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倭国乱世
作者:颜丑文良   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最新章节     
    当箭鸥号开始在连阳县港口和鸟渡岛之间开始航行之后,物资的传递速度变快了,可以轻松满足岛上的消耗。
    于是周宇让箭鸥号带上仍滞留在连阳县盐场的天水人200名上岛,继续在岛上增加劳力。
    这一次将中年女性也带了50名上岛,都是有家庭的,专门为岛上的人做清洁、收拾和厨房工作。当然一些缝缝补补也是必然的。
    随着她们的上岛,也有一些活禽被带上岛,被她们圈养起来下蛋。
    更多的劳力上岛之后,更多的整地、房屋工程也随之开始。
    目前鸟渡岛仍然是建设期,最终的目标是建起可以居住2千人的居民区,和一次性可以停泊4艘寻宝船型号的码头,以及可以供应这么多人使用的淡水收集系统。
    到时候鸟渡岛还需要有大仓库来保证至少满足2千人半年时间的食物储备、燃料储备,避免出现什么意外导致食物断绝。
    鸟渡岛上已经开了些田,土壤还是从大陆上运过来的,每一次运送物资的海船只要有空余负重就会载上用于耕种的土壤。
    海岛上需要种一些蔬菜瓜果解决大家的维生素问题。每次船只过来也会顺路捕捉一些海鱼带给他们。
    周宇可以说是正在为鸟渡岛打下坚实的基础。看似投入大,但其实只要想想这座岛并非只是作为仓库、中转站、港口的存在,而其实是个大金矿,就可以理解了。
    如果用金钱来衡量,到时候这样一座小岛的产值,可能比一整个县的产值还要大。
    这样一想,周宇的投入就可以理解了。
    随着箭鸥号的航行,物资的传递速度变快,消息的传递速度也变快了。
    周宇让鸟渡岛的负责人黄有壮在鸟渡岛上最高的山上竖起了一根高高的金属杆,杆上还有奇怪的金属枝干。
    虽然黄有壮不知道这根杆有什么用,但教主吩咐的,他哪里敢不从,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任务,每天都要看一看这根杆有没有倒了。
    而这根高杆就是用于信号传递的小型信号塔。
    本来周宇是无法直接联系到鸟渡岛上的,现在有了这根信号塔,他就可以接收到岛上的消息了。
    单靠香炉本身的能力,发送、接收不了这么远距离的信号。
    而在鸟渡岛立起信号塔之后,周宇和东瀛的连东云也建立了联系。
    周宇也给了他一个香炉,有事就插香,一炷香内等待周宇的接听。
    也正因为如此,周宇才掌握了一些连东云和上木健一一家在东瀛倭国的进展。
    钱是好东西,有了行动经费,上木健一燃起的复仇火焰熊熊燃烧,根本无法熄灭。
    他的老家离他们下船的地点有一段距离,他也没有急着回到老家去,而是待在港口收拢了几个来自天南地北的武士,都是孤身的。
    他生怕拉帮结伙的武士会反过来将他干掉。
    他虚构了自己的来历,给自己安上了一个做商人的地头身份,对武士们说自己有势力但是被赶出来的,所以现在要聚集力量夺回自己的地位。
    连东云在东瀛人生地不熟,但他的风度却是立了起来。
    虽然在兴汉已经混不下去了,但是在倭国却是昂着脑袋看不起人的样子。
    本来武士们对他有些不满,但是知道这是兴汉朝来的上邦人士,是一位书生之后,都一个个觉得他的这种做派很正常。
    来自上邦的,还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就算没钱都最少能沾一个清贵。如果愿意出仕某个小大名,就算连东云是个草包,单单为了面子小大名也能容许他白吃白喝。
    连东云来了倭国才没多久,他就发现自己在这里想要混吃混喝实在是太容易了,莫名其妙的就有会汉语的倭人想与他交往。
    他们只要能听到兴汉国现在的一些旧闻都高兴,要是能听到如今兴汉和北原的国战新闻,那更是听得眼珠子都不带转的。
    特别是听到北原多少万骑兵和兴汉多少万步兵绞杀在一起,北原骑兵在几十座巨大的堡垒之下无法寸进之时,更是会发出各种意义不明的惊呼声、惊叹声。
    后来连东云才知道,倭国将军统治之后承平了快两百年,但是现在已经压不住底下的大名了,最近因为被压榨的农民困苦不堪,终于起义。
    而将军调去平叛的军队原本以为可以轻松镇压连武器都不全的农民,结果却战败了。
    因为农民之中居然混杂着一些跟着起义的蒙脸武士,他们带着农民奋力作战,士气高昂。
    相反将军的军队里武士数量虽然多,可是武艺荒废士气低落,遇敌发现对方是个硬骨头之后就只会逃命,很快就连吃败战。
    无法平叛导致被农民起义军连续击败的将军,露出了一直掩盖着的虚弱。
    不满将军统治的大名也开始整兵备战,准备迎接新的乱世。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整兵备战的资金,原本还能通行的商道被当地大名设卡收税,要通过就得缴税,而通过几个大名的地盘就得缴几次税,导致商人完全没有利润了。
    除了进行船运和走私,许多商人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只能做做短距离的低利润贸易。
    除了折腾商人之外,农民也没有得到地位的提高,这些大名为了军粮,对治下农民的压榨更加凶狠残酷。
    许多倭人都在哀叹乱世又要开始了。
    在这种国内紧张状态下,原本贫苦的武士自然想要凭借武艺出头,混个饱再死总比活活饿死强。
    可贫苦的武士连兵刃都没有,是不可能被大名青睐的。连把武士刀都没有,大名只会把他们当成骗子。
    因为港口还能通商,各地混乱,在港口的商人需要的护卫激增,大量贫穷、破产的武士就跑到港口来“找工作”了。
    他们至少也要赚到可以买一把武士刀的钱,买把武士刀再去找大名出仕。最好能挣到一身竹甲,虽然只是竹甲,也能威风凛凛,立刻跨越普通武士的阶层变成小头目。
    所以武士都在找钱多价格高的工作。上木健一因为是去夺回自己的地盘势力,是肯定要打斗厮杀的,所以他比别的商人出价高不少,要的也是能打敢杀的武士,觉得不堪用就不要。
    这么严格的选拔让他召集武士的质量虽然比较高,但是速度确实是有点慢。毕竟市场上不可能有那么多能打的武士被你雇佣,大部分都去找大名,走传统升迁道路了。
    连东云在倭国待的挺开心,甚至还有人想找他这个“上国的聪明人”借种,让他呵斥了出去。
    但是倭国的战乱也将至,到时候他待在这儿人生地不熟的,偷偷被人砍了抢了钱都不知道。
    于是他觉得还是得赶紧完成这边的任务回兴汉为妙,毕竟周教主是有真道法的,不是凡人。当他的教徒不丢人。
    他的思想转变自然是当他用香炉向周宇请示汇报,发现可以即时通讯交流之后发生的。
    居然可以直接联系到远在天边倭国的自己,周教主有这种神通手段,若是延寿教扩张到整个兴汉,岂不是仍可以遥控天下?
    于是连东云态度变得积极了不少,向周宇请示,自己能不能也看看能不能帮得上忙。
    他觉得上木健一做事有点死板了,非要那么多厉害的武士干嘛,数量也很重要啊。
    他觉得只要不怕死,不临阵脱逃敢跟人比划的武士就是及格的武士。最少也能帮着拖住敌人的兵力嘛,全是高手数量太少还不是要被围攻?
    周宇觉得他愿意做就去做吧,就答应了他。上木健一做事的确太拖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