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血狼卫
作者:在下慕容龙城   潜风唐最新章节     
    两仪殿内,李世民不断的踱步,因为他手里正拿着陇右练兵的一些细节奏疏。
    这是李靖等人,差人送过来的,而且,还将两次对战演练的报告,都一一写在内。
    旁边还注解了李靖李绩等人,对这次练兵的一些心得。
    但李世民却没想到,他一直以来,当做步兵最强的陌刀营,竟然莫名其妙的能落败。
    再结合那第一次的山地对战的报告,这三天的训练,怎么会如此不同呢?
    就算那火麒麟卫与府兵骑兵精锐棋逢对手,那这新训练的三百人的战力,怎会如此之恐怖,难道是那新式武器的作用吗?
    李世民将手里的练兵奏疏递给长孙无忌,并且说道:“辅机啊,那铁器的最新锻造方法,可实验过了吗?
    朕思来想去,如果按宽儿的设想,将那震天雷和火雷,都以铁器为外壳的话,那威力一定会更大些吧?”
    长孙无忌一边翻看练兵的报告,一边说道:“陛下,长安县周边的营盘镇,就有丰富的铁矿。
    工部的官员已经入驻,并且准备开采,但人力的速度,终究还是太慢。
    如陛下所言,这震天雷与火雷的外壳,真的要用铁器去打造的话,臣恐怕那火药的劲力,未必会达到冲破外壳的威力吧?不过未经实验,臣也不敢妄言。
    而这也是赵王殿下提出的,不如陛下问计于赵王殿下吧?
    臣等只要去做具体的工作就好,另外,臣对这各家勋贵的家将和侍卫们,临时编凑的三百人马很是好奇。
    他们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会与那火麒麟卫首次配合,竟然能赢得与陌刀营,还有府兵骑兵精锐的对战呢?
    臣还是怀疑其真实性,但卫公与诸位大将军,是亲眼看到的,想来这也做不得假啊,其中是不是有其他缘故呢?”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也不断的摇头,淡淡的说道:“朕也非常好奇,房卿如何看呢?”
    长孙无忌身边的房玄龄笑道:“陛下,臣觉得这事一定是真的,但关键问题就在赵王身上。
    他定是用了特别的方法,而对战演练的局限性很大,毕竟,这不是实战,陛下难道还信不过,那陌刀营的战力吗?
    也许是那火麒麟卫,发挥到重要的作用也说不定呢。
    不如陛下将玄甲军调来,替换掉那府兵的骑兵,重新演练一次,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李世民也不断的点头,说道:“嗯,那就出征之前试试看。
    也许能让我李唐摸索出一套新的战法,也说不定呢,这对我大唐的兵锋,终究是件好事啊。”
    常涂引着李宽和独孤雨二人,到了两仪殿的门口,而当李宽和常涂迈进两仪殿的时候,独孤雨按惯例,自然留在的门口。
    李宽快步来到殿中,躬身施礼道:“儿臣李宽参见父皇。”
    李世民呵呵笑道:“吾儿不必多礼。”
    之后,李宽又向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施礼道:“舅舅好,房伯伯好。”
    三位长辈都很是高兴的见到李宽,因为他们都心存疑问。
    而李世民呵呵笑道:“宽儿,练兵的感觉如何啊?”
    李宽笑着答道:“回父皇,这练兵毕竟不是实战,实战可以用各种比较狠辣的战术,而对战演练就不行。
    很多方面的事,都无法实施,况且,新式武器不够齐全。
    还无法让我李唐的将士们见识到,不过还好,儿臣感觉如果等到北征的时候,定会给突厥迎头痛击。
    而新式武器,定会弥补骑步兵协同作战的不足,但材料终究是问题,而生产力局限了量产。
    如果不能达到一定数量的话,那就会增大我李唐将士的伤亡。
    儿臣觉得,能最大的将兵力的消耗,降到最低才是我们的目的。
    不能打完仗,却没了农夫去耕种,工坊里没了工匠去劳作嘛。
    然而,儿臣相信父皇和与诸位朝臣会解决这个问题的。”
    虽然,李宽的话透着中肯,但却有点甩锅的意味。
    这让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苦笑了。
    李世民却说道:“宽儿,你对铁矿的开采有什么建议呢?
    毕竟,这人力终究有限,工部的人员,对此很是头疼,空有铁矿却无法全面开采。
    方才朕与你舅父还有房卿,还谈及此事,我们一时间,也没有个好办法。”
    李宽先是一愣,心想,怎么把这个事忘了,于是马上来到李世民的桌案前。
    常涂自然明白李宽的用意,将李世民笔架旁的一支炭笔,递到李宽面前。
    看来这是专门为李宽而准备的,李世民的飞白体,可用不到这东西。
    并且,展开一张纸,李世民也很是好奇,同时也招过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起看李宽能写画出什么来。
    只见李宽画的简单,水车模型和风车模型的雏形,还有连带的齿轮和制动杆的样子,并且,在一旁标注了一些解释。
    之后,李宽递给李世民,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三人凑到一起,不断的打量李宽的“作品”。
    而李宽在一旁解释道:“有水的地方用水车,无水而有风的地方用风车。
    实在两者都没有的地方,就索性引个小运河,利用高低落差,来弥补动力方面的不足,这都不是问题。
    而这水力和风力,一旦能运用得当的话,加上齿轮和制动杆之间的巧妙连接,那就万事齐备了。
    相信工部的人员会明白的,再加上将作监的官员,他们会在短期内,做出实验的模型的。
    这样的话,那开采速度绝对会有所提升的,而制动杆最后的地方镶嵌上尖锐的铁器。
    那样就可以将矿石不断的分离开来,加上石炭不断的燃烧锻造,这铁器一道,就会有个质的飞跃。”
    李宽在后世最大的乐趣,就是玩手工制作的各种拼装玩具。
    那各种风车齿轮多了去了,这点小东西原理,他还是知道一点的。
    而李世民他们三位一看之后,李世民首先说道:“宽儿,不许玩闹。
    这东西真的可行吗?朕怎么觉得这东西,似乎有点像小孩子的玩具呢?”
    李宽笑道:“父皇,儿臣怎会拿国之重器开玩笑呢?
    这东西如果在青雀手里,当然就是玩具。
    但如果做成大型的器械的话,那一定就不是玩具那么简单了。
    父皇,还是让工部的官员,去试试看吧,儿臣这么空谈也是没用的。”
    长孙无忌不断的点头说道:“宽儿说得不错啊,陛下,试试看吧。
    就算我们目前没用到,起码能提升国力啊,打造军械和农具都能用到铁器。”
    房玄龄捋须笑道:“赵王殿下总是能给我们惊喜,希望这次比那火器还要震撼。
    毕竟,这不只是能体现到军事方面,民生方面也能用到的。
    如果真如赵王殿下所说,那真是功德无量了。”
    而李宽马上跟上一句,说道:“功德无量是父皇,臣子有好的想法,也得有英明的君主,去实现才好。”
    李宽的一记马屁,拍得李世民哈哈大笑,说道:“宽儿,咱们父子俩,就不要互相吹捧了,没看房卿都不意思了吗?”
    房玄龄也觉得,当着皇帝面说一个皇子功德无量,有点词不达意了。
    而这时候,门口的内侍来报,太子李承乾回来了,李世民直接宣李承乾觐见。
    只见李承乾迈着那儒雅的小步伐,慢慢走到殿中。
    他先是向李世民躬身施礼,之后又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问好。
    然后,李承乾又来到李宽的身边,小声的说道:“二弟,那三百人马的问题解决了。
    各家勋贵子弟,已经正式将他们交到我们手上了,接下来的训练,定会让他们不断的提升。”
    而李宽却笑着小声说道:“大哥,那你可奏请父皇,请求给那三百人马弄个番号了?”
    李承乾却惊讶的说道:“我来请求番号?还是你来吧,毕竟,那是你训练的人马啊。”
    李宽侧头说道:“你求番号,那人马你用起来也顺手,他们更加会对你感恩戴德,我给他们起名不就行了。
    咱们俩谁跟谁呀,何必这样谦让呢?不过,还得让父皇同意才行。”
    李世民三人的注意力,终于回到了李承乾这里来。
    李世民呵呵笑道:“承乾啊,你对练兵可有什么心得啊?
    我李唐皇子都要经历兵事,这样才能不断的强化起来。
    如果,朕要你独领一军的话,你将如何选择自己的战场啊?宽儿选了北征,那你呢?”
    李承乾一听李世民的话,激动的说道:“父皇真的让儿臣选择战场?”
    而李承乾又侧目看向李宽,李宽不断的微笑点头的鼓励他。
    李承乾清清嗓子,之后说道:“父皇,我李唐疆域甚广,但真正在实际控制中的还很有限。
    只有关陇一带影响力是最强的,毕竟,北有游牧外虏,南有蛮族环伺,东西都各有强敌外藩属国。
    如果让儿臣去选择,定要选择南方,儿臣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南三地要紧紧抓住在我李唐手里才行。”
    李承乾的话掷地有声,在场的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知道,李世民对岭南一带,不是很放心,那冯盎也不能全信的。
    李承乾正是抓住了这一条,而李世民仔细思量了半天,之后说道:“承乾的话倒也中肯,那这南方多是山地。
    我李唐的骑兵作战,可没有什么优势啊!
    承乾,你觉得如果真的让你自领一军的话,那山地作战的话,将如何开展呢?”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此次去陇右大营,见识到了山地作战的效果。
    而那临时编凑的三百人马,就能胜任,不过只要将兵力不断的扩大,再加强训练就好。”
    李世民这时候,又拿起那份对战演练的报告,翻看了一下,说道:“承乾你的意思就是用这三百人马吗?
    训练可以加强,但如果真的不断的扩大兵力的话,那将如何保证这战力呢?”
    李承乾鼓足勇气说道:“就用那新式武器,火器一道,定会成为我李唐的最新利器。
    不过,士气方面,儿臣请求父皇亲赐这三百人马,一个独立的番号。
    以后这三百人马,将成为南方府兵的种子,这山地作战,将会在南方战场上,全面开花。”
    番号?而且要皇帝亲赐,这是多么大的荣光啊!
    李世民不断的点头说道:“如果真如承乾你所言,那朕就亲赐番号也无妨。
    不过,朕还是要看到他们的战力究竟如何,这番号可待定。
    如果他们能让朕信服的话,那朕就亲自下一道圣旨。”
    李承乾又激动的看向李宽,这事基本上成了,现在就看李宽再加一把火了。
    李宽拱手道:“父皇,既然大哥想将这三百人马,当做最初的班底,那不如请父皇去陇右大营走一遭。
    我们亲眼看看这新式武器,结合山地作战的效果,儿臣连番号,都替父皇想好了。”
    李世民听到自己儿子的话,指着李宽和李承乾哈哈大笑道:“你们兄弟俩是事先商量好的吧,行,有魄力,年轻人就要这样。
    那朕就如你们所愿,因为朕相信朕最为优秀的两个儿子,定不会让朕失望的。
    那宽儿,你就说说你起的番号名称吧。”
    只见李宽郑重说道:“兵者,血与火的考验,而这三百人马,曾与我火麒麟卫并肩作战过,而南方山地最强的就是狼,不如就叫‘血狼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