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招待他村村民
作者:姜桃李   读心术:锦鲤崽崽带剧本拯救全家最新章节     
    有第一个人就有第二个,原本愿意来余家村的人,都对新作物感兴趣。
    如今实地了解以后,更愿意了。
    “各位叔叔伯伯们好!”佑佑站在田埂上,旁边跟着鲤儿还有余泽,以及村里其他的孩子。
    原本小孩子在田间地头也是很常见的,有些还帮着家里人干活。
    所以在佑佑没出声前,大家都没注意到他们。
    众人闻声看向佑佑。
    佑佑甜甜一笑:“欢迎各位叔叔伯伯们来余家村,这些新作物支撑了我们村所有的收入来源,为了让大家更加相信我们,特地在村里的大晒场准备了一些相关的吃食和茶水,还请大家不要嫌弃。”
    小姑娘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里满是真诚和自信,同时还如此有礼貌的邀请众人,这是任何人都拒绝不了的。
    “没错,佑佑说的对,二房特地拿出一些红薯和土豆,在大晒场招待你们,你们过去便知道了!”
    众人带着更加激动的心情,移步到村里的大晒场。
    大晒场这边有二房老太太刘氏领着三个儿媳,及最年幼的两个孙子孙女。
    还有大房余田和王翠花两口子,三房老爷子。
    另外王氏族人除了王族长来了,还来了几个婶子帮忙。
    孙氏族人那边来的是孙成山和其他族人,孙老族长年事已高,一般不是大事基本不会出现。
    众人在大晒场的棚子下面搭了四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些食物。
    对于前来参观考察的百姓来说,有些眼熟,有些压根没见过。
    “奶奶,娘亲,我们回来啦!”
    佑佑牵着鲤儿的手,蹦跶着跑到刘氏和张氏的身边。
    张氏拿出帕子帮两个小的擦了擦汗:“辛苦佑佑和鲤儿啦,那边有凉茶快去喝一口。”
    八月初的天气,不论早晚都是热的,尤其是下午,剧烈的太阳烘烤一天后,更是动一动就大汗不止。
    完成任务后,孩子们将剩下的事交给大人们,自己则围了一张桌子开始解暑。
    “诸位,欢迎你们来余家村。”王族长作为余家村代表讲话,并招呼客人。
    “什么话都不说了,大家先坐,尝尝这些吃的再说也不迟。”
    让对方信服最快的办法便是,亲耳听闻,亲眼所见,亲口品尝。
    余家村和官府合作,推广这三种作物是余家二房提出来的,同时也在村里一致通过。
    大家都明白怀璧其罪的道理,他们已经抢占先机,用这三种作物赚了不少钱,当市面上开始流行时,那一个区区余家村是保不住的。
    届时众人成了众矢之的,那才是得不偿失。
    况且,村里人现在眼光都变得更宽广了。
    有钱了也自然不会再让孩子们继续屈居于此。
    想要走得更高,甚至将门楣改头换面,唯有读书一个出路。
    若是这些作物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那就是祸事。
    所以余家二房提出利弊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不同意。
    大家甚至想着要做到更好,不能砸了余家村的名声!
    众人有些拘谨的落座,同样都是破旧的桌子,和熟悉的碗筷,但就是因为碗里盛的东西陌生,大家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别愣着啊,赶紧尝尝,虽说现在的天气不会冷,但放时间长了,能吃那口感肯定也不会很好。”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年头虽不至于饿死,但说一句缺衣少食也不为过,谁还考虑口感啊?能吃饱就不错了!
    可是他们听见了什么?
    放久了口感就不好了?
    心里有些麻木,今日的所见所闻也太不一样了。
    最终还是见小孩那桌吃的热热闹闹,大家才开始动筷。
    可这一动筷便停不下来了。
    软糯香甜,清脆爽口,咸香辛辣各种味道不停的刺激着众人的味蕾。
    多吃一口,心头的颤抖就多一分。
    越吃越坚定!
    另外每桌上还有两个余家村的村民作陪,边吃边介绍用哪种作物做的食物。
    此刻众人心里想的全都是一个念头。
    种!
    必须种!
    天王老子来了,也拦不住他们要跟着余家村种新作物的心!
    不就是多开荒几分地吗?
    不!
    几分地不够!
    最起码几亩起步!
    若是家里有几亩这样的作物粮食,让他们天天吃也愿意啊!
    到这一刻,他们才开始正式重视起来那告示上的所有内容。
    这一思考,觉得不得了。
    亩产千斤,具体几千斤不知道,就按字面意思的一千斤来算,种一亩新作物,能抵得上种水稻或者小麦两亩了。
    况且还免两年的赋税,等于这一亩地里今年收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怎么计划怎么感觉划算。
    现在还坐在余家村的饭桌上,心思早就飞回家了,开始谋划开哪块地的荒了。
    太阳西斜,众人酒饱饭足的离开余家村。
    余家村人也都同时松了口气。
    “二林,这算是没问题了吧?”王族长问道。
    余林笑着说道:“当初东来叔你们都拒绝不了,如今的他们跟当时的你们一样。”
    “况且咱们新来的县令大人,是个为百姓考虑的好官,咱们该做的做了,剩下的县令大人自然会解决。”
    “目前咱们已经做了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种子准备好。”
    王族长又问道:“土豆能留种的不多,玉米倒是刚收了不少,余粮也还没派人来收,红薯咱们也才在下地,能匀出去的也几乎没有。”
    年初郁州府雪灾,余家村自发捐了不少粮食去赈灾。
    那些粮食都是去年收的,土豆、红薯、玉米都捐了不少,自己的口粮都没留,只留了来年播种的。
    幸好土豆没两个月就收了,但收完后也卖给余粮了,现如今手头宽裕的种子只有玉米。
    余林想了想说道:“大家凑一凑,最起码一家能分半分地的,不怕他们不种,就怕他们种了还嫌少。”
    王族长道:“行,那我回去给族里说一声。”
    王氏族人这边拼拼凑凑,拿出五百斤土豆,三百斤红薯,以及二百斤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