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按部就班
作者:林丰草长   金手指学院最新章节     
    一周后,白满川按约定,到钟楼电信大楼,电话联系彼德,了解产品上市,以及‘快闪’活动的效果。
    电话接通后,听话筒中彼德的声音,透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
    他就明白,‘快闪’活动成功了,活动成功,服装广告效果就有了保障。
    “白生,这次活动太成功了,哈哈,你知道吗?”
    彼德从没有表现的这么兴奋。
    “现在有成群的顾客,进到服装店都说:要那个在广场上、在校园唱歌歌手的衣服。哈哈…。”
    “这几天,我们的服装已经卖爆了…,哈哈。”
    听他的讲述,‘快闪’活动非常受欢迎,很快成为港岛街谈巷议的热点。
    借助专家之口,已经将这个活动,上升到港岛文化创造力的高度,更是得到港府、及文化界的交口称赞。
    借助活动的热度,前期铺货的店面,销售状况已经呈现火爆的局面,
    预期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再加上广告的推动,目前的库存会很快售罄。
    现在服装厂,已经是全天开工生产了,无奈根本不能满足需求。,
    必须马上添置一批机器,才能基本满足销售需求。
    尤其是在港岛那边,已经有国外的客商,找上门商谈代理事宜了。
    听到这些,让白满川忍不住的感慨,港岛市场的反应速度,的确够快够敏锐,贸易竞争真够激烈的。
    可再一想,也就明白了,
    有无线台在背后支持,肯定是做了大量的工作,能得到这样的效果,也是必然。
    这也是他把‘快闪’活动的创意,无偿交给无线台,所得到的回报。
    “设备采购不宜多,目前厂子不宜过大,
    虽然有签订的合约,可还是需要低调发展,
    如果外销市场能打开,内地市场不妨先等等。”
    “现在最重要的是招人,尤其是生产管理,和服装进出口方面的熟手,
    产能上的缺口,可以委托内地服装厂代工,关键是把握住外销渠道。”
    彼德停顿片刻,兴奋的语气稍有沉静: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这几天就开始招人。
    另外,王伯父过几天会去鹏城,他有意请你也过去。”
    “如果可以,你陪他一起,只要把上次的人员介绍给他,讲清楚合作的意向就好。
    现在我过去,起不到什么作用;
    不过,你可以告诉老王,我会提前和那边沟通,
    请他按正常的要求谈,只要不提过分的要求,当地肯定会给予方便的。”
    “行吧,我明白了……,
    呵呵,这几天,两位新人都在向我打听你,说是要感谢你的歌曲和策划。
    你是不知道,这段时间他们有多红。
    要不要给到你号码,你们也联络下感情。”
    “呵呵,我只是个无情的挣钱机器,不用感谢,只要付钱就好……。
    好了,就这样吧,再聊下去,就要找你付电话费了,拜拜。”
    走出邮电大楼,门前广场人声喧嚣。
    六月的钟楼邮电广场,阳光明媚又温暖,一点也没有不燥热感。
    大楼靠墙边上,一溜摆着六、七个,代写书信的小摊,
    这会儿正好无事,就溜达着过去看看。
    等来到近前,才感觉眼前的情形,和想象中有些许不同;
    眼前的每个摊位,形状都相差无几,
    各家摊主,大多慵懒的坐着小马扎,眯眼靠在墙上,自得的享受暖阳。
    面前还有个搁着木板的小凳,上面围着白布,白布上傲然展示摊主的业务项目。
    看了一圈,发现代写书信,只是基础项目,各家都有,不算稀奇。
    除了些改写、抄写书信的,竟然有几家代写离婚、经济等各类状书的,难道这里,竟然是律所的初级阶段?
    在这里,还看见了“介绍对象、登记、查询”的,他刚想过去问问,又犹豫怕被误会时。
    旁边一个学生的问话,无意间吸引了他的注意。。
    “能不能帮忙写检查,”
    “能。”
    “多少钱?”
    “五毛钱。”
    “我只有一毛。”
    “……,你个碎仔,是为个啥事。”
    哈哈,这个小子有前途,竟然会找人代写检查,还懂得砍价,人才啊……。
    只是没想到,在这个墙根下,居然还有‘隐藏职业’。
    白满川被阳光照的晃眼,港岛街上郭富城热歌劲舞,秦都有个小学生在找人代写检查。
    这个是聚集着莽撞和焦虑、鲁莽和热情的年代,
    年轻人喜欢唱歌读诗,中年人相信努力就有回报,
    随时,你都会被蒸腾的热情,推拥前行;
    虽然懵懂,可大家都知道希望的方向。
    ……
    云霄青蓝的各项工作,在按计划进行。
    两周后,教辅书的初稿就会陆续完成。
    先要审稿、实地测评、以及二次修改后,会再次审批,通过以后,马上就开始印刷。
    在印刷的两周时间,他会比较空闲。
    左思右想,干脆回家。
    自己休学的消息,还没有告诉家里,现在正好有时间,这件事也不要再拖下去了。
    ……
    火车8个小时,又回到那座小城,时间卡的刚好,正好赶上厂里的班车,顺顺当当的回到了家中。
    几天后,他离开家时,家中父母已经平静下来。
    经过各种证件、存折、休学证明的安抚,
    关键是休学证明上那一句:“如果健康状态恢复良好,可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证明,申请恢复学籍……”。
    他觉得是这句话,让家长安心了几许,没人关心休学的‘病’是什么,呵呵,根本没人信。
    也许有另外的原因,就是秦都附近,有一座新化工厂,父母将要调去那里工作。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算是过去了,昨天他在刘师傅那里待了一天,今天又回到小县城。
    安保国和路怀远这边,事情都交接清楚了。
    以后他们需要进货,可以直接联系阿涛;
    看样子,梅哥这边还能做一段时间。
    路怀远对他的意思心照不宣,就是要把电子表的差价留给他,于是,免不了又一番的感谢。
    别的事,白满川也没多说,尤其是德旺服装厂的事,他根本没提,这边不同羊城,现在时机未到,说也白说。
    回到钢厂,免不了吃吃喝喝,见白彩衣也吵吵着想出去。
    他给出承诺,如果她真离开厂子,就帮她介绍工作,好不容易,才安抚下这个喝多的家伙。
    张先临走时,递给他一张纸条;他知道那是肖衣那家,港岛亲戚的信息。
    这些朋友,他无心主动帮他们做改变。
    几十年人生经历,让他明白一个道理:谁都没资格为别人的生活做主。
    他愿意关注着他们,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就好。
    ……
    时光匆匆,‘考前冲刺高分王’,终于定稿了。
    初稿完成后,因为王石鼓父亲的关系,
    在秦都最好的几所高中,挑了一批学生,分头对初稿教材学习,并按个人意见进行评价、提出意见。
    也许这种模式的学习,是现在学生没见过的,多数学生,都给了积极正面的反馈。
    按照流程,只要对部分细节做出修改,审批通过后,就可以交付开印了。
    当然了,需要的各种手续,经过和教育出版社的联系,已经完备。
    第一批发货的地区选了五个省,这几个省,是参考发行部门意见选出来开的。
    发行部经理是李发新,退休前在教育出版社工作,多年来,一直负责发行方面的工作。
    选择这几个省,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及时回款。
    当然,这也是王石鼓、秦支边和李发新三人,和发行渠道深入沟通后,谈下来的结果。
    这次印刷工作,还是交给了黎刚铁的厂子。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门课目上下册共十本;
    每本售价5元,对这个定格,有些地方书店提出过质疑,反映定价过高。
    的确,现在的教辅书定价,单本的价格普遍是三元左右;
    在内部开会时,秦支边和李发新,也提出过这个问题;
    白满川只给他们算了一笔账,单本印刷费一元,批发价七折,这还没有算销售费用。
    如果2元零售,只要不是国企单位,肯定是要赔钱的。
    何况,这次还要在电视台打广告,还要考虑广告费的成本;
    就在这几天,广告片已经制作好。
    除去前面的正片,后面还预留了出一段,添加当地书店信息的时间;
    第一批总印刷数40万本,预付费用10万。
    广告每天晚间播出5到10次,播出时长共计1分钟,首月电视广告费2万元,报刊广告费5000元。
    先在秦省上架,预付款5000元。
    白满川表面平静,内心也按耐不住的翻腾。
    秦省的这一仗必须打响,本地市场的成功与否,对外地市场的开发,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