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家为国”的解释有很多,为国也好,私己也罢,但无论如何这句话不可轻言。一旦传到君主们的耳中,灭族之祸就在旦夕之间。
赵鞅心中清楚的知道,眼前之人所言是何意。
化家为国!裂晋国之地,化赵氏之国。
简直大逆不道!这汤姆的是坚决不能触碰的滑梯!沙头的话!
赵鞅心中惊惧,惊的是夏谕竟看出了他隐藏的心思;惧的是他表现的竟如此明显吗?
明明他和心腹家臣、子嗣叔伯都未提及半分,孟子才和他相处多少时日?竟已经将他看透!
赵鞅的反应,夏谕有心理准备。毕竟他这句话跟怂恿赵鞅造反没什么区别,他反应大一点也正常。
不过,赵鞅这老小子明显口嫌体正,那依旧高达79点好的感度已经把他的老底漏完了。
调动动脑中思绪。
夏谕为何敢直接提出化家为国?
他明明可以隐去最后一部分建议,像丞相隆中鸽两次刘贝贝;姜太公钓“愿者”周文王一样。欲扬先抑,面上高傲,慢慢勾引,等舔狗深陷其中,最后露底反差给个惊喜。
表面上是小美美钓双面龟,实际上内里却是双向奔赴,这样做的效果是最好的。
但夏谕并没有这么做,纠其因果,原因有四:
一来,赵氏曾经弑过君且被晋侯灭过族,丁壮皆斩,主宗上下只余一二婴儿托庇于韩氏。在这个家认同感远高于国家认同感的时代,如此深仇大恨可不是简单助家族复起就能了结的。
就算晋侯有度量,赵氏上下“忠君体国”,如今赵氏复起也不过经历两代人而已。从晋国第一家族,到如今的举步维艰,他就不信区区几十年的时间能洗去赵氏心中的疙瘩。
祖宗破家先例在前,赵鞅这位赵氏宗主能不警惕晋国公室?
二来,历史上三家分晋的主导者就是赵鞅的儿子赵无恤。
化家为国这种灭族的谋划,就不可能是一代人临时起意能完成的事情!
君不见田氏九世谋划,方成代齐之局。赵氏分晋乃至代晋,赵鞅绝无可能一点想法都没有。
退一万步讲,根在那里。作为“逆臣”赵无恤的父亲,你赵鞅tm的还能是个大晋的纯臣?
这些都是赵氏本身存在的先决条件,而夏谕自己也有考量。
三来在国内:此次姬稠奔齐之事几同导火索,季、叔孙两家已然开始忌惮孟氏的势力。而且两家对他意见不小,他再久居鲁国,三桓之间平衡终将告破,内斗一起就难止了。
而且鲁国于他而言,终究是太小了。南边的孙兵圣已经磨刀霍霍向楚王,北边晋国第二场六卿吃鸡大赛时间也不远。春秋末期的历史大事件即将粉墨登场,他早些年做过的很多计划已经时不我待。
四来,夏谕所求甚大,赵氏是他多方权衡之后才选择的入晋目标。而且赵氏宗主赵鞅并未入绝境,鱼饵小了,钓的鱼也不会太大。
更何况他可是带着外挂的男人,要是赵鞅的好感度不高,他自会再做斟酌。
比起遮遮掩掩的让赵鞅存疑,开诚布公,给足诚意,更容易让其人放心。毕竟,夏谕提这种建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授赵鞅以柄。
一个奔齐的鲁侯,以夏谕现在拥有势位,可犯不上如此。
赵鞅后知后觉,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心中隐隐有几分猜测,面色颇有些期待的问道:“孟子所求为何?”
夏谕笑答:“列国纷争已起,天下大乱将至,汶上虽富,非是久居之地。晋北山川为固,可堪为家。”
晋北山川,可堪为家?
赵鞅是个聪明人,对国中局势洞若观火。六卿各树其党,领地交错纵横,注定不能相容。待太行山东西刀兵四起,赵氏诸邑哪个可称安居之所?
他就不信孟子这个能点破他隐藏心思的聪明人看不出来。
除非,孟子有意……
一想到某种可能,赵鞅心中怦怦直跳,宛若即将牵手美羊羊的阿沸,果断出言且诚意十足:“若孟子有意入晋,赵鞅愿封晋北大邑万户供养。军政民粟,内外诸事,悉以咨之。但求孟子出我赵氏!”
夏谕扫了一眼82的好感度,见时间已然成熟,又提了个要求:“国野之间,禁殉止死,崇德慈恕,上卿可敢为之。”
回想起孟子闻传列国的为政主张,赵鞅心中感叹,而后慨然应之:“人殉之制,古之恶政!赵鞅在此立誓,凡赵氏治下,悉废此政!”
得到了想要的回答,夏谕当即朝着赵鞅拱手一礼:“固所愿也。”
赵鞅闻之大喜,而后面色激动的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夏谕双手,言语之间亲近之意溢于言表。
二人慨叹不止,几如知己相和之态,待心绪稍定,再次回到那幅地图前。
夏谕指着地图上的太原盆地之内,这次不再卖关子:“此地东临汾河,南濒晋水,西依龙山,地形险要,大可从容施为。”
“若能筑城于晋阳,制郡太原,兼领六县,东通井陉,南联韩魏,西掠河套健马,北收代北锐兵。五年生聚,万世之基也!”
言尽太原谋划,夏谕手指微移东南,至上党之地:“长治、黎邑居太行之巅,地势巍峨,与天为党,此兵家必争之地,今既据之,山西无忧……”
最后是晋国的十字路口,河阳之地:“南阳之地,物产丰饶,兼有地利。西通汾绛,东临河内,南控周室,北倚太行,韩氏经营日久,今韩赵一体……”
“此三地,赵氏兴亡存续之所在……”
“五年聚势,十年定势,二十年可化国为家!”
“大善!先生之言,使鞅如拨云雾而见青天!能得先生相助,实天眷我赵氏!”正如文王遇太公一般,大喜过望的赵鞅认为他也遇到自己的姜尚。
只不过当年的太公遇文王已然八十高龄,而夏谕才堪堪十八。
… …
大泽晋营之中相谈甚欢,另一边的夏城之南,汶水之畔,三桓与范鞅也达成了共识。
经过一番扯皮与利益交换,双方议定,鲁公将被安置于晋国河北南宫邑,那里位于中行氏控制之下。(历史上被安置于河北乾侯,大致在邯郸境内)
同时鲁国朝晋外交事务,将由范氏全权负责。
六卿不仅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军队,国家的政治外交同样如此。列国使者入晋,各家皆有分工。
赵氏主宋国,范氏主郑国,中行氏主卫国……掌控外交国家的强弱多寡,也是六卿势力声望的具体体现。
范鞅已经是中军佐,距离中军将只差一步。范氏如今再主鲁国外交,对范鞅造势竞争中军将,登顶执政之位大有裨益。
三桓与范氏对这结果还算满意。至于赵氏,赵鞅嘴都笑裂了……
但晋国与鲁国达成的合约却让列国吃瓜群众大跌眼镜,多有时流贤者言语非之,但无一人有实际动作匡扶正义。
晋鲁两国一个是宗周的护卫者,一个宗周的传承者,却一再践踏旧制。
他们把周礼当成什么了!
孔子听完消息后愤怒至极:“士可忍,孰不可忍!”
只是,在发完心中怒火后,其亦无一法可救先君。
而作为此次爆炸新闻主角的前鲁侯姬稠,表现的却很平静。
不,应该说是麻木。
一连串的大起大落、希望失望过后,这位年近五旬的君主已经麻木。
只是在听闻将由孟阅率队护送他至晋国“做牢”之时,姬稠却有些恍惚了,思绪回到多年前在鲁宫中和某位同宗后辈的初次见面:
“我观君上有明君之相。”
“哈哈哈!寡人既为明君,阅儿当个贤臣辅佐我可好?”
“寡人封你个大大的卿位!”
“还是算了吧,小臣年齿尚幼。”
“那就封你一块食邑当大夫吧。”
… …
九月,濮上之地。
卫都帝丘,卫宫之内。
空旷的宫殿中央,一位身材修长、衣裳蹁跹的宫装美人正翩翩起舞。
美人舞姿甚美,姿色亦是不凡。脸蛋粉白不说,难得五官带着几分英气。漆黑光滑的长发不合礼数的披散开也不显得突兀,配合美人舞姿飘散灵动,颇有几分飘逸、洒脱之感。
只是如此佳人,如此舞姿,四周侍宴的十余位女婢却无人敢抬头看上一眼。
唯有一位少年郎敢堂而皇之的坐于席上欣赏,自饮自酌、点评舞乐,百无禁忌。
他也是今日之宴唯二的与会之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舞姿轻灵,身轻似燕,软如云絮,阿元美甚!美甚!”
少年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身若春柳,虽为男儿,其颜色亦不逊女子。连这夸人声音也如黄鹂般清脆勾人,几句话便将独舞的美人逗的“花枝乱颤”。
少年正是当今卫侯的宠臣兼面首,为卫人所不耻的弥子瑕。
待到一舞毕,声乐歇,独舞的美人并未离去,而是缓步入席,来到少年身侧。
弥子瑕面露微笑,张开臂膀将宫装美人拥入怀中,随手将案几上自己咬过一口的残桃送到其嘴边。
只见美人丝毫不嫌弃,轻咬一口少年手中残桃,霎那间唇齿留香。又舔了舔红唇,不知是在回味桃汁还是什么,美人回味完不忘目光火辣的盯着少年双眸,调笑道:“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君上~”弥子瑕轻啐一声,声音娇柔的耍起小性子来:“瑕与宋朝熟美?”
“美人”此刻正精虫上脑呢,听到这话,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朝不如君之美也!”
得到这个回答,弥子瑕眼中闪过一丝得意,随后面颊染绯,微闭双眸,俯首送上红唇……
在下位的“美人”见此更是食指大动,口生津液,当即迫不及待的迎了上去。只是他的回应动作太过剧烈,面上遮瑕的敷粉都被抖落不少,露出粉白妆容下略有些虚浮黯淡的肌肤。
周围侍宴的女婢对此也都见怪不怪,识趣的低眉垂首,缓缓后驱退出殿中,留出二人世界供这对君臣基建尹喜。
……………………………………………
ps:现在♂同之风最盛行的地方自然是西南巴蜀之地,就连花重锦官城的花都变成菊花了。
但是究其原因,好像也不能全怪天府之地的风水养花好。因为♂同在夏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源远流长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商书·伊训》中有载: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可见早在殷商之时,就存在♂同的“乱风”,之后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顺势盘点一下不同历史时期有名的♂同:
两周春秋:卫灵公与弥子瑕,留下过分桃之爱的典故。
战国:龙阳君(名字就叫龙阳)与魏安厘王,这两人也算是把“哲学”发扬光大了。龙阳之好的ip流传了几千年。
秦汉:大秦还好,毕竟有祖龙压着,社会风气整体上比较肃穆,没什么有名的通讯机构。
但两汉就是通讯录的重灾区了。从给老爹编绿帽子的老流氓刘季,到宏才大略的汉武大帝,再到古今中外纯爱南同第一人,留下断袖之癖的汉哀帝……(刘邦最离谱,满身大汉一挑五)
为啥说汉哀帝是第一纯爱南通?因为其他的皇帝可能是玩玩,这哥们是真的爱到骨子里啊。独宠一人、倾尽国库给钱、军政大权全送,最后连皇位都要禅让,最后便宜了王莽。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双截棍。
前汉这帮姓刘的皇帝,十个中有九个都男女通吃,荤素不忌。
太多了,感兴趣的同学自己搜一下。
三国:有前面两汉遗留的社会风气在那,有肯定是有的,不过没听说过有名的南通,蜀汉一群基当然玩是笑话。作者倒是有几个怀疑对象……
两晋南北朝: (?_?) 给个表情自己体会,姐弟通吃、男皇后……
隋乃至后五朝:有名的不多,但很普遍,达官贵人的标配美婢+娈童。
夏国盘完了,至于国外吗……
从爱尔兰到小亚细亚,从卡斯蒂利亚到尼罗河畔,无论是罗马、神罗还是绿萝……数不完,根本数不完,太自由♂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