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火爆高分王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85年高考,全国考生176万。
    这一年的考生,非常幸运,当年录取率35%,这是未来十年内最高的录取率。
    这些幸运的学生,再过几天就要走上考场。
    1986年,高考人数191万,录取人数57万人,录取率30%。
    这些学生,才是今年云霄青蓝的主要顾客。
    以前,86年高考结束后,他遇到班主任老师,被老师拉着问长问短,感慨良久。
    不停的重复:“你要是再复习一年,今年肯定能考上。”
    能不能考上,他不知道,当时老师真心的惋惜,一直刻印在他的脑海。
    今天晚上,他坐在办公室里,不知怎么地,那一幕又在眼前展现。
    或许是因为,‘高分王’的电视广告,今天开始正式播出吧。
    严格说,应该是预售广告,广告上的起售时间是七月二号,距今还有半个月。
    因为印刷完成,最快要到六月底了。
    在广告刊登前,特意把咨询电话,改成了订购电话,
    并且留下公司办公室电话,和书店的电话并列。
    六月底,由王石鼓、秦支边、李发新出面,
    特意在西安饭庄设宴,邀请新华书店相关负责人员,感谢他们的支持,并预祝合作成功;
    中间也随口提起,为减少书店职工的工作量,增加一台咨询电话的事,
    书店的领导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哈哈笑着应付几句,大家碰个杯就过去了。
    其实,这个添加的电话,就是白满川为公司开设的直销电话,
    打进这个电话产生的销售,他宁愿让员工送书上门,
    或者,请顾客来这里取书;那样,就不用给书店折扣了。
    谁能想到,广告才播出两天,白满川就后悔了,
    他发现,自己的判断可能失误,他低估了这会儿,大家对高考的热情。
    当天,广告才播出几分钟,白满川就接到了第一个订购电话。
    他一边接电话,还在琢磨,对面的电话是从哪里打过来的。
    之所以这样想,其实是猜测对面家长的级别,
    因为他听出来,这不是公用电话,这会儿家里有电话的,就没有普通人。
    现在的电话普及率还很低,84年,秦都市话才大范围改造,85年百人平均电话仅3.2部;
    本以为,要到第二天,才会有电话接入,所以当晚只留下邹建国值班。
    可白满川的电话还在听,另一部电话,就哗啦啦的响起来,
    随后的铃声就没停过,电话里订购的热情,让两人整晚忙的满头大汗。
    高考改变命运!绝对是这会儿,家长和学生的共识。
    只要谈到高考,所有人都会说一句话:“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可这会儿的教辅资料,简直是太少太少了;
    忽然有一本辅导书,直接了当的说,能提高考试分数;
    即使不敢相信,那也要去书店看看,或者记下电话咨询一下,都怕错过了,会耽误孩子的一生。
    这些书的销售目标,本来是明年的考生,
    谁想到,今年……,严格说几天后,就要走上考场的学生,也有不少电话打来咨询。
    而且,电话中的态度,是更加急切。
    等着铃声沉寂下来,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
    看两人满身大汗,一副狼狈样子,他痛下决心,天明后,马上去多买几台风扇回来。
    接下来的几天,原计划的工作全被打乱了。
    电话根本停不下来,每台电话都要安排两三个人,换着班接电话和登记。
    同时,书店也坐不住了,不断打电话催促,要他们尽快上架。
    因为学生不停的去书店咨询,搞得他们也很烦躁。
    可没办法,王石鼓已经住在黎刚铁的办公室了。
    开售当天,书店销售过万,电话订购销售4000多,还有更多人群,正在赶来战场的路上……。
    仅仅三天,第一个严重的问题就出现了。
    白满川、王石鼓紧急召回两位经理,几人开会商量。
    “现在各自负责的部分,销售情况如何,请大家简单说一下。”
    “直接订购的这里,实际销售多本,部分外地学校集体订购超过一万本。
    因为路途和时间的关系,这部分暂时不计算销量。”
    王石鼓负责直接订购和印刷厂的工作,他先开口介绍。
    “书店已二次进货,各类共计十万本,目前统计的销量已经超过五万。”
    发行经理李发新满脸笑意,不过马上又抱怨说,
    “现在麻烦的是,外省的几个书店已经知道了消息,
    现在,都在催着我们发货……,不知道公司怎么安排?”
    “省内外的县市级学校,征订工作还在继续,目前电话确认的订单有四千,等书款到账就安排发货。”
    秦支边退休前,主要从事教改和教师处的工作,
    他这里的订单,显示外县市和秦都市相比,差别还是比较大。
    简单计算一下,白满川总结道:
    “简单统计,这几天的销售和预售数量,已经约有十三万册……,当然书店还有部分库存。”
    “书店库存,实际是不够的,以目前的销售情况,预计一周多,就要再次给书店补货了。
    这个月下来,销量可能达到十五万以上。”
    李发新从事过多年的发行工作,他对市场情况的预估,应该是最有经验的。
    几人听到他的判断,脸上的笑意无法掩饰。
    在开售前,白满川就承诺过,回款的千分之一,会拿出来做当月奖金,年底奖励另算。
    这样算来,再开发一个省级市场,两位经理本月,都会有近千元的奖金。
    虽然两人家庭收入不低,以他们的级别,一年的工资收入有1400元左右,可以算的上是富裕;
    不过,眼见现在,一个月就有半年多的收入,心中的高兴,怎么都掩饰不住。
    “以这样估算来看,如果我们现在增加一个省的市场,目前库存刚够一个月的销量……,”
    大家各自计算一下,对他的推测也点头认同。
    “可是,现在有个关键问题,书店的货款不收回来,我们就没钱再次开印了。”他严肃的看着大家。
    “我们和书店签订协议,第一批回款时间要等到八月中旬……。”王石鼓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能不能先让印刷厂开印,现在的销售情况,相信他们也能看到,
    印刷费肯定少不了他们的,只不过需要缓一些时间。”
    李发新有些不以为意,他以前遇到这种情况多了,也都是这样处理的。
    秦支边也在点头赞同,他有些不明白,白满川为什么要拿这件事情来说。
    看两人的态度,白满川非常理解,
    这种想法由来已久,以前的经营活动都是公对公模式,
    拖欠款项,不过是左口袋和右口袋的游戏,多少年的计划经济,谁也无法免俗。
    可是,自改开开始,就有高人敏锐的预计到,计划和市场有着天然的矛盾。
    怎么解决?是像毛熊那样继续统死,还是像灯塔反复推销的,无节制的自由放开。
    “定力、果决”,越从后世往回看,你会越钦佩这时决策者的定力和果决。
    84年开始,逐步双轨制,88年价格闯关……;
    面对经济制度冲撞激起的冲天巨浪,真是险之又险,终于将大船带出风暴,找到了正确的航线。
    对照毛熊的结局,和我们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明知道后续的故事,那就要让自己公司,在起步阶段,就培养出良好的商业模式,杜绝落后的习惯。
    呵呵,明明不是国企,却延续国企思维工作,这个是他不能接受的,
    如果不能改正过来,以后这个公司,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