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老十四二十
作者:爱吃春酒的方刚   快穿愿望捕捉器最新章节     
    被关在毓秀宫的这些年里,胤禛每日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望着天花板发呆,和原主在皇陵幽禁的日子差不多。
    世事轮回,也轮到他尝尝这孤独绝望的的滋味了。
    但胤祯是什么人呢?
    他可是绝世好弟弟啊!
    他命人时不时的隔着门板,给胤禛讲讲现在大清的变化,告诉他,大清在胤祯手里,变得有多强大。
    胤祯给了允礼甄嬛两个选择,一是双双赴死,黄泉路上做对亡命鸳鸯;
    二是舍弃一切,隐姓埋名的生活。
    二人纠结过后,选了第二个。
    胤祯也不含糊,对外宣布二人暴毙,然后麻利的把他俩扔到了西南一座小村庄,派人看守着。
    冒天下之大不韪都要在一起的爱情是多么的感天动地,所以就永远的锁死吧。
    没有了富贵加持,这爱情能维持到何时?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胤祯表示他很期待。
    …
    承安三年,皇家制造院造出了第一辆利用蒸汽作动力的火车,运用于京城和京郊工业区的往来;
    以京城为中心,各地纷纷进行城区规划,初步具备了现代城市的雏形;
    承安三年的秋闺过后,承安帝下旨改革科举制度,在原有的八股文的基础上,增设格物、明经、珠算、农学等科目,并设置不同的录取制度,主打一个人才专招;
    也是这一年的秋天,承安帝下令废除大清入关百年来的强制易发易服政策,大清子民,无论满人、蒙古人还是汉人,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民族的穿着和发型,不受拘束。
    此令一出,遭到了宗室的强烈反对。
    那些老皇叔、老皇伯们齐聚乾清宫,强烈反对改革祖制。
    这条强制政策是为了推行满族统治,让汉人时刻认识到满人治天下的事实。
    这三年胤祯忙于国事,倒忽略了这群还活在旧日美梦中的老顽固们。
    什么数典忘祖?什么背叛祖宗?
    不好意思,他不是原主,老祖宗们管不到他。
    他又没说要废除满族服饰,急什么?
    一群人天天堵在太和殿门前无声抗议,试图拿祖宗礼法来唤醒胤祯这个不孝子。
    胤祯才不理他们呢,爱堵就堵,他正好借机出宫玩玩,视察风土人情。
    京城作为最先规划的试点地区,街道宽敞、商业发达,群众来往穿梭于街巷之间,好不热闹。
    胤祯只带了贴身大总管,穿着常服,大摇大摆的逛街。
    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看见感兴趣的就支持一下生意。
    一个下午逛下来,胤祯开心了,大总管却累得快哭了。
    傍晚,胤祯逛到了云绣坊。
    云绣坊是完颜淑雅开的,主打一个平民化路线。
    为了响应胤祯的政策,云绣坊推出了许多明制、宋制复古样式衣裳,搭配上同款首饰,优惠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精美的质地、别出心裁的样式吸引了不少女子和妇人,正聚在大厅中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胤祯朝掌柜的颔首,径自上了三楼。
    三楼处是办公地点,胤祯的二女亦珺正趴在案上在设计图纸。
    “皇阿玛?!”
    亦珺惊喜的看向胤祯,蹦蹦跳跳的扑过来。
    “多大人了!还这么孩子气!”
    亦珺笑嘻嘻的拉着胤祯去看她新设计的图纸。
    “阿玛你快看!这个样子好不好看?”
    胤祯拿起来一看,这是魏晋风格的样式。
    画中模特身段纤细高挑,简约不失优雅的衣物穿在她身上,显得整个人都飘飘欲仙。
    胤祯赞同的点点头,“甚美!我儿真有才华!”
    亦珺得了夸赞,骄傲挺胸。
    胤祯问了几句店里的状况,亦珺一一答了。
    这云绣坊本来是完颜淑雅的陪嫁铺子,经营的中规中矩。
    亦珺在康熙五十七年出嫁,丈夫是科尔沁贝子僧滚扎普。
    这孩子小小年纪远离故土,过得很不开心。
    若不是胤祯的到来,这孩子就会在雍正七年的时候病故,年仅二十五岁。
    胤祯上位后,下旨把自己所有出嫁的女儿都迎回了京城,并修建公主府。
    亦珺和额附感情不和,未有子嗣。
    侧福晋舒舒觉罗氏,如今的淑贵妃心疼女儿,哭得眼睛都肿了,可又不知该如何帮她。
    胤祯直接来了个大手笔,下旨让她和离,将额附踢回了蒙古。
    大好年华,何必在这么个不爱自己的男人身上吊死?
    在长辈们的开解下,亦珺开朗多了。
    这云绣坊交给她经营,做得有声有色的。
    承安帝废除强制着装的圣旨通过报纸传遍大江南北,又有各地官员以身作则,续起头发、剪短鼠尾长辫;
    官夫人们换下笨重宽大的旗装,穿上从云绣坊买来的各式衣裳、首饰。
    百姓们有样学样,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
    整个大清,刮起了一股“cos”潮流,只要是你喜欢的、得体的,想穿就穿,反正皇帝也支持。
    宗亲们每日起早贪黑的进宫抗议,劳心劳力的,回家一看,两眼一黑。
    街上到处是“奇装异服”就算了,
    自家里也着了火,媳妇女儿们穿得各式各样。
    怎么打骂都不行。
    这些老头子们还能怎么办?
    只能唉声叹气,除了咒骂胤祯不孝之外,什么也干不了。
    如此大半年后,胤祯下令改良官员官服、皇家服饰,也没人有异议了。
    大清在胤祯手里渐渐发展壮大,和远在大陆另一边的西洋一起,进行了工业革命。
    承安六年,大皇子弘春承皇父意,率领海军向东洋进发,仅用时四月就打下倭寇,大获全胜;
    同年七月,敦亲王及直亲王长子弘昱率兵攻进北朝,将玉氏纳入大清版图。
    西南边境则派了二皇子弘映驻守,震慑宵小。
    胤祯一共在位四十年,送走了所有长辈和哥哥,以及自己的所有儿子和部分孙子。
    他初登基的时候就严肃的和儿子们说过了,别想着夺嫡,有那闲工夫不如好好办差,或者好好培养儿子。
    圣祖能活到七十岁,焉知他不能比康熙活得更长?
    反正胤祯在位的时候是不会选他们当继承人了。
    胤祯要选一个自己从小培养的人当继承人,把现在的大好局面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