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我们共度难关
作者:锦鲤圆月   农家医女种田忙,禁欲夫君扛不住最新章节     
    她的手指轻轻颤抖,却紧抓着孟元友的衣襟不放,似乎是要抓住最后一点尊严。
    “跟我去村长那里,索性把事情做个了断,你休了我,让我另谋生路,也好早些有个归宿。”
    谢启芬的声音坚定,透着不顾一切的决心,而孟元友,却在这一刻哑口无言,所有的愤怒与冲动,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只剩下难以名状的愧疚与无奈。
    这话从谢启芬那略显苍白却坚定的嘴里说出来,沉甸甸地落在空气里,不是平日里的玩笑话所能比拟。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决绝,仿佛经过无数次夜深人静时的思量,终于筑起了内心的一堵高墙。
    如果孟元友继续顽固,拒绝接受治疗,那么她将毅然决然地转身,寻找另一片天空,再也不愿在这段压抑的关系中窒息。
    见谢启芬这次并非虚张声势,孟元友下意识地挣脱她的手,声音中夹杂着几分恼怒与惊慌:“你这是做什么?难不成真要闹得沸沸扬扬,让全村的人都看笑话?”
    他的眼神闪烁,显然是在权衡利弊,但更多的是不愿在外人面前失了面子。
    “笑话?”
    谢启芬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丢的是谁的脸?反正不是我的。这些年来,‘不能生育’的标签早已贴在我身上,让我无处遁形,再多一次耻笑,又有何妨?你若真有心,就跟紧我……”
    言毕,她猛地一使劲,孟元友猝不及防,脚步踉跄,为了避免当众摔倒,只好勉为其难地随她往外走去。
    恰巧此时,两人刚跨出门槛,迎面碰上了孟家的老两口——赵三妹和孟元丰。
    与往常不同,赵三妹一改往日对谢启芬的挑剔与嫌弃,急匆匆地拉住谢启芬的手,嘴角挤出一抹勉强的笑意:“启芬,咱们有话好商量,别急……”
    但谢启芬毫不留情地抽回自己的手,目光坚定,字字如冰:“我与你们孟家已无话可谈,让你儿子早日写下休书,咱们好聚好散,也免得我成了孟家香火延续的绊脚石。”
    她的言语中蕴含着难以忽视的讽刺,赵三妹一听,心知肚明,这姑娘的心已是铁石一块,若再不做点什么,这门亲事恐怕真的要走到尽头了。
    于是,赵三妹顺手抄起身边的拐杖,挥舞着朝向自己的儿子,厉声呵斥:“你这个不孝的东西,启芬对你一片真心,你竟还对她动手?错都不知道认吗?”
    赵三妹的话语中既有愤怒,也有失望,而这一幕,让谢启芬本已酸涩的心更加疼痛,泪水如同决堤般,无声地滑落。
    赵三妹见状,立刻转换态度,温柔地拉过谢启芬的手,话语柔和却坚定:“好孩子,是妈对不住你,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放心,我来教训他。”
    谢启芬侧过头,泪水在脸颊上划过,却始终没有开口。
    这时,一旁的孟元丰见儿子呆立不动,一股怒气油然而生,一脚踹了过去:“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给媳妇道歉?非要让左邻右舍都知道你的能耐吗?”孟元友平日里习惯了对谢启芬的颐指气使,此刻要他放下身段认错,自尊心显然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更何况对方刚才确实对他动了手。
    谢启芬望着他那副纠结的模样,心中的寒意更甚,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罢了,也许我天生就没有那享福的命。这样的日子,终究是过不下去了。我先回娘家,等你们休书拟好,送来就是。”
    正欲转身离去之际,孟元友这才真正感到了恐慌,连忙紧紧抓住谢启芬的手,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颤抖:“启芬,我,我知道错了……”
    谢启芬的脚步微微一顿,拭去了眼角的泪痕,心中虽有万般滋味,但现实的考量让她停下了离去的步伐。
    孟元友见状,连忙接着保证:“我会去吃药,会去医院检查,一切都听你的安排。”
    他的声音里透着诚恳与决心,似乎是在做最后的挽留。
    见他态度软化,谢启芬的鼻腔中逸出一抹轻微的哼声,其中夹杂着几分不满与无奈。
    她的眼神如同秋日清晨的露珠,闪烁着复杂的情感:“你自己身体有恙,却要旁人低三下四地恳求你接受治疗,真是把你宠得没边儿了!你可知道,为了那份珍贵的药方,我费尽了多少心力,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那一副药,价值高达数百文钱,你却一个不小心,将它打翻在地。听着,如果连这药方都无法治愈你的顽疾,那么你的病情恐怕已无药可医。到时候,你可别拦着我另寻他法,寻找一线生机。”
    语毕,谢启芬轻轻甩了甩袖摆,那动作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转身离去,留下一室亟待整理的狼藉。
    屋内物件东倒西歪,仿佛是心情的写照,急需一场整理,才能让生活重新找到秩序。
    孟家的两位长辈望着这一幕,心中泛起一阵五味杂陈的叹息。
    他们未曾料到,自己的儿子会有这一天。
    回忆起往昔对谢启芬的冷漠与苛刻之言,一种深深的愧疚之情不禁在心头蔓延开来。
    谢启芬,一个实诚的女子,若是换作旁人,或许早就闹得家宅不宁,鸡犬不宁,哪还容得孟元友在这里有半分辩解的余地。
    而今,面对这般处境,她所展现的忍耐与坚持,更是让人心生敬意。
    自知理亏,又听闻那药价不菲,孟家的二老急忙从隐秘的角落取出积攒多年的银两。
    “启芬啊,这点碎银你先拿着应急,若是不够,咱们再想别的法子。毕竟,一家人嘛,无论风雨,总要携手共度难关。”
    赵三妹的话语间,透露出一份质朴而坚定的力量,她手中的银两,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虽不多,但至少有七八两,对于这个家庭而言,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
    素来勤俭持家的婆婆能有如此举措,谢启芬心中的感动难以言喻。
    眼下的确需要这笔钱,她没有多余的客套,直接接过银两,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激。
    “娘,我都明白。若非心灰意冷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