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告别外包公司
作者:八月的狮子座   IT女经理的职场回忆录最新章节     
    拿到书面offer的第二天,我来到公司就发邮件给工程部经理辞职了。过了没多久,工程部经理就打来电话问我:“kiki,你的邮件我收到了。能说说我辞职的原因吗?”
    “我现在有孩子了,经常出差没办法照顾家庭。所以我找了一家不用出差的工作。”我早已想好了理由,另外谨慎起见,我并没有告诉他我的下家公司名称。
    “好的,明白了。我和管理层沟通下,过几天回复你。”
    那时公司深圳分公司除了大项目,其他的项目基本都转移去了广州分公司。广州分公司大部分都是毕业生,工资很低,香港同事在广州吃住,语言上都非常习惯。连深圳大项目的项目经理都被广州吸引,转移过去了部分工作。我对深圳分公司并没有太多价值,而广州分公司那么多香港同事在,我的项目他们很快就能接手的,因此我想管理层应该不会留我的。
    果然,过了一天吧,hr经理从香港过来,按流程和我面对面十分客套地完成了离职访谈,最后也商定了离职交接手续和我的离职时间。
    一个月后,我离开了这家工作将近四年的公司,结束了我将近六年的外包公司工作。回想起这些年的工作经历,酸甜苦辣,不禁唏嘘!
    先简单总结总结吧!it外包公司主要有项目外包和人力外包两种。
    项目外包主要就是客户(甲方)把整个软件系统以项目的形式委托给外包公司完成。项目费用在合同上约定好,客户(甲方)最后验收系统,确认无误后就结束。项目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的,个别大项目才有后续,才能持续做下去。做项目别看合同金额大,但是风险也大。客户一般不是it公司,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的it常识都不知道,随心所欲,时不时改改需求,或是对做出来的东西不满意,不验收,钱就收不到。
    人力外包就是提供符合要求的专业it人员以现场或远程的方式为客户(甲方)提供服务。这种外包基本都按提供服务的人数收费,俗称“卖人头”。这种客户(甲方)一般也是it公司,有团队负责核心功能的开发,外包公司的人则负责那些他们不愿意干的边缘工作,例如毫无技术含量的脏活累活,重复性的工作。外包公司主要就挣客户支付的费用和员工工资之间的差价。那时美元汇率高,国内it人员的工资也没有现在这么高,外企搞人力外包比项目外包挣钱轻松省事,利润往往还更高。
    我在两家外包公司做了快六年,人力外包和项目外包都做过。我已经厌倦了不停换项目,不断学习新东西,却又没有获得在技术和知识上的积累。感觉什么都像似蜻蜓点水了一样,接触了,了解了,学习了,用上了,但不精通,还没深入研究,项目就结束了。有时想改造升级有些不足的地方时,公司也以会增加项目成本或是需要时间的理由而拒绝了,让人非常遗憾。另外每个项目都从头做起,即使以前有过类似的项目,也因为不知道或是其他种种原因不愿意复用。项目做完后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不做沉淀和思考复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反观我在第一家it公司做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产品时,产品是固定的,只是在不断地更新升级,工作相应地也非常稳定。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技术上,我从一个测试小白慢慢地对测试的各个领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业务上,我从对国内电子文档管理制度和产品市场一窍不通到熟悉,在培训和技术支持时,也能在客户面前充当起个专业人士,娓娓道来了。
    另外在外包公司,因为项目经理是客户和公司沟通的桥梁,面对活生生的“衣食父母”(客户\/甲方)要笑脸相迎,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因为面对客户的投诉,根本无法做到嘴上说的“不卑不亢”,只能忍气吞声。碰上那种无理取闹的客户,更是让人愤懑。很多时候沟通无果后只能像我前同事g那样辞职了事。
    但是除了上面说的那些问题外,我对这两家外包公司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他们的管理制度和福利待遇都还算不错,而且我在两家公司都实现了职业上的提升。
    第一家外包公司因为是深圳第一批外企外包公司,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不但工作能力好,而且人品也非常好的。在公司时就经常帮助和开导我。后来公司衰败后,不少人出国工作,也有人换了赛道,还有不少人和我一样从事it工作。虽然各奔东西,但是这么多年我们一直保持联系,有困难都非常热心地帮忙,大家有工作机会也会积极地互相推荐。
    第二家外包公司是非常典型的港资it公司,虽然项目的客户基本都是欧美客户,但是经常接触的还是香港同事和客户公司的香港人。因为以前在工厂时也要和香港人打交道,那些国人经常诟病的“养不熟”、“看不起内地”的事情我早已司空见惯,也知道如何应付相处,所以我进这家港资外包公司并没有太多不适应,反而因为我对他们的了解,没有特别的期盼,大家相处地很不错。而且我觉得他们也有不少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香港人根本没有“35岁退休”的说法,甚至和发达国家类似,没有年龄歧视和性别歧视。很多香港公司还有不少60多岁还在上班的人。大家去香港时,随处可见,60多岁的老人还在各种服务场所工作。香港女性在职场上也非常勤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因此不少公司的高管中也不乏女性的身影。我接触的几位女性香港经理(包括工厂的那些经理),都非常敬业,工作能力也让我非常佩服。虽然国内劳动法看起来对女性保护还是不错的,但是却有不少公司根本无视劳动法,不招聘女性或是区别对待女员工。有次我和香港几位同事一起坐回深圳的动车,刚好那天劳动法颁布了一项保护女性的政策。我很自豪地告诉他们,然而有位同事淡淡地说道:“就是因为做的不好,才需要法律来保护。有很多制度本来就是是理所应当的,而不是靠法律去制约。”听的我恍然大悟。
    第二、香港人虽然加班,但是远没有“996”那么狠。香港人中午不午休,一般下午3,4点吃个下午茶,然后做完自己的工作,不超过8点也都下班回家。因此在这家公司,我们上班到8点就算是加班了。一周偶尔加班一天,连续二天加班一年都难得一次。周末加班是几乎没有过,倒是“五一”和“十一”节假日因为放假时间太长,而且国外没有这个假期而需要派人做巡检工作,但是工资按三倍记。香港人下班后就是私人时间,很少还会继续工作。因此在那家公司我们从来不会在下班后和周末收到电话骚扰。
    第三、香港人不太看重学历,更注重能力。香港人独立意识强,有些人高中后就去工作,挣钱后再去读大学。他们出国读书和移民方便,有不少人出国读书后都留在国外了,因此本地人才并不多,而且还集中在金融相关领域。在我做过的制造业和it公司,只要人勤快肯干,学历并不那么重要。而且他们受西方文化影响,不像我们这样那么有职业规划,比较随心随性,经常换工作,换行业,甚至去国外开始新的生活。
    除这两家外包公司外,我从朋友和同事口中了解过另外两家和我上家公司差不多的外企外包公司。他们和我们业务都差不多,福利待遇也差不多,区别就是客户不同罢了。而国内外包公司在深圳,主要是文思,海辉(后来他们合并),惠通(华为项目),易思博,中软这几家。他们主要做国内项目,和我们做海外项目不太一样,我也没有在那些公司的朋友,对他们不了解,因此我误以为外包公司就是和我经历过的公司差不多。导致我在因为下家公司大裁员后再找工作时,非常老实地向招聘hr介绍自己以前在外包公司干过六年,结果被多个招聘的hr嫌弃,并以此理由拒绝我。我那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直到后来我进了一家国企改制的公司工作,和国内那些外包公司接触后,我才终于明白,原来国内那些外包公司除了我感同身受的“技术无提升,知识无积累”之外,福利待遇还很差。外包人员的工资不固定,没项目时只有少的可怜的基本工资,甚至会以无项目被扫地出门;人才培养和培训上基本相当于零,简单面试下就往项目上输送,根本不会培训!输送后,就不再管这些外包人员的死活,而客户(甲方)也是往死里压榨外包人员,这些“驻场”外包人员加班是常态,还经常被客户(甲方)指责甩锅,毫无尊严,毫无归属感,这种方式简直和 “卖猪仔”没有区别!因此这些外包公司的人员流动率非常高。
    然而也就因为国内外包公司如此低廉的成本和无底线的各种骚操作,让那些外企外包公司毫无竞争优势,逼得没有活路,其中有不少外企外包公司慢慢地也被同化了。
    除了面对国内外包公司的价格战外,这些外企外包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上的压力。
    听我上家公司的同事说,我离开后,那家公司为了能够上市,在北京和上海也开了分公司,什么项目都接,为了完成项目又疯狂招人。人太多,管理跟不上,而且人员素质远不如以前,因此项目做地也越来越不好,名声也越来越差。最没想到的,老板和管理层也发生了分歧,原来的总经理带着不少同事离开了,上市进程也到此结束了,不少同事手里的期权都成了白纸。而一直支撑着公司发展的大项目也因为价格的原因被客户转给了另外一家国内外包公司。就这样,这家公司慢慢地没落下去了,以前的同事们基本都离开了。
    而我这家港资的外包公司,在扩张之后又顺当地发展了两年。我离开后的第二年,深圳分公司还搬到了科技园一个新的大厦里,租下了一层楼作为办公室。但是后来大客户被收购导致没有继续合作,而2007年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发展导致手持游戏机、玩具和在线少儿游戏的销量大跌,公司的业务也因此大幅下跌。公司其后一直在找各种项目苦苦经营着,我熟悉的那些同事(包括香港同事)也都陆续离开了。写文时还搜了搜这家公司,看到那位总经理,十五年的光阴呀!我印象中的那个年轻小伙也变成了一个沧桑秃顶的中年人了。
    虽然外包公司有很多问题因此备受大家诟病,然而它也不是一无是处。
    从那些非it公司的客户角度来看,因为他们将信息化建设项目或it相关服务委托给外包公司,节约了自身的成本,还让企业将精力集中在主营的业务上。外包项目对客户(甲方)和外包公司是双赢。
    而从求职者的角度来说,不少没有经验的毕业生,自学想转it的非计算机专业求职者,没有本科文凭的求职者,二三本毕业的求职者靠着外包公司迈入了it公司的门槛,不断学习拼搏,最后进入了正规的大公司,甚至做上高层领导。
    正因为有市场需求,又有人力资源供给,中国的外包行业随着it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为中国it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