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波三折
作者:八月的狮子座   IT女经理的职场回忆录最新章节     
    2007年是中国电商高速成长的一年。在国内外贸易快速发展的浪潮下,阿里巴巴像“在线广交会”一样吸引了大量制造商和批发商注册,旗下的b2b业务也在2007年底在香港成功上市。京东也在这一年成立。而1999年就成立的专业卖书的当当网在这一年也挣得盆满钵满。
    然而,和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大公司林立不同的是,深圳大公司不多,除了腾讯,华为,中兴、联想这几家公司。但是这些个大公司根本不认可我那非全日制的自考本科学历。外企更少,招聘网站上很少看到招人,偶尔看到ibm、hp等招人,还不少都是做外包项目的。可是就这样我投了简历也无下文,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嫌弃文凭。深圳更多的还是私人\/民营企业,那几年电子商务相关的公司还是蛮多的,虽然企业不大,但是机会多,因此很快也面试了几家。虽然拿到两个offer,但是感觉除了工资高了点,并没比我现在的公司好多少,不是能够“工作生活平衡,兼顾家庭”的工作。找了两星期,我有点失望了。
    突然有一天,我的一位网友通过msn发信息给我:“我们公司听说要在深圳新开一个部门,正在招自动化测试工程师。你想不想试试?”
    我想了想这个网友,他不就是在那家“有事可以在家上班,公司倡导工作生活平衡”上班的朋友吗?
    “好呀,有职位要求吗?我看看先。”我立马答应下来。
    很快他发过来了那个职位的相关信息,我一看,惊呼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那条业务线就是我以前在眼镜工厂使用的系统,自动化测试的工具和我最擅长的一样,就是职位只是工程师,让我迟疑思考了一会。做了几年的经理,回头去做工程师,有那么一点不甘。
    我试探着问朋友:“麻烦帮我看下这个新部门有没有也在招经理呢?”
    朋友帮查了查,回我:“没有,连开发组那边都没有招。”
    “哦!”
    感觉到我的失落,他又发信息过来:“外企的研发中心很少在国内招经理的,一般都是工程师的职位。”
    我想想也是,我这个朋友那么优秀,也只是工程师。
    不过他又发信息过来:“在国外,经理和工程师只是工作性质上有差异,两个专业方向而已,并不像国内企业一样有孰高孰低之别。有些工程师比经理的工资还高呢。”
    “这样啊,听上去挺好的,但是我还不知道我能不能通过面试呢。”
    “你准备好简历后,发给我,不要直接投。因为我们公司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求职者通过网络投递简历。但是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线也有不同的招聘专员负责,需要时间把收到的简历分流到相应的招聘专员那里,而且不少求职者盲目投递,简历筛选要花很长时间,求职者通过招聘网站投简历成功机会不大。”
    “好的,没问题。我今晚回去改好了简历发给你。你知道大概要几轮面试呀?”
    “我问过了,大概需要4轮的面试:第一轮和招聘专员的面试,第二轮和线下负责人的面试,然后就是两轮和以后工作相关同事的电话面试。整个流程下来快的话一周应该有初步的结果,慢的话,例如碰上假期的话,可能要二三周,视业务线的需求紧张程度而定。除了和招聘专员的面试,后面的面试都是全英文的。”
    “哇,这么多轮面试呀?感觉不容易呀!”
    “别紧张,我和招聘专员很熟的,我会一直跟进的。”
    “那太谢谢你了,成功了一定要请你吃饭!”
    “不用客气,你要是成功了,我也有几千块的推荐金拿的!”
    原来社招需要公司投入较大的财力和人力,所以很多公司更喜欢已在职的员工介绍以前的同事或朋友,知根知底,还能简化工作量和节约公司的花费。为了鼓励大家内推,公司会给推荐成功的员工一笔不菲的推荐费。
    “好的,我好好准备,务必拿下!”
    “肯定没问题的!加油!”
    有了朋友的打气,我晚上回家等孩子睡觉后赶紧更新简历,更新后自己读了几遍没问题后发给了朋友。
    结果第二天下午,我就收到那家公司招聘专员的电话,温温柔柔的声音,非常客气,是我找工作那么多年没有碰到过的友善和尊重。约了个中午的时间,找了个安静点的地方,她打电话过来和我聊了半个多小时。全程毫无压力,我讲自己的工作经历,她时不时地问些她关心的点,最后用英文聊聊就结束了。她听上去对我还是挺满意地,结束后说会尽快安排我去公司和本地负责人面试。
    我以为她说尽快只是客套,想着大公司怎么可能那么快。没想到第二天中午她就打电话过来让我明天去公司面试。本来还想准备准备,转头一想,也不知道准备什么,还夜长梦多,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那家公司离自己公司还是挺近的,那天没有香港同事过来出差,就和同事打了个招呼过去了。
    本地负责人是个看上去和我差不多大的法国帅哥,很友善。后面的面试就像常规的面试一样,我自我介绍后,他问问题。
    太具体的东西不记得,只记得当我说到“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时,他非常诧异。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以前这家公司在中国盗版侵权的非常厉害,他还以为我们都不知道有知识产权保护,听的让人汗颜。他问我在目前公司做过什么项目时,我提到那个基于amazon的ec2和xcalibre fliscale的web系统项目,他也是挺吃惊,因为那时云计算还是个新鲜事物,他没想到国内就有人用云服务了。全程下来,能感觉到他对我挺满意的,最后他再次和我确认是想去手工测试还是自动化测试。我非常坚定地告诉他我只想做自动化测试。
    离开时,他告诉我后面还有两轮和外国同事的电话面试,他会尽量早点安排。结果当天晚上,招聘专员就问我明天晚上有空面试吗。以前网上说这家公司面试需要很长时间,结果自己求职时却是如此高效率,让人诧异不已。
    不过接下来的这轮电话面试差点让我的面试就此结束。电话那头是一位印度的产品经理,自我介绍结束后,他就问了我很多产品经理的工作,还有关于那条业务线产品功能相关的问题。我自从2001年离开工厂后,没有再碰过那个系统。虽然我后面也一直留意erp行业的动态,但离实操还是挺远的。我尽量地把我知道的都说出来,但我越来越感觉到他的不满意。
    第二天直到下班还没有收到招聘专员的电话,我有点预感昨晚的电话面试挂了。但是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下班后还是拨打了招聘专员的电话。果然,招聘专员说昨晚的电话面试挂了,面试系统里面那位面试人给的理由是我对业务和以后要从事的工作不熟悉。她和本地负责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白天是那位面试人的晚上,他们打算稍晚点打电话和那位面试人问清楚原因。我把我面试的过程告诉了她,并表示我感觉昨晚好像不是针对测试工程师的面试。她知道后安慰我别急,她先了解情况。
    第二天中午,招聘专员打电话过来,告诉我,昨天安排错了。因为我目前的工作是项目经理(project manager),外企都习惯用pm代替。而这个新部门正在招聘的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也是用pm代替。安排电话面试的同事就把我当“产品经理”的求职者安排了面试。知道原委后,他们抓紧安排了和测试工程师对口的两轮电话面试。
    最后我挺顺利地通过了那两轮面试,拿到了口头上的offer。我刚挂招聘专业的电话,立马就跳起来,抱着孩子把他举得高高的。2007年7月!我终于要进外企了!还是我喜欢的产品!还有我喜欢的自动化测试工作!
    但是等了快一周,书面offer一直没发。我打电话给招聘专员,她说公司审批流程较长,有几个发了口头offer的人和我一样,都卡住了。最后她还告诉我千万别辞职,等有了书面offer才最保险。
    就这样我等了一周又一周,每次问招聘专员,都是说同样的原因,但是我隐约感觉不好了。连我的朋友也告诉我可能公司层面出了什么政策,要我有心理准备。
    就在快一个月的时候,招聘专员打来了电话。听到她低沉的声音,我就猜事情可能不好了。果然,她告诉我,因为公司业务调整,公司所有的offer都冻结了。至于什么时候解冻,她也不知道,只能等待了。
    又是个晴天霹雳吧!但什么也做不了。之前等offer时也在不停投简历,但是和以前差不多,有机会,却达不到我想照顾家庭的需求。
    我慢慢地也没以前那么积极了,看到非常满意的才投简历。但是一面试,发现并没有想象地那么好。最后我心灰意冷地不投了,一边继续在公司熬着,一边在祈盼着书面的offer。
    可是广州分公司新的毕业生入职后,就让我频繁出差去广州培训新人,带新人做项目。这让婆婆和老公带娃的压力巨大,吵了几次。快国庆的时候,我一直盼望着的书面offer还是没到,我也妥协了。国庆假期的时候,带着万分不舍,我将孩子送回了老家让妈妈帮忙带着。
    那时我想着等我以后去了外企后再把孩子接回来。结果这一等就是将近一年。
    2008年因为次贷危机,全球经济下滑。深圳的房子经过几年的大幅上涨后,在那一年也难得出现了价和量齐跌的现象。我以为这年经济这么差,应该也不会发offer了,只能努力地在现公司工作了。肯出差,肯带人,愿意加班,我逐渐地回到了休产假前在公司的地位,工资调薪和年终奖也算不错,这让我越来越安心地在公司“混着”吧。只有在每个月回老家看孩子离开时,万般不舍时心里就会想:我的书面offer啥时候到呀!
    “五一”假期还没过去多久,我接到了招聘专员的电话。看着那个“一直想念”的联系人,我哆嗦着按了接听键。果然,对方应该是笑着告诉我:“kiki,你的offer解冻了!书面offer应该马上就会发到你邮箱了!你邮箱没变吧!”
    “没变,太开心了!感谢感谢!”我觉得我的声音有点发抖。
    “不过你还是等书面offer出来再辞职哈!” 听的出来她也很开心!
    然而更让我震惊的是,我的书面offer出来时,我揉了几遍眼睛看着上面的职位。因为没有任何通知,居然给了我“qa经理”的头衔,而且薪资也比我去年要求的升了30%。我又核对了下其他信息,再三确定真的是我的信息,对方没有发错邮件!!
    我赶紧打电话给招聘专员,她说她也是昨天很晚才知道的。当时qa负责人说深圳这边测试组没有经理,刚好我有相关的经验,有pmp证书,所以他们商量着就给了经理的职位。至于工资,不是冻结了一年吗?加上职位上升了,他们也主动增加了30%。
    听到这些让我心中 “offer冻结一年”的怨气全都消失了,对这家外企的感觉更好了。而推荐我的那位朋友,更是因为我职位的上升,推荐金翻倍了。后来我请他吃饭,结果最后让他抢着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