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陌生的岗位
作者:八月的狮子座   IT女经理的职场回忆录最新章节     
    虽说面试过的同事说我能去新公司是因为我要的工资不高,但是我自己感觉那三位面试官对我还是挺满意。不过后来进了公司以后,我慢慢了解到,他们三人中我的直接上司,工程部经理并没有把我作为第一候选人的,倒是另外的两位:市场部经理和hr经理非常认可我,而且成功劝说工程部经理同意接纳我。而且他们在后来的几年工作中对我始终很好。
    我在入职的前一天,想着自从确认接受offer到要去报到一个月没有联系了,处于担心自己报到时遗漏什么的想法,就发了一封邮件给hr经理并抄送给了工程部经理。而这封礼貌问好和确认第二天报到时间及注意事项的邮件却让hr经理非常开心,认为我有礼貌且做事严谨。听说她还找工程部经理说这件事情,以证明自己眼光不错。
    第二天,雷打不动的星期四九点,我准时来到了这家公司报到。其实我在确认接受offer后就和前同事时不时地网上聊天,对公司业务和组织架构了解的也都差不多了。不过本以为前台会带我去办手续,没想到前台说经理还没来,把我同事叫出来,让他带我去办公室等。
    同事笑呵呵地过来把我领到一间小的办公室里,告诉我,里面三张桌子靠门的那个是我的位置,他就坐在我的后面,和他并排的那个桌子是工程部经理的,也就是我们共同的老大。不过他告诉我工程部经理每周一般只过来两天,其他时间都在香港总部。
    这家公司虽然是港资,但是和在上家美企一样,公司同事们互相称呼都用的英文名。不过和我们随意取英文名不一样的事,香港人的英语名会出现在身份证上,具有法律效力。因为在公司叫惯了同事们的英文名,离职后在外面碰到,追着叫着英文名,结果有些人英文名都改了,压根没反应。因此有不少人取英文名会选择和中文名字音近的英文名,甚至直接用拼音。
    我的这位同事(用g代替吧)又带我去公司的各个房间走了一圈,给我介绍了下基本情况。公司办公室不大,左边是公司最大项目的办公室,然后就是我们的办公室,一间休息室,2个其他项目的办公室,一个大会议室,一个大机房,一个小机房,前台。房间非常紧凑,里面的人虽然不多,但是空气非常不流通,和以前的公司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不过那时自己只看钱,加上有熟人介绍,还有面试时对三位面试官感觉还可以,压根没注意这个办公环境。
    那时福田口岸和深圳湾口岸还没有建成开放,大部分香港人到南山还是从皇岗口岸过关。香港同事们一般都是从皇岗口岸汇合后再一起坐公司小车到办公室。果然十点左右,就听到门外传来说粤语的声音。
    工程部经理走了进来,看到我后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让我先去隔壁人事房间找一起过来的hr经理办入职手续,办好后他再和我聊工作细节。
    hr经理和面试的时候一样,对我特别友善,拿出各种表格让我填写,最后是公司制度。全部整完后简单介绍了下她自己和她管的两位同事,前台和会计。她的普通话是所有香港同事中说的最好的,而且非常了解大陆。后来我和她熟了,才知道她是最早那批从香港去北京外企公司的“香港北漂”,在微软中国(北京)做了几年的hr,和政府打交道很有经验。
    工程部经理虽然年龄没大几岁,但是也许因为是我的直接上司吧,那时候看起来还是比较严肃的。我从隔壁办完手续后,他就简单和我说了下公司的整体情况和我以后的工作。
    公司总部在香港,香港公司有三十多位同事,工程部主要都是项目经理和几位工程师。深圳分公司有五十多人,目前只有我和同事g两位项目经理,其他都是工程师,其中大部分是测试工程师。公司的客户都是美国客户,最大的客户是美国一家非常有名的企业安全公司,由香港的一位项目经理直管。我和同事g负责除最大客户以外的所有项目,同事g负责开发类项目和人员,我将负责所有测试类项目和人员。这些项目都有相应的香港项目经理在管,但是测试工程师都在内地,因此我的工作相当于这些项目的本地对接人和本地人员的部门经理。
    听到这个工作安排,我心里是诧异的,感觉有点多此一举。不过后来我慢慢地理解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安排,其实也算是很多港资公司的一个通病。
    那天和我有关的三位香港项目经理也一起从香港过来了,中午hr经理安排着过来的香港经理和我们两位经理一起聚餐,从此掀开了我不咸不淡的四年项目经理(其实我更感觉像部门经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