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丧家之犬,赵范龌蹉
作者:好像又饿了   轮回长生,从请孔圣当家教开始最新章节     
    和季意如议定章程和部分细节,夏谕没有立即前往晋营。而是与季意如一同拜见新任鲁君姬宋,在取得国书、符信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前往齐国。
    只带数十甲士,一行皆乘轻车,一路疾行,日行九十里,只用七八日便至临淄。
    风尘仆仆的入了城,稍作休整,夏谕没做停留直访晏子之家。
    与晏见面之后,夏谕说明来意、再分析两国局势,言明利害。终于说动晏子引他入齐宫拜见齐侯。
    入齐宫再见齐侯吕杵臼,时间并没有在这位中年君主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因为齐国国势愈壮,其人越发奋发自信起来。
    夏谕心中微叹,随即递上国书说明来意:“鲁侯愿与齐国盟好,若得公女,君上必视齐侯为尊长!”
    求亲!
    为鲁国新君求娶齐国公主!
    齐侯为何要扣留先鲁公?
    居心不良!
    要不是齐国这几年频繁动兵,需要时间休整,夏谕敢肯定在姬稠逃到齐国的第一时间,齐侯就会召开诸侯会盟,发兵入鲁平叛,借姬稠控制鲁国国政!要知道原本的五都规划之中,未来西都领下的土地,现在大部分都在鲁卫两国手中!
    齐侯扣留姬稠,无非是暂时实力不足,加之晋军在侧,退而求其次在手中留下制约鲁国的后招。
    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如此,鲁公奔齐之后,齐侯封之于胶西,之后出兵伐鲁尽取汶上,甚至一度攻破叔孙氏的都庙所在,迫使叔孙氏迁移至郈都。最后若不是晋国出手干涉,将姬稠安置于河北乾侯,新君姬宋的位置不一定坐的稳。
    既然鲁公奔齐让局面如此被动,先前在汶上时,夏谕为何不扣下鲁公孔子一行?囚禁不好听,失踪总可以的吧?
    很简单,他下不了手。
    不只是情感上的亲友关系上的下不了手,更在于他十几年来苦心经营的君子人设不允许他这么做。孔子和他的一大票弟子还在旁边,随便做点什么,被记下来起码要被黑个两千年……唯女子与孟子难养也?
    再者,齐国连年动兵,有晏子这个爱民的齐相在,夏谕料算齐国未来三年内都不会主动发起战事。
    如此,就算纵姬稠入齐短时间内也没什么大问题。等时间一长,鲁国新君坐稳了位置,赢得列国承认,届时姬稠也就没太大的舆论作用了。
    这是夏谕原本的料想,失算的是鲁公会成为齐晋争霸提前的导火索。齐国的压力暂时没有,但是晋国打上门了。
    主要原因在于,以前鲁公都是给晋国当舔狗的,晋国经常爱搭不理。现在鲁国换了套路,开始和齐国搞暧昧了,晋国又不干了。
    我接不接受是我的事,但你鲁国这个舔狗必须舔!
    为了稳住晋齐这两个币池,老实人需要鲁国换套路。
    为今之计,夏谕打算先说服齐侯,向齐国表明即使新君继位,鲁国依旧是齐国的盟友!一但新鲁公做了齐侯的女婿,姬稠对齐国而言失去了最大价值。
    是囚是逐还是质晋,要都从容的多。
    可若是齐侯不愿意联姻,仍然坚持软囚姬稠,那就不好办了,毕竟鲁有求于齐。至于之后的事情……
    齐侯高坐阶上,看完国书,抬眼打量着眼前面带倦意的俊逸君子,心中一阵思索,随后淡笑道:
    “孟子好快的动作,鲁公之意,寡人已知晓。”
    又看向一旁老神在在的晏子:“相国以为,寡人该不该答应齐鲁联姻之事?”
    晏子丝毫不背着夏谕,老脸板正严肃,言辞却是轻松:“此事成亦可,不成亦可,姬稠在手,齐国已立于不败之地。”
    听到这些,夏谕难得露出一丝苦笑,先前准备的说辞已被晏子三言两语间削去大半。
    联姻成,齐鲁联盟延续,齐国可放心修养,姬稠成齐侯之鸡肋,丢给三桓亦无不可。若得姬稠,三桓便能从容应对晋国。
    联姻不成,齐侯拿捏姬稠,鲁国三桓只能和远道而来的晋军做过一场。届时无论胜负如何,鲁国也只能不情不愿的倒向齐国。姬稠亦成鸡肋。
    晏子作为政治老油条,眼光毒辣,仅齐鲁两国而言,主动权在齐国手中 。但夏谕必须说服齐国,因为天蜜的战场在他领地之上!
    【从小到大你就是过的太顺利了,以后的祸患一定埋藏在这里!】
    恍惚间,夏谕想起老爹昔日之言。
    如今因轻纵姬稠入齐而情难,勿谓言之不预!
    虽然被晏子看穿了大半老底,但夏谕还是没有放弃尝试,只能换个角度再次劝阻道:“齐侯困先君稠于临淄,视之如奇货。齐侯之心,列国皆知。如此作为,有碍齐侯声誉……”
    听完,齐侯吕杵臼默然不语,而是反问道:“前者访鲁侯,知其非愚人也,今如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
    姬稠是君主,齐侯也是君主,前者“珠玉”在前,齐侯心中难免有几分感触。
    这个问题夏谕不好回答,说一千道一万,也是三桓以臣逐君,为君者谁不警醒?
    不过,晏子出来解围了。之前鲁公至齐时,晏子陪同齐侯与之交谈过。
    他知道姬稠是个什么货色:“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听到这些,齐侯一时有些意兴阑珊,晏子明显看不上来齐的鲁公与孔子一行,觉得这一行人不仅能力眼光不行,而且蠢不自知。唯一可夸的就是孔子追随鲁公的忠义了。
    略作思索,齐侯对着夏谕朗声道:“寡人愿释姬稠归鲁,只是晋兵已至大泽之畔……”
    “若晋军入鲁使姬稠再临君位,齐鲁联盟不存,晋国爪牙复入海岱之间,孟子将奈何?”
    夏谕觉得齐侯的担心实在多余,三桓与姬稠绝无和解可能。姬稠要继位,只能硬打!
    思及此处,夏谕肃着脸色,言语斩钉截铁:“三桓在一日,姬稠绝无可能再临君位!”
    齐侯微微颔首,脸上露出笑容:“善!至于齐鲁联姻,就不必了。你好生善待雅雅,便是全两家之好。”
    “阅拜谢齐侯!”
    ……
    出了齐宫,夏谕再谢晏子,言语之间都是对其为国为民,全齐鲁旧盟的敬佩。晏子也很坦诚,直抒心意。在他看来,姬稠一行于此时疲惫的齐国而言,犹如沾了构思的鸡肋,吃是吃不下去的,不如扔出去了事。
    拜别晏子,鲍牧便领着齐国外交有司迎上夏谕近前,二人一番寒暄,言及近况,多有慨叹。
    夏谕在鲍牧引路下,直驱孔子一行人下榻的官邸。
    路上,夏谕询问孔子近况如何,鲍牧大大咧咧的回道:“虽为长人,但其身躯佝偻,形容枯槁,累累若丧家之犬。”
    鲍牧说的不好听,夏谕心中是不怎么相信“丧家之犬”,可真见了孔子,竟一时无言。
    苍老的脸上沟壑纵横,冠发虽齐整,但脸颊两侧挺翘杂乱的发丝却是那般突兀,可见其是仓促之间整理的衣容。不止是面容苍老了几岁,最让人注目的就是其佝偻的肩颈了。
    昔日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壮汉被现实打击的太狠了。
    河洛内乱,王室龌蹉。
    以臣逐君,孰不可忍。
    天下表率的周、鲁已没有了希望。
    坐困临淄,看尽列国冷眼,几如丧家之犬。如今得了自由,还是靠孟阅这个观感复杂的三桓子弟帮助。
    孔子一时有些绝望,天下九州,青、兖、豫所见诸侯明遵周礼,暗操祸心。
    而雍秦闭塞,徐泗寡弱,杨吴野蛮,梁蜀僻远,为今之天下,唯有北方的冀晋与南方之荆楚还有机会。
    可晋楚两国一个“我蛮夷也”,一个六卿以臣挟君,这周礼怕是真的没有希望了… …
    时间一晃而过,十日后,大野泽之畔的晋营,军帐之内,赵范二卿正围着粗糙的羊皮地图为进兵之事争论不休。
    范鞅指汶上之地,对着身前的肉食者淡淡道:“问罪鲁国,敲打齐侯,乃是君上之命,自当发大军速击汶上,压服三桓。”
    范氏为尧帝之后,因在武庚之乱时附逆,遭到周公清算,几经周折落户于晋。
    范氏几代宗主皆不是庸人,权谋军事皆是不差。不仅在晋国第一轮十二卿吃鸡中获利最大,谋得旧商王畿河内朝歌之地为基业;还在晋国三军,将佐高官中长期谋得中、上军将之位。(晋国设中、上、下三军,三军高官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中军将也就等于执政。)
    同时范氏还与中行氏为友,三代宗主皆是知己,两家共进退,几如一家。
    这一代的范氏宗主名为范鞅(也名士鞅),善于权术,亦不是好相与之辈。
    同样的,赵氏宗主赵鞅性格刚正,也算不上什么软柿子。
    二卿皆是强势之辈,更兼两家龌蹉在前,这已经不是二人第一次争吵了。
    赵鞅瞥了一眼距晋营不过百里的安陆之地,冷哼一声:“齐国兴建安陆已有数载,其内甲兵钱粮过万。若贸然攻鲁,不能速胜,齐军朝发夕至,你我这堪堪万众可压不住齐鲁局势。”
    “再言,君上要的是齐鲁离心,不是掠地于青兖!齐国这几年,动作太多了,需遏制一番。”
    “我等坐等齐使来便是,何苦兴兵伐鲁?”
    范鞅勾了勾嘴角,脸上皮笑肉不笑:“上军将若是无胆,留后压阵便是,我自率军东进,摧破鲁师!”
    范鞅如此作态,赵鞅也不生气,反而露出几分笑意,言语之间摆明了要冷眼旁观:“范氏河内之甲,天下勇卒也。既如此,鞅便领赵氏兵徒留守大营,只待中军佐的捷报了。”
    “赵鞅!你这是因私废公,怯敌畏战,害我国家!”范鞅面有薄怒,他这次就带了五千人过来,这还要算上后勤人员与徒兵,真正的战兵就三千人左右,如何能在平原之地击败近两万鲁军?
    赵鞅也不惯着他:“白日犬吠!前番汝滨铸刑鼎之事,我还没找你范氏清算!”
    “哼!”
    “哼!”
    ……………………………………
    赵氏与范氏的斗争序幕:
    两年前,范鞅与中行寅(荀寅)密谋,带着赵鞅至汝滨这个地方修筑城池,荀寅在赵鞅的协助下,收缴民间铁器,准备上缴给国家。这时候荀寅声称是奉了执政正卿魏舒之命,将所搜集的镔铁480斤熔化,熔铸成鼎。
    这是晋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国家法律明文昭于天下,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这是对周礼的一次巨大挑战、颠覆甚至是践踏。
    范鞅是实际操控者,中行寅是执行者,而赵鞅似乎只是背黑锅的,这件事情遭到了当时各国士大夫的强烈声讨,赵氏威望受损。
    大致介绍一下晋国六卿实力:
    六家之中,范氏,赵氏最强、中行氏次之、魏氏中等,韩智二氏最弱。
    对抗:范氏、中行氏一体,韩赵魏抱团,智氏老六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