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订单贸易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先把制衣厂的员工招满,不过要提前和街道办沟通好,”他看着彼德说。
    “你放心,各家的关系,都处理的很好。”彼德答应。
    “嗯,这些人手进来后,厂里的产量,应该能满足港岛的需要,不管怎么说,先要把家门前的市场稳定住。”
    彼德默算一下,有些勉强的点头:“应该差不多吧,那些外埠的订单怎么讲……。”
    白满川叹息:“现在没有更多的办法,就在内地找厂家做委托加工吧。”
    “我们有自己的制衣厂,还要把订单交给别的厂子……。”
    彼德有些不情愿。
    “呵呵,用别人的厂子,帮我们打造品牌,还能多挣钱,不好吗。”
    “……,好吧,我只是说说。”
    彼德也懂其中的道理,只是,突然面对这样的火热局面,难免有些膨胀。
    听白满川这样一点,就忙解释道。
    白满川见他明白,点头正要继续,忽然感觉到些异样,
    扫过一眼,见张李二人,在无语的看着他。
    虽然没说出口,看他们的意思,是想能让他建议在鹏城,建设服装厂。
    他张张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现在的许多引进政策,其实差不多都是他刚才说的意思。
    虽然,这是目前不得已的措施,这种挣辛苦钱的生意,实在不适合鹏城。
    本想解释一句,可想想还是算了,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他只好对二人歉意的笑下。
    彼德想了片刻问:“那就另外注册家公司,由新公司专门负责对外贸易吧。”
    白满川点头赞同:
    “可以,在港岛那边……,或者注册开曼公司吧,这个新公司,以后专门负责设计和销售。”
    “注册好后和街道办商议,投资这边工厂一部分,最好把这边的制衣厂,变更成合资企业。”
    “这不是白给给街道送钱吗,”彼德不理解他的想法。
    “这是我的失误,没想到发展的这么快,我担心,很快就会有人关注到这个厂子。
    到那时,再有麻烦就会更难解决,不如尽量一次解决。”
    白满川承认,对现在的市场,他还是认识不足,就尽量解释他的想法,希望袁家父子能理解。
    “白生,不必如此,
    短短时间就让制衣厂这么兴旺,我们应该感谢你,
    怎么会因为发展快,有些麻烦来责怪你,呵呵”
    袁父不等彼德开口,马上接话安慰。
    转头又故意板起脸,责备彼德:
    “说话要讲道理,厂子发展到需要改变,当然要和合作伙伴一起商议,哪有什么送钱的说法。”
    “这样吧,这边事情商定后,我晚走几天,出面去和街道领导商议。”
    白满川看袁父望过来,就点头致谢:“辛苦伯父了。”
    ……,袁父被他说的一愣,这个厂是我袁家占大头吧,他出主意还要感谢我,想着有趣,忍不住笑意浮现。
    却不知,白满川是觉得,自己以前保守了,如果德旺制衣厂直接办港资企业,可能现在会少许多顾虑。
    不过,当时的想法和条件都不具备,也没办法做到。
    白满川管不了袁父的想法,只接着把自己的意见讲完。
    “由新公司出面,多派人手过来找代工工厂,
    粤省、江浙、沪市都去找,有合适的就下订单,
    样品合格后,先小量多批,等选出合适的厂家后,再加大订单数量。
    重点培养两、三家,投资投设备,帮助培养人才,逐步建成代工基地。”
    这都是十多年后,大规模服装基地的发展模式。
    最终让二十多年后,服装生产成本,变得比现在还低。
    “港岛公司那边有多少人手?都负责什么工作?”白满川询问。
    “有20多位员工,主要负责港岛各区域的销售。
    还有两位设计师……,最近没有什么任务。”
    彼德回答的有些迟疑。
    “太少了,设计师还要招,现在的两个,让他们上来,和厂子里的……廖慧宁多做交流,主要学习新的设计理念。”
    “多招些熟悉代工管理的职员,要能满足这两、三年的外销需求。”
    他沉吟一下强调。
    “港岛的销售,自己厂子可以支撑,
    外销订单能拿多少,就看公司开发和管理代工厂的本事了……。”
    斯派克·杨,一直在听几人交流,可渐渐的有了许多疑问。
    私下里,他了解过白满川的情况。
    尤其这几个月,眼见着服装在港岛大卖,他也分析过原因,
    服装设计新颖出众,歌曲好听自带传播,尤其是‘快闪’表演,更是将广告宣传,变成爆火的社会新闻,
    让话题性和传播性,不知道提高了几个层次,这也是他一见面,就想和白满川交流的原因。
    可刚才的情况,袁家父子对他的意见,都非常的看重。
    而且,他一位刚从西北地区出来的年轻人,怎么还懂对外贸易。
    一念至此,他忍不住发问:“白生,莫非你做过对外贸易。”
    “没有,”白满川不知道他这话的意思,也不多想,直接回答道。
    “那你怎么会懂,内产外销的办法……。”老杨疑问道。
    “这不是必然的吗?”他被老杨问糊涂了,其他人不明所以。
    “……,”老杨想解释,却不知道该怎么说,难不成说,我觉得,你知道的太多了……。
    他思忖片刻,只好无奈的摆摆手作罢。
    被他这一打岔,袁家父子也不多话,默然的思考后续的事情。
    老王今天很有些活跃。
    前几天在私下里,他听过招个熟悉行业,经验丰富的内行,能带来好处。
    做为多年的生意人,当然明白天时地利人和的意义,
    两人交流几次,很自然的,就想到找张干事求援。
    今天正好,张李二位都在,怎么能白白错过机会。
    趁着旁人不说话,他马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请二人提供帮助。
    两人为了招商引资工作,介绍几位离退休人员,当然不会有什么顾虑,甚至是非常乐意。
    双方一拍即合,老王高兴之下,免不了向两位老友炫耀。
    说起这边的热情支持,周到服务,表情难免有些浮夸,让人都怀疑,他是在演戏。
    “老袁,请你们过来,是要让你们先看看这边的潜力,对的,就是潜力。
    毕竟,以后会有许多零件,放在这边采购,要方便许多。”
    “质量……,老杨你放心,我明白质量问题的重要,
    前几日,我们去过研究所,那里的工程师,给我们拿来了这边新的质量标准,
    我让人仔细看过,按那上面的标准,是没有问题的;
    明日,大家一起去现场看看,可以挑选些合适的,先试着合作一下,这边有几百家电子厂,可以慢慢选的。”
    “让老杨陪你一起去,我也看不懂,明天我们处理下制衣厂的事情先……。”袁父开口商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