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未饱而肥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这哪里能行,去实地看过,以后的合作才能有个准备,莫非你不乐意参与合作……。”
    老杨一听,言辞忽然有些激烈。
    细想一下也能理解,老王在这里的工厂,马上就要建好;
    袁家的制衣厂正在快速发展,他也打听到,袁家在港岛的工厂也要开始生产;
    看这两人对新产品极力保密的样子,必然是有相当的把握;
    只有他,作为贸易环节,说起来投入不多,只要有渠道关系,产品不是太差,好像都有差价可以赚。
    可他却是有苦自己知,做到他这样,每年几千万的销售规模,每年各种费用和人工都要几百万。
    如果产品选择失误,不只是亏钱,辛苦维系的销售渠道,马上就会抛开他,转头和别人合作。
    这次的合作,本是因为三个人几十年的关系,不好驳老友面子才出面看看。
    没想到,这个白生年纪不大,讲起生意却头头是道。
    而且,两位老友对他的信任,简直让人咂舌。
    好奇之下,他也就顺势参与进来,想要看看再说。
    反正即使不成,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谁知没过多久,老袁家里的服装生意,突然间就爆火起来,看得他都难免有些嫉妒。
    以他的经验暗中估算,这四个月的服装销量,不会少于10万套。
    每套的售价,在150港元到200港元间。
    他派人到这边的厂子询过价,得到的数字让他瞠目结舌。
    除去各种费用,每套服装利润能有100港元……,
    再去掉给零售店的折扣,每套少说有50港元的收益;
    就是说,这间只开工了四个月的小工厂,就挣回来500万港元。
    因为是多年老友,说不上嫉妒,可难免有些眼红。
    连带着,对参与到合作公司,不由也多了些期许。
    这会儿,忽然听老袁说,要放下这边,去处理自家的事情,他想也不想,就大声反对。
    “老杨说的对,你自家的事情,可以让彼德先去做,
    白生不是给你们出过主意吗,干嘛要你急着出面,你要真的不愿意,干脆大家就一拍两散。”
    老王也很不高兴,这次喊他们上来,
    就是看新厂建设的飞快,一个月后,都能开始试生产;
    如果不出意外,过两月,就会有产品生产出来。
    合作公司早日成立,也是帮他多一条售货的渠道;
    况且,明天如果看的好,也许能找到合适的零件厂家,
    这可是减少生产成本的实际好处,谁知道,老袁竟然要先去处理自家的事情,他当然忍不住出面呛声。
    “你在胡说什么,我不过是先去安排一下事情,哪里有什么不想合作的意思……。”
    听两人反对的如此激烈,他也感觉到不对,色厉内荏,袁父还是高声反驳。
    他心知如果拒绝合作,第一个得罪的就是白满川,
    眼见他几个谋划,就让自家在短时间内,就挣到几百万,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他怎么会得罪这样的财神,何况,后续的合作,还想要拉他做帮手呢。
    所以,即使多年的好友,他一急之下也忍不住大声驳斥。
    桌边几人,被这突然的争吵弄愣了,刚还说的高兴,怎么突然就吵起来了。
    两位干事眼神交流,张干事微微摇头,
    示意稍待,看看再说,因为他只隐约听出几人有些利益牵扯,具体原因却不清楚,
    这会儿贸然开口,如果说错了话,那就适得其反了。
    他转眼看见白满川,见他自顾自的喝茶,表情平淡,心下安定,就更不急着开口。
    众人都不讲话,屋里的气氛忽然就僵持起来。
    老袁先紧张起来,只好看向彼德,又瞥向白满川,明显是想要他出面化解僵局;
    彼德得到示意,无奈只好碰碰白满川,努力的做出恳求的眼神。
    白满川看彼德挤眉弄眼,忍不住有些想笑。
    他刚才是有些生气,虽然三位老狐狸的想法他能理解,可是怎么感觉,就是在打他的脸呢。
    他出道以来,捣腾电子表只不过是挣路费,让自己有能力跑到更广阔的天地;
    有能力出来以后,他本想循着郑先生的线,联系上港岛渠道,再拓展更多的机会。
    谁想到,杂志社市场调研的案子,意外给了他的机会。
    在阿涛摊档上遇到袁水旺,完全是意外的惊喜;
    听说,他因为积压服装发愁时,白满川眼前的弹幕,不断飘过‘邮购’、“经费”、‘折扣’的字样。
    袁水旺重要,绝不是出钱印调查问卷,
    他的出现,让调研活动的盈利模式,变的非常清晰和具体;
    可以说因为服装这个产品,
    让调研者、制衣厂、读者、杂志社、决策者等参与者,都获得了,让各自满意的利益,
    这才是调研获得成功的关键。
    顺理成章的港岛行,既是前期计划的延续,
    也是白满川,隐晦的想感谢袁水旺的动作,虽然临行前,并没有多少把握。
    幸运的是,这个时代的机会,简直如金子般耀眼,他稍稍拂去些掩盖其上的尘埃,就促成了袁家父子的决断。
    后面,提升服装新认知,参与服装设计,
    其实是不愿服装厂的生意平庸,或者说,是被后世各种花俏的设计,养叼了眼光,
    当看见那一叠,港岛设计师的设计,实在让他难以接受。
    后续主导的设计,可以说是在无奈、鄙夷的情绪下的炫耀。
    其实,他并没有主导过服装类的设计,
    因此,他只能借助,相类似的产品设计流程,通过剖析设计要素、引导设计师来设计服装。
    好在从服装成品来看,应该还不错。
    可是就这样,他自己知道,有时候,一个产品的爆火,是有些玄学成分的;
    因为,你不可能,掌握所有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你不知道,哪个变量会变成大坑,会突然坑你一把。
    因此,他不惜找来,后世证明过会大火的人和歌,来为服装保驾护航。
    就这,还怕不保险,一直在找更好的办法,
    终于,想起了能吸引眼球的‘快闪’活动;
    并且,注定放弃可能的名利,把它抛出去,吸引更多人参与,终于把它做成个‘事件营销’的活动。
    即使这样,他也没想到,在各种作用下,服装销售会取得这么好的结果。
    不管别人怎么赞叹,他自己内心知道,这些都不过是借鉴、或者说抄袭前人创意的成果。
    他曾想过,自己可以依靠的,应该是多了几十年的眼光,
    这眼光简单说就像指南针,可以明确指出发展的方向;
    只要方向正确,行动稍微领先,不要冒进;相信大多生意都能做成。
    所以,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资源整合者’。
    这次的合作公司,是他第一次,主动整合资源的尝试,各有想法实属正常,心怀鬼胎都不是问题。
    可这不是啊,这是‘未饱而肥’,
    就像几个强盗组队劫道,还没出发就因为私欲,想要先回家了……,这还玩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