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已改,正在努力调整
作者:猪猪卷   我叫陈墨一个赌徒最新章节     
    《用药和急救》一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二章的教学内容。本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主要介绍了安全用药常识和一些急救方法。内容比较丰富活泼,密切贴近生活,对学生今后的健康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知识与能力并重。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较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日常用药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思维敏捷,能够通过对以往学过知识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但系统的医药知识是首次接触到。他们具备了基本的生物学学习方法,如实验法和观察法。但是将生物学知识运用在实际中的能力较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分药,初步了解二者的区别。
    2.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3.举例说出配备家庭小药箱的基本常识。
    能力目标: 1.通过“解读与运用药物使用说明书”的活动,提高观察、对比、分析、判断、归纳与应用知识等能力。
    2.通过“设计家庭小药箱”的活动,了解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认同安全用药的重要性,丰富医药卫生常识,提高对医药的兴趣。
    2.关注自己、亲友与他人的健康,形成对健康负责、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情感与认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善于与人合作及乐于帮助弱者的态度。在交流中,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2.解读药物使用说明;
    3.设计家庭小药箱;
    教学难点
    1.设计家庭小药箱;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购药小调查
    合作小组走访药店,调查“在药店人们是否可以随意自行购买调查表中所列的若干药物”;如果有的药物不能购买,要了解原因,填写好调查表。
    发放调查表,交待调查任务与注意事项,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
    通过生活实践使学生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安全用药
    结合自己的经历,回顾一下生活中当你或家人出现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热腹泻时是如何处理的?
    1、提出思考题;
    2、听取学生的交流,适当
    给予纠错,补充和肯定;
    3、归纳并强调:
    “合理应用药物,可以防治疾病;反之,则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安全用药!”
    4、设问过渡:
    什么是安全用药?
    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让学生体念到安全用药就在我们的身边。
    一、什么是安全用药?
    a、出发点:
    根据病情的需要
    b、恰当选择:
    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
    c、目的:
    发挥最佳疗效,
    避免不良反应和
    危害。
    1、阅读课本p81第三段;
    2、分析把握段落中的关键字词与条理,梳理要点,划记号,对安全用药的含义加深
    理解。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2、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要点。
    进行学习能力训练,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抓住重点、理清条理,理解内容的含义。
    二、如何做到
    安全用药?
    1、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1、交流与汇报课前调查结果,总结得出:“药物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2、阅读课本p81第四段,
    分析与交流:
    (1)在管理和使用上二者有什么区别?
    答: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购买,按医嘱服用;
    非处方药:不需处方即可购买,按药物说明书服用,适用于自我诊断治疗的小伤病。
    1、讲述:“要做到安全用药,首先必须对药物的类型有基本的了解。”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3、结合课本,引导学生归纳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再运用比较法,能清楚地认识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区别。
    2、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
    (1)认识药物使用说明书中的基本内容。
    (2)、知识应用:“帮患者找到适合服用的药物”
    1、资料分析: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p82内容,讨论分析p82的讨论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2、各合作学习小组依据老师分发的以及自备的药品说明书,并根据教师展示的患者症状,分析判断:
    (1)本组中的药物是否适合患者服用?
    (2)用法用量如何?
    1、强调讲述:
    a、处方药严格按医嘱服用;b、各种药物在使用前都要
    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
    2、组织“解读药物使用说明”的活动.并引导学生分析:说明书中的信息有助于患者对症下药、正确服用、识别过期、假冒与劣质药物。
    (2)强调:
    3、创设一名咳嗽患者的症状;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完成应用知识的任务。
    1、“解读”活动使学生能看懂说明书中的重要信息,训练了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能力
    同时激励了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与交流。
    2、补充中西药
    的常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医药卫生知识,激发对医学的兴趣。
    3、本活动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增强对健康负责的意识。
    三、配 备
    家庭小药箱:
    1、需配备的
    具体内容:
    医用器械,
    外用药,
    内服药,
    特殊药品。
    2、配备原则:
    实用性,
    急救性,
    针对性。
    1、情景感受:
    认识配备家庭小药箱的重要性。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教师的提示,提出家庭小药箱的适用范围,可能有外伤,蚊虫叮咬,感冒发烧,呕吐腹泻,特殊病人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3、实习演练与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要求:把所需的用品与药物在纸条上写出名称以代替实物,并在药箱中排放好,向全班展示。
    (2)归纳配备原则
    (3)、观察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小药箱,强化认识。
    1. 创设情景, 使学生感受家庭小药箱的重要性:
    情景a:
    母亲切菜时切到手,家里没有创可贴,药店又很远,怎么办?
    情景b:
    半夜拉肚子,去买药呢,药店已关门了,去医院呢,又太远,还下着大雨,怎么办?
    情景c:
    有冠心病的爷爷因
    激动发病了,没有备用药物,怎么办?
    2、根据学生提出的家庭小药箱适用范围,引导学生归纳出家庭小药箱的配备原则。
    3、组织学生成果展示并点评.
    4、进行修正、补充与归纳。
    5、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药箱。起到直观示范的作用。
    1利用情景激发学生共鸣,形成关注健康,关爱家人的情感。
    2、从生活经验入手,并通过启发式谈话与讲述法可帮助学生避免设计药箱时的盲目性,降低难度。
    3、本活动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既了解了一些常见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又训练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促进了团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