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易筋锻骨天选觉远
作者:爱吃排骨鸡翅的叶神师   天玄令最新章节     
    “小师叔,我十岁啦,那你多大岁数呀?”觉远眨巴着那双质朴的眼睛,脸上带着憨憨的神情问道。
    “我九岁呢。”李行素强忍着笑意,轻声说道。
    “啊?你才九岁啊,岂不是比我还小?”觉远一听,顿时皱起眉头,满脸困惑地说道。
    “觉远,你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就出家当了和尚呀?”李行素巧妙地岔开了这个让两人都有些尴尬的话题。
    “我呀,是被师父出外化缘时在野外捡来的,那时候我刚出生不久呢。他就把我收养在寺里啦,然后我就当了和尚。”觉远挠了挠头,老老实实地回答道。
    两人缓缓地走着,来到了一片寮房处。觉远指着其中一间说道:“这间寮房挺不错的呢,刚刚有个师叔去了其他寺庙当住持,刚空出了这么一间房,我觉得你住正合适。”
    “好。”李行素轻轻点头,开门走进寮房,只见房间里仅有一张床,不过倒是基本没什么灰尘,他便将自己的行李放了下来。
    李行素放下行李后,两人面对面地盘腿坐在床上。他转头看向觉远问道:“你住在哪呀?”
    “我住后面的寮房,前面这些都是子字辈住的呢,你要是觉字辈就得住在后面啦。”觉远认真地回答。
    “哦,如果我不是子字辈就不能住这个房间咯。那你师父是谁呀?住在这旁边吗?”李行素继续好奇地追问。
    “嗯,我师父是子敬禅师,他就住在不远的那间寮房,他可不是武僧哦。”觉远伸手指了指旁边的那间屋子说道。
    “哦,原来和尚还分武僧和普通僧人呀。”李行素一边说着,一边四处观察着,神色很是随意。
    “小师叔,我得回去啦,在这待时间长了,如果师父发现我老不在方丈那里守候,而在这里跟你聊天,肯定会挨揍的呀。”觉远说完,便像一阵风似的一溜烟地跑走了。
    李行素独自坐在床上,心里暗自思忖着,大家都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时间长了跟大人反倒没什么话说。在这个包山禅寺里,还好有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能跟自己聊聊天,这样至少日子不会过得那么无聊和沉闷。
    觉远当晚回到寺内,便迫不及待地来找李行素玩耍。毕竟整座寺院之中,唯有他们二人年纪尚小,其他的僧侣皆年长许多,与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共同的话题可谈。
    尽管李行素实际的年岁已然不小,但受其稚嫩身躯所限,面对觉远这般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自然而然地会生出一种亲昵之感。那些年长的僧侣们又怎么会像对待同龄人一样,和仅有九岁的李行素交谈呢?
    包山寺的规模算不上很大,原本僧侣的总数还不足三十人,而且尽是些平凡无奇之辈。自从弘智禅师从少林而来后,才开始广收门徒传授武艺,然而其中真正称得上武僧的也为数甚少。这些被收入门下的子字辈弟子,连同李行素在内,不过区区七人罢了。
    在那四个岁数比较大的人中,子丰去了罗汉堂做了罗汉堂首座。他担任罗汉堂首座之后,罗汉堂招了十几个觉字辈的年轻弟子跟他学武。子登和子房两个则去了戒律堂,负责处理寺院里违规的事件。还有一个俗家弟子就是张士诚,法号子诚,他仅仅学习了两年的少林齐眉棍就离开了。
    之所以当年弘智禅师能够收张士诚做俗家弟子,主要是因为弘智禅师出家前和张士诚是邻居,与张士诚的爷爷关系极为要好,是把兄弟。
    后来张士诚听说他从少林寺回到苏州西山缥缈峰,这才找到他学习武功。弘智禅师知道这是俗世的债,应该偿还了。后来在他兄弟四人中选了一个资质最好的张士诚过来学了两年,当然两年时间也学不了什么高深的武功,因此他将少林寺最普通的齐眉棍法传给了他。
    实际上,张士诚的资质和武功确实不怎么样,比普通人肯定是强一些,但也就相当于练过三五年外功的壮汉而已。当时张士诚走的时候,弘智禅师还违心地说他相当于练功十年以上的外功高手。
    现在跟着弘智禅师学习的还有两个武僧,分别是子善和子敬,他们两个岁数都不大,都在二十多岁。两个人学习的内功是少林寺的正宗内功“少林吐纳术”,这种内功心法简单易学,只是练功的速度比较慢,成就也不会太高。通常来说,练习比较高深的内功,成就会比较高,也比较容易突破更高的境界,这在中原武林中是众人皆知的共识。
    觉远说他经常听到弘智禅师骂子善和子敬笨,说学了都快五年了,连般若掌三十六式都学不会。李行素听了不由得好笑,看来这个弘智禅师也是个性情中人。嗔怒必无所得,凡事皆为缘法,看来他的佛法修养还远远不够,这么容易就犯了“嗔心”怒障。不过“金刚怒目,菩萨低眉,皆是慈悲”,这也是恨铁不成钢,朽木不可雕也。
    两人正相谈甚欢之时,一阵低沉的鼓声悠悠传来,如同催眠曲一般,提醒着人们该入睡了。
    在夜幕笼罩之下,觉远的心中满是浓浓的不舍之情,但他终究还是不得不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缓缓回到自己那略显简陋的寮房之中。
    当他刚刚吹灭那盏散发着微弱光芒的油灯,正准备躺下休息时,突然间,一本蓝色封皮的经书竟如天外陨石一般,毫无征兆地从天而降,不偏不倚,恰好砸在了他那光溜溜的脑袋之上。
    觉远只觉一阵剧痛袭来,下意识地伸出手去,轻轻地摸了摸被砸中的地方,随后,他满是疑惑地抬起头,望向那黑乎乎的空中,试图去寻找这本神秘经书的来源之处。然而,他瞪大了眼睛,仔仔细细地观察了许久,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的迹象。莫非这本经书是从那高高的房梁之上意外掉落下来的吗?
    带着满心的疑问与好奇,觉远缓缓地弯下腰去,小心翼翼地将那本经书拾起。他聚精会神地仔细端详着书的封面,却发现上面布满了那些扭曲得难以辨认的文字,犹如天书一般,让他完全无法读懂其中的含义。
    紧接着,他怀着忐忑的心情翻开了那扉页,只见页面之上,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易筋锻骨经》,醒目地映入他的眼帘。
    觉远不禁感到有些诧异,因为从这书名来看,这似乎是一本关于修炼武功的珍贵秘籍。
    像这样无比珍贵的经书,理应被妥善地存放在藏经阁内才对啊,为何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自己的房梁之上呢?
    更何况,以自己目前全身经脉闭塞的糟糕状况,就算得到了这本经书,恐怕也难以修习其中的内功心法吧。
    尽管如此,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觉远那颗充满了好奇与渴望的心。他迫不及待地继续翻动着书页,来到了前言部分。只见上面清晰地写道:
    《易筋锻骨经》最早现身于那人族的夏朝时期,乃是当时人族大典所记载的十种顶级功法之一,更是位列第三。
    《易筋锻骨经》乃是专门为那些身体经脉闭塞的武者量身打造的配套功法,一旦修炼这种功法,即便自身没有内力,但所拥有的力量和防御却是其他功法所难以比拟的,最终能够修炼成那金刚不坏的佛祖真身。
    该功法在大约三千年前的人类商朝末期便已失传,现今是将天玄令中的金文重新整理成册,特意留给人类中那被上天选中的有缘之人。
    觉远虽说有点憨傻,可却并不愚笨,当他一看到前言的说明,马上就恍然大悟,自己不正适合修炼这本功法吗?不过既然师父曾说过自己不适合学习内功,那自己就偷偷地学吧。若是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去问小师叔子蝉,毕竟他们两人都是小孩子,自然是什么话都可以毫无顾忌地畅谈。
    所谓的全身经脉闭塞,并非是说所有的经脉都完全不通,若真是那样,那便是死人了。实际上,是全身所有的经脉都无法通向丹田,因此无法将吸收的天地能量成功地转换成真气,而后压缩进入丹田内存贮,从而无法升级丹田内真气的层数,最终难以达到巅峰后提升境界。
    倘若只是部分经脉闭塞,还能够通过那些没有闭塞的经脉向丹田内运送真气,只是修炼的速度会相对缓慢一些。而像他这种全身经脉闭塞的情况,吸收的真气就根本进入不了丹田,真气便会渐渐地消散掉,内功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升。
    这本《易筋锻骨经》的独特思路并非是让吸收的天地能量转化的真气进入丹田,而是将真气分散到全身的筋骨、血肉、皮肤之中,达到利用真气强化全身筋骨、血肉和皮肤的神奇效果,从而大大增强身体的力量、防御以及速度。
    经脉不是全身闭塞的人则无法修炼这本内家功法,因为吸收的真气会自然而然地朝着丹田的方向运行,这是天道法则,若是反向运行,那便是有违天道了。
    当然,《易筋锻骨经》并非是有违天道,而是在天地能量转变成真气朝丹田的方向走不通之后,将真气分散进入全身的筋骨、血肉和皮肤。
    觉远看完了《易筋锻骨经》的详细说明后,心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与喜悦,他终于也有机会可以练习内功了,而且一旦自己能够学习内功,那么也就可以学习那些武僧整天练习的掌法了。
    本来他就十分羡慕弘智禅师那些整天学武的武僧,觉得他们一个个都笨得如同蠢猪一般,自己在旁边看都看会了,他们还整天的埋头修炼却毫无长进。并且他们还不用干那些繁杂的杂务,而自己只要略微清闲一点,不是让自己去打扫卫生,就是去挑水打柴,不过也正因如此,觉远也得以发育得虎头虎脑,身体强壮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