家的第一反应,不是躲在家里哭,而是拼命的想了解,这些差距在哪里?为什么?
    所以,有了英语热,渴望和西方世界交流;有电脑热,渴望认识新世界;
    甚至司机都成为热门职业,除了物资交流,让他们能挣更多的钱。
    谁能否认,有更多的人,心中多了个想法:‘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咦,他说的兴起,愕然觉得自己说多了,
    定睛一看,这一家知识分子,看他的目光,都有些文青滤镜了。
    “呵呵,小白文采过人啊……。”话不多的詹夫人,这时,都忍不住笑着夸奖。
    “不敢当,不敢当,是向前人偷学的。”
    哈哈,听他这样讲,几人以为他在谦虚搞怪,带着欣赏和宽容笑着点头。
    “既然大家渴望交流,就会对能提升交流的能力,充满学习的渴望;
    因此,英语、计算机、商务洽谈、市场营销、车辆驾驶等这样的内容,
    都可以加入民营高校的学习内容,让进来的每个学生,
    在走出校门时,都能成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
    “听着不错,不过……,”王石鼓先是有些赞叹,可马上又有疑问,“这些学生,如果找不到工作,该怎么办?”
    “啊……,”他被问的呆住了,怎么会有这种问题?
    他的cpu被干冒烟了,脱口问道:“民办院校,应该包分配吗?”
    “那学生交了学费,在这里上了几年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王石鼓嗫嚅着,还是说出自己的顾虑。
    我去,没看出来,这是个理想主义者。
    “一个人上了十年学,老师辛苦教,家长鞭子抽,他都不知道对自己负责;
    在这里交了几年学费,就要我为他的未来负责,这未免有些搞笑。”他嘴角有些讥诮。
    “嗨,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是想问:
    高考生,上大学没什么学费,国家还包分配,如果考不上,那不如复习一年再考;
    民办高校不仅不分配工作,还要交高学费,可能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来……。”
    王石鼓是有些担忧。
    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让他还要思忖下,是不是自己哪里被引偏了。
    再回顾一番,感觉没问题啊;
    抬头时,见詹教授似笑非笑的神情,不由的一乐,对石鼓说。
    “你可能想得太多了,”王石鼓被说的一愣,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我们要办的是一所……,”
    说着他吸口气说:“帮助高考落榜生,提高他们工作竞争力的学校。
    不是一所,保障他们毕业后,能包分配工作的学校……。”
    “实际上,每个人的学习天赋,都是不同的,
    现在,许多方面的教育资源都短缺,
    我说的这种,偏向实用性的继续教育模式,会给更多学生提供,更多方向的机会。”
    “而且,我们的招生对象,是不愿复读,又不愿意做简单雇工工作的毕业生。
    按比例,这部分人群,占全部落榜生的30~50%。每年新增的都有上百万人。”
    “这部分人里,许多人还是希望能有一纸文凭。”
    詹教授插话说:“毕竟这个时候,是人生中,学习的最好年纪。
    不解决这个问题,难免有许多同学,更多是家长,会提出质疑。”
    说完,他双目炯炯的看着他,希望能有个答案;
    一时间,感觉气氛竟有些凝滞。
    “开设自学考试课程。”他轻飘飘的回答。
    “哈,好办法……,”教授鼓掌赞同。
    “可以在学校,搞分段教育;想拿文凭的,分到自考班;
    看重技能的,进入英语、计算机、商务、广告和市场营销这一类;
    车辆驾驶不能算一个班,要不加个车辆维修……。”
    王石鼓对着白满川问。
    “那是职业技能学校的课程,可以有车辆维修、厨师烹饪、美容美发、钳工焊工电工、无线电技术……,
    咦,这个学校,也许能承诺包分配工作,至少无线电技术我可以保证他们就业没问题……。”
    说着,他有些出神,想着把这些学生,送到鹏城电子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