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教培班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哈哈,后天就能到,是别人帮我买的,后天到机场提货。”
    他大致讲了,要给西电送10台电脑的事。
    其实,这是从老王那儿抠出来的,而且不是10台,是13台;
    如果不是他突发奇想,想到了师大这件事,他本计划留在公司一台,别的都给西电。
    看着王石鼓咋舌的样子,他哈哈乐道:
    “放心吧,给你一台,你想放在办公室,还是拿回去用,都由你决定。”
    “嘿嘿,听你这么说,我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两人一路聊天,很快到了师大。
    两件事,办的都很轻松。
    在学校,王石鼓也算个小名人,有家里的关系,又是要给学校捐电脑的好事,当然不会有什么障碍,自然一路绿灯。
    至于借阅报刊的事情,他俩根本就没有提。
    等电脑送过来,想看看图书馆的旧报纸,那还算个事吗。
    退休教师那里,两人特意上门拜访;
    听张教授的意思,他儿子是79级的大学生。
    家里的亲戚,算是有些关系,儿子毕业后就留到了燕京。
    工作分配的也不错,去年谈了个对象,等过完年,天气暖和起来就计划结婚。
    所以,他们过去以后,至少要待到夏天,更有可能,以后就常住燕京不回来了。
    正因为有这样不确定的原因。
    他这个房子,拖家带口的不敢租,单身的租不起;
    可白满川却不在乎,当场就承诺,张老师如果想回来,可以随时打电话通知他,他一定把房间腾出来、整理好。
    他自己明白,明年外出的时间,应该不会少,大概不会在这里住多久;
    再说这些日子,王石鼓那边,已经有几个房产在谈了,
    等买回来后,怎么也能挑个差不多的,重新翻建一下先住着;
    最多等到93年,就有机会成立房地产公司,自己买地建房了。
    这番表态,让教授夫妻连声感谢,可他听着,却有些发窘,两位老教师,更觉得他懂事又谦逊……。
    好吧,你们说的都对……。
    事情太过顺利,走出师大校门,两人沿着师大路向外随意的溜达。
    时间快5点了,两人溜达着,瞥着路边的饭馆,想顺便吃个饭再回去。
    两边的小饭馆并不多,墙上大块的空白处,稀拉的贴着,各种宣传画和告示。
    有张大红纸非常醒目,他都走过了几步,忽又回过头,仔细的看上面内容。
    ‘公告: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外语,建设四化的需要,
    我单位,特聘省外院退休老教授,将于近日开办英语补习班;
    有意者,请在本月**日前前往****报名。名额有限,报满为止。’
    落款:秦都外院校外辅导处。
    哈哈哈哈,看着上面的内容,白满川意外的大笑起来。
    什么情况?王石鼓看看告示,再看看大笑的白满川,不知这又弄的是哪一出。
    这张告示,让白满川又一块记忆被点亮,一连串的事情,眼见着就要发生;
    而且,他觉着这告示上的培训处,与他有缘……。
    收起笑声,他诱惑的问王石鼓:“老王,你想要挣钱吗?”。
    那神情,简直像‘牧马人’电影里的着名问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切,少来这一套,哥们现在有钱……。”
    王石鼓警惕的看着他。
    ……,煞风景,大煞风景。
    难怪你王石鼓没机会像许老茂,能白捡个老婆。
    呵呵,他想着自己都乐,也不解释,指着告示说:“走,先去这里看看,我慢慢给你讲。”
    告示上的地址,离这里不远,
    就在外院斜对面,从师大路出去,向北走不了多远就到。
    这个报名地址选的不错,是在一栋办公楼的二层,顺着门前的指引,很顺当就找到报名处。
    现在,这里只坐了一名小姑娘,
    看他们从楼梯上来,既不招呼也没有起身迎接;
    这种情况,在这时属于基槽,不值得大惊小怪。
    在来的路上,白满川就交代过,要王石鼓出面咨询,他自己在边上观察;
    等问过几句后,又提出要看看培训的地方,
    负责报名登记的姑娘,只随意的向身后一指:“那里面都是,自己进去看。”
    两人对视一眼,顺着她身后的通道走进去,
    走到里面,看见除了顶头一间锁着门,其余并排的三间,是大小不一的会议室;
    不过,已经改成了教室,里面摆满了桌椅;
    大概数了数,全部坐满,能坐将近200人。
    听刚才报名处的介绍,本次课程时间是30天;
    开学期间,每天晚上一节课;四个星期天,上下午各一节课;总计34节课,每个人学费130元。
    这样算下来,招满一个班,每月收费元;
    紧凑一些,可以安排三个班。
    学生不用愁,刚才负责登记的姑娘说,如果他们报名,就是二班的学员,一班已经招满了。
    看着眼前的情形,王石鼓也在暗自算账,虽然没有说话,可也有些意动。
    两人看完出来,见报名处多了位瘦高的老人,
    看见他们,老人向他们笑着点头;
    和他一打照面,白满川就脱口招呼:“詹教授,您好……。”
    话刚出口,他就后悔了,其余几人也被他引的看过来。
    “哈哈,小伙子,你认识我?不好意思啊,我记不起来了……。”
    老人被略一愕然,马上就回应道。
    “詹教授,冒昧了,我是听学校的学生说起过,说您在这里办班,今天正好路过,就过来学习一下。”
    白满川转眼间,就找个借口来应付。
    “哈哈,不用说的这么客气,只怕学生是说我为老不尊,到处捞钱吧,哈哈。
    ”詹教授哈哈笑着,还不忘自嘲几句。
    这位老教授,以前是通过他女儿的关系认识的,和他女儿认识,是通过她的对象,西农研究院的一名教授认识的。
    是不是有些复杂,哈哈,简单说,就是白满川接了个西农教授的委托;
    在项目过程中,又认识的詹教授女儿,通过她认识了詹教授……。
    嘿嘿,是有些复杂,不过,那也是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哎呀,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后来那位教授,去了二毛子那里包地,不知有没有听到炮声隆隆……。
    这位老人祖籍沪市,曾是派驻大毛的翻译,两国闹掰后,他自愿留在秦都外院教书。
    后来他说:84年底,他就开始办班了,那时西翻丁大喜还在他这里打过杂。
    呵呵,不必探究真假,就当民间故事,娱乐就好。
    不过,他88年就不做了,他自己说是感觉钱挣够了。
    也许是因为他的年纪吧,毕竟他现在都60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