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少林全真天山丐帮
作者:爱吃排骨鸡翅的叶神师   天玄令最新章节     
    赵婉儿仔细地向众人描述着她所见到的两人:那位火龙真人,满头银丝与苍白的胡须交相辉映,其年龄想必早已过了耄耋之年。他面庞清瘦,身形娇小,甚至比一旁的素儿还要稍矮一些。而那个名叫失笃儿的小王子,则生得一副白净面皮,无须无髯,身躯高大威猛,足足高出素儿半个头来。
    静逸师太听后,若有所思地回忆道:“火龙真人的确如你所言,但我见到他已是大约十年之前的事了,那时他尚未收失笃儿为徒呢。”
    李行素紧接着分析道:“据我们观察,他们似乎正朝着我们返回的路径前行,目的地很可能便是无锡。不过眼下张士诚即将归附元朝,如果他们作为使者前往张士诚的领地,倒也合乎情理。”
    “他们也是去往无锡苏州方向,跟我昨天追的那个仇家的方向一致,两大武林绝顶高手都朝那里去了,看来这个无锡这个武林大会不一般啊?”静逸师太喃喃地说道。
    “哦!这火龙真人和你追的那个黑衣人两个人都算武林绝顶高手吗?”李行素好奇地问道。
    “你们两个都是初入江湖,自然对于江湖的传闻知之甚少。江湖上盛传:“北少林,东全真,西天山,南丐帮”。说的四大门派分别是少林派、全真派、天山剑派和丐帮。代表的四人分别是少林达摩堂戒律堂等的慧字辈、全真派火龙真人、天山剑派清风剑客风不清和丐帮帮主毕凌虚,这四人号称四大绝顶高手,说是四大高手实际上少林派在这个层次上的还在江湖走动的慧字辈高人人数不少于五人,可见少林派之强。”
    “你们刚刚所触及之人乃是火龙真人,这位人物能够位列于四大绝顶高手中,其能耐必定是非同小可。至于我一直追寻的那位黑衣男子,则正是丐帮之主——毕凌虚。此人和起义军领袖彭莹玉之间有着某种关联。要知道,彭莹玉不仅曾出家为僧,更有过行乞度日的经历,所以他与毕凌虚交情匪浅。而方才我追逐的对象便是此人,我怀疑他或许就是杀害我弟弟宋恭帝赵显的元凶。然而,这仅仅是依据传闻所作的揣测罢了,并无确凿无疑的证据支持。正因如此,我才想要找到他当面质问个明白,但截至目前尚未出手。原本,我们计划前去探访我的挚友,天山剑派的清风剑客风不清,他亦属于四大绝顶高手之列。”
    听到这里,赵婉儿心中的好奇心愈发强烈起来,她忍不住开口问道:“姑奶奶,既然如此,那么以您的身手和实力相比起这四位所谓的绝顶高手来又是怎样一番光景呢?为什么在这号称四大绝顶高手的行列之中竟然看不到您老人家的身影呢?”
    “呵呵呵……傻孩子啊!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抛头露面、逞强斗狠的哟~虽说我倒也不敢妄称自己就一定能够胜过那四个人,但起码也不会比他们逊色太多啦。只不过我向来习惯了隐居山林,与世无争罢了,所以自然也就没什么人晓得我喽。其实呢,这世上像我这般深藏不露的隐士高手可不在少数哦,他们或许名声不显,但论及真实本领却未必会输给那所谓的‘四大绝顶高手’,搞不好有些人比他们还要更厉害几分哩!”静逸师太微微一笑,轻声解释道。
    “哇塞!原来竟是这样子呀!四大绝顶高手,听起来真的好了不起哦!姑奶奶,刚刚您提到少林派的实力远胜于其他门派这个我倒是可以理解啦,可是您说他们还经常在江湖上活动又是啥意思嘞?”李行素不禁心驰神往,同时也把内心的疑问给问了出来。
    “哦,的确如此,通常情况下,当各大门派的掌门人或门内高手年龄超过百岁时,他们往往会将权力让渡给年轻一代,然后专心致志地修炼武艺,不再过问江湖之事。正因如此,关于这些人是否仍然在世,外界便无从知晓了。以少林寺为例,听闻至少有一名方丈以及四名首座级别的绝世高手已在少室山的达摩洞中隐居数十年之久,潜心于修行室内参悟佛法武道。
    至于其他四大门派,天山剑派由于创立时间较晚,根基相对薄弱些。然而,全真派与丐帮理应仍存有数位前任掌门及大长老级别的人物。只是岁月如梭,如今他们是否尚存人世,着实难以断言。
    “原来昨日静逸大师您所追踪之人竟是丐帮的帮主!难怪他们不肯与我们携手合作。莫非他们已然洞悉您的身份缘由?”李行素话音未落,佳肴美馔已然摆满桌面。三人随即动筷用餐,享受这一顿丰盛的餐食。
    “此事与本姑奶奶怕是毫无关联吧!虽然说那丐帮帮主毕凌虚乃是本姑奶奶的仇家,但方才丐帮的陆大周却并未对她流露出半点敌意呀。”赵婉儿不禁皱起眉头,如此言道。
    “你们俩究竟在胡思乱想些什么呢?即便丐帮因我之故而不愿与尔等合作,亦绝非由于我与那丐帮帮主毕凌虚之间的仇怨所致。或许更为关键之处在于,吾之实力远胜彼丐帮南京分舵,双方结盟实无甚益处耳。仇人岂会将标识悬挂于己身之上耶?此刻,余尚未能确知毕凌虚是否果真为吾仇敌,而彼毕凌虚又岂能知晓吾视其为敌乎?纵然余已了然于心,在未报此血海深仇之前,吾岂有可能先行告知于彼哉?”静逸师太微微一笑,缓声解释道。
    用罢膳食后,三人登上马车,掉头朝着句容进发。一路上晃晃悠悠,并无匆忙之意。静逸师太安坐于车中,双目紧闭,似在养神;李行素与赵婉儿则凑在一处,谈笑风生。
    赵婉儿眨眨眼,好奇地看着李行素,追问道:“那到底是什么样的条件呢?为什么只有你合适,其他人就不行呢?还有啊,你说你学的功法层次更高,那又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她越问越激动,似乎对李行素所掌握的内功心法充满了无限向往。
    面对赵婉儿连珠炮似的问题,李行素不禁有些无奈。他暗自叹了口气,心想自己一时口快,引来了如此多的追问。然而事已至此,他也只好继续编造一些理由来解释。
    李行素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嗯……具体的条件嘛,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当年我被选入少林寺时,师傅们经过一番考察后觉得我具备某种特殊潜质,才决定传授给我这套内功心法。至于其他人为何无法修习,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潜质吧。而关于功法层次的高低,其实很难用言语来描述。简单来说,越高深的功法所能发挥出的威力也就越大,但同时修炼起来也会越发困难。”
    赵婉儿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光芒。她感叹道:“原来如此!看来要想练成绝世武功,不仅需要天赋和努力,还得有机缘啊!李行素,你真是太幸运了!”接着,她又满怀期待地问:“那你能不能教教我呢?说不定我也有那种潜质呢!”
    李行素苦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婉儿,这内功心法并非随便就能传授于人的。它需要特定的传承方式,而且对于修炼者的根基、品性等都有着严格要求。若强行修炼,反而可能会走火入魔,身受重伤。所以,你还是安心练好自己现有的功夫吧。”
    赵婉儿听了虽然有些失望,但也明白其中利害关系。她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不过内心深处依然对李行素所拥有的神秘内功心驰神往,并暗下决心将来定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机缘巧合,成就一番霸业。
    他没说谎,不过说的大体意思又不算错,仔细想想也差不多,就是关键的他修习《罗汉伏魔功》的功法和他的穿越身份没说出来而已。
    李行素顺口换了个话题问道:“你姑奶奶是前朝公主,是那个公主呢?他跟那个前朝的小皇帝赵显是什么关系?”
    赵婉儿看了一眼闭目养神的静逸师太,说道:“姑奶奶并没有告诉我她的名字,我只知道她是前朝最后一个小皇帝赵显的姐姐。当年元军攻占临安,抓走了年仅四岁多的宋恭帝赵显。而其兄弟赵昰和赵昺在文天祥、陆秀夫等人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南逃,元朝的军队就在后面穷追不舍。在逃难的过程中,赵昰即位称帝,他就是宋端宗,称帝后他和赵昺继续南逃。两年后赵昰因落水染疾而死,于是赵昺接替他做了皇帝。第二年逃跑的队伍在崖山海战中全军覆没,陆秀夫于是背着八岁的赵昺跳海而死。”
    “这些故事都是姑奶奶跟我说的,她以前经常说,也不知道说了多少遍,说的我耳朵都磨出了茧子了。有时她跟我说这件事,我的脑子早就飞到天上去了不过还好最近几年她不在提起此事了。”
    赵婉儿平静地叙说着八十年前的故事,好像这些故事跟她无关,看来她从小确实没少听这段故事,但是也仅仅当成故事来听而已,她并没有像静逸师太这种复国的情怀。她说完斜眼看了看静逸师太,怕她责骂自己,发现她没什么反应,于是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