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心态改变
作者:安然入睡   重返1973农村日常最新章节     
    “别看了,我在这里干了多少年了。磕磕碰碰也算是过来了。这里头还有几个和我吵过架呢!现在不也相处的这么亲近嘛!”
    “这人和人之间发生了冲突之后,还能和好如初?”
    “人又不是玻璃瓷器,磕碎了就难以重圆。即便让修补匠缝缝补补弄好了,还总是会有裂痕。感情这种东西啊!有时候经历过了风吹雨打,才会越发柔韧亲密。我和这些干部们的关系也一样,有冲突有相互理解。人终究是群居动物,无法超然物外,独自掌控一片天地。有时候互相体谅,互相包容,才是长久之道。”
    林里吸溜着加了热水后烫嘴的水,听李主任说话越来越有感觉。如果不是两人的衣服拉他回到了现实,还以为自己是遇上了修真大能了呢!这也太像修仙世界里那些走在前头的前辈了。
    “李主任,我怎么觉得您这话里有话啊!和我谈的可不像是什么简单的职场工作智慧啊!”
    “哈哈哈,你听出来了?”
    “嗯!尤其是后面 的那几句话,让整个主题一下子就升华了 。要是还听不出这里头隐藏的话语,那我干脆别活了。”
    “你老丈人不是找我了嘛!说你小子自从来到这里之后,就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一天天活的特别的封闭,老是怕你小子整天胡思乱想变成了神经病。所以就想着法子的给你安排活儿,让你出去和人们打交道。
    这次本以为在车队里头干活儿,能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在道上跑跑总是好的。谁知道让人给来了个下马威,活儿丢了。”
    “嘿嘿,那您觉得我这次被赶出车队是什么原因啊!”
    “还能是什么?一个团队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公平分配啊!你一天天的开着个手扶拖拉机,拉的少,跑的慢,挣的却和大家一样多。刚开始的 时候大家都忙着干事儿,没空思考这些。但是时间一长,尤其是第一次发放了补贴,那就麻烦了。
    要说这位新来的江队长,如果不是个人能力出众,那就是背后有高人指点。你看他刚来第一天,那一顿连消带打,又是开除你立威,为大家谋公平。又是请客吃肉喝酒拉拢人什么的。瞬间就拿捏住了局势。随后再付出一点小利来提高业绩,把那些本来在后头等着看他笑话的利益相关方也给弄的没了想法。这三板斧砍的可算是刀刀致命啊!”
    “李主任,斧子可砍不出刀来。”
    “斧子用的好了比刀子威力更大。斩骨刀可不如斧子来的快。程咬金的三板斧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得住的啊!”
    两人感慨了一番,林里才发现没有抽烟。谈事儿的时候不来一支,总觉得不爽快。
    两人点上烟,继续起了刚才的话题。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说人人平等,那是虚的。什么叫分的均?是按照人头分吗?我觉得不是。你看看现在生产队的现状,大锅饭从前两年的人人追捧,到现在的散伙儿各自回家。那都是因为分的不均啊!
    壮劳力吃的多油水大,无可厚非。可是体弱的人呢?放开肚子吃的不比壮劳力少。再延伸到性别上呢?女的就比男的吃的少吗?这就是问题所在了,有些东西,是出生的时候就决定了的,后天改变的很少。
    照着现在的架势下去,估计再过几年,这种集体化 的劳作也会成为历史的。干得多也就能得到那么多,干的少还是那么多。那么干的多干的少,不就没啥区别了嘛!太平均了,反而不公平了。”
    林里看着李主任其貌不扬的样子,这一刻才知道这位竟然还是一位实践出真知的实践者啊!有多少基层干部都是得过且过,推一下走一步的。这要是将来能上去,当个小地方的首脑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李主任说的对,您这看问题的角度也刁钻。从实际出发,可比那些精神上的公平来的更切合人心。”
    “人都有私心。谁不想凭借自己的努力过的更好一点呢!哎呀!今天一时感慨说多了,你别往心里去。也别往外传,这些话传出去,可就不是个小事儿。”
    “明白的,您就这么一说,我也就是这么一听。我嘴巴严实着呢!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兴许是林副书记的家风给了李主任信心,交浅言深说的就是此刻他的行为。林里对此很感动。
    “中场休息结束了,来画表格吧!”
    “表格?”
    “是啊!一会儿加减乘除一大滩,写一堆乱糟糟的太麻烦了。做一个表格出来,咱们一点儿一点儿的往里头填,那样直观明了,统计也很方便。”
    之前做表格,都是用软件的。点点鼠标设置一下数值就行,快捷,方便。
    但是现在都是纯手工。尺子逼着铅笔,算计好距离后,划拉划拉就这么画了起来。
    干部们对自己管辖区域心里头都有底,稍微下去一摸排,情况也就明了了。
    电话一个一个的打回来,数据也填充到了表格里面。
    二十三个村来一轮电话轰炸,带来的效果是显着的。
    嗓子哑了,耳鸣了。但工作做好了。
    “放心吧!以后还会有这种机会的。”
    “啊~~为啥?”
    “这就是电话的妙用啊!让信息传递变的简单了起来。事情自然也就多了。从以前隔一段时间碰头开个会,到现在隔三差五一个表,信息更新越来越快。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一天联系好几次了。”
    可不是嘛!要是用上智能手机,奴才们都是将‘好的’、‘收到’用成常用词汇了。信息化时代还是来的晚一点比较好。别一整天不是这里出了事故,就是那里死了人,所处的世界都不平静了。
    “你先收拾一下东西,我汇报一下咱们就走吧!”
    “嗯!”
    返程林里婉拒了李主任骑车送他的想法,一个人贴着墙走在大街上。结果因为分心,差点儿被墙角矗立着的石头给绊倒了。要说墙根儿底下也是路,但这里走的人和车总归是少了点儿。
    一来走这里有擦墙的风险,墙头上也老是容易掉东西,还可能被人家误会偷窥。总归是距离远点儿安全,所以有些人家为了保护自己家的墙体,也会搬块儿石头在这里提高人们躲避的距离。
    二来嘛!就是相遇的人会减少,增加心理防线被触及的距离。以前的林里就是这样,总是不融入到生活中去。说好听点儿叫超然物外,说不好听那就是浑浑噩噩混日子。
    但是现在嘛!得知林副书记跟着他操了这么大的心,想了那么多的办法,心里的防线就松动了些。想着融入到生活里去了。
    要说林里的心理防线,除了突然闯入到这个世界天然生成的防备外,也有着自己心理方面的防线。年少得志傲立同年,青年时期却泯然众人,甚至工作落实都是个不小 的问题。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和家庭温情的疗养,林里彻底放开了自己。
    “哎!林里,你下班了?过来坐坐?”
    “好啊!”
    再次见到小泉,林里表现出了不一样的一面。小泉愣了一下,仔细看了一圈儿后,没发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挠挠头,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呢!
    “小泉,干嘛呢这么傻乎乎的!你不是等着找林里问计呢嘛!赶紧进来说啊|!再晚一会儿可得留饭了啊!”
    小泉心疼他的大米,立马就不迷糊了。
    “马上,马上就来。”
    “问什么计啊?”
    “就是问你进村免费修破锅烂碗的事儿啊!”
    “嗨!这还有什么计谋啊!有空闲时间直接去就行了呗!这种事儿主打的就是一个随性,要是太刻意了反而让人心生警觉。咱们老百姓的警惕心多重啊!不过事先还是有些事情需要解决。”
    “什么事情?工具吗?”
    “不是,是记者啊!你要明白,很多人默默奉献了一辈子,临死的时候都不见得有多少人知道他的付出。可是有些人仅仅是在笔杆子下,在镜头下做了一件顺应人心的事情,那么他就是英雄。明白了吗?”
    ‘哎呀!我当时也没有多想,看见有趣就去拍了。没想到发到网上突然就火了。’
    类似这种的言论,林里可是没少 听。怎么听怎么反胃。这么大的世界是没有正事儿报道了?
    “记者啊!我都没见过吧!长什么样子呢?提个公文包,胸口再挂个相机?”
    “胸口的口袋上要插一支英雄钢笔,鼻梁上还要架一副眼镜。”
    “说话文绉绉的,很有礼貌,身上很干净的样子。”
    师徒二人凭借自己的想象详实着记者的外在形象,完全就是照着知识分子的形象来说的,也就加了个相机。
    “咳咳~~有啥想法没?”
    “我来这里这么久,就没见过这类人。”
    “我儿子小学校里头的一个同学好像是在报社上班。但是我没有和他联系过啊!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耷拉着两条鼻涕的小脏人儿,这会儿估计也长大了吧!”
    “其实你们可以找找关系,多请两顿饭差不多就能请到记者了。”
    “嗯!人和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顿饭差不多能打听出来了。不过现在准备会不会太早了啊!能做记者的,那见识可不浅薄啊!我们这点儿小道行,怕是经不起人家的推敲啊!”
    “嘿嘿,先干活儿,干几天之后‘凑巧’一起吃个饭。饭桌上酒劲儿上来了,认识了之后肯定闲聊啊!然后机会不就这么来了嘛!”
    师徒二人恍然大悟,不经意的透露才是最真实的。
    明了了行动方针,接下来就是在王师傅的帮衬下,给小泉置办行头,以及划定的维修范围。单枪匹马出击,选择权重最大的种类就行了,没必要品类齐全。而且还不能过重,避免在路上耗费大量的精力。
    如此这般。小泉最终被确定要掬碗、补锅,带上一块儿磨刀石,顺带磨剪子磨刀。
    补锅还好,铁匠活儿,但是掬碗可是个技术活儿。小泉也不会啊!
    “这个简单,我教你啊!”
    “啊?师傅,你还会掬碗?”
    “哼哼!小意思。技多不压身嘛!关键时刻,这很可能是你谋生起家的手段。”
    王师傅的儿子们都很出息,孙子一年到头儿都不回来几天。所以一身的手艺总是担心没有了继承人带进棺材里头。但现在不一样了,小泉这家伙竟然听信了林里的忽悠。别管去不去,最起码现在开始学习了。
    要说掬碗也简单,就用一个自制的带钻头的工具用绳子来回的来拽手柄,往复旋转后在碗上打眼儿,接缝处涂抹粘合剂,然后用扣子或者铁制的钉子钉紧结实就行。
    如果是在后世,大街上出现这个手艺活儿,看热闹的人一定很多。开个直播比打工都要强的那种。
    这个年代,自然也不会失去观众。
    小泉在一旁看着他师傅一顿操作,眼睛都放出亮光了。
    至于教学用的,是一块儿破碗片儿。据说是小泉当时刚来,打了几下铁后虚弱的不行,吃饭的时候直接把碗给丢了。碗掉在铁块儿上,摔了个粉碎,连维修的价值都没有。之所以没丢,完全是因为丢不丢没啥区别,留着还能往墙头上插,防贼用。
    “怎么样?我这也算是宝刀未老了吧!这碎瓷片接的,除了一条浅浅的缝隙和几个铁钉子,别的啥玩意儿没有。”
    “我摸摸。”
    小泉兴奋的拿起碎瓷片儿抚摸着,竟然感觉不到多少刮手的感觉。还拿起来对着太阳照了下,没有漏光的小孔,不由对师傅竖起了大拇指。
    “师傅,您这手艺,就是导弹破了个口子,您都得给他修好了不可。”
    “哈哈哈,小意思小意思。坦克抛光,飞机钣金要是做得的。”
    看着两个家伙进行这么拙劣的互相吹捧,林里撇撇嘴。商业互吹不是这么搞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