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程
作者:齐思贤   女帝与首辅的二三事最新章节     
    过完年后,怀化将军李怀霖也返回了楚国与夏国边境。
    夏国蠢蠢欲动,春节期间,还屡屡派人潜伏到与楚国交壤的边境,意图不轨。
    原本信国公夫人还想还留着儿子在京中多待些时日,陛下已经下旨选秀,信国公夫人想借此在陛下和皇后娘娘给跟前讨个恩典,赐门婚事给他。
    只是边关形势不容乐观,先前与夏国交战一事又是李怀霖和元承负责的,到底国事为重,信国公夫人也不能因为儿子的私事而贻误了军情,便放了他去。
    京城这边,敬元帝下旨选秀,朝堂上下因为这事又热闹了起来。
    陛下如今也不过四十几岁,正值壮年,但陛下近些年已经不怎么近女色了,宫中这些年也没有过选秀。
    况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自从陛下册立太女后,就将朝政就给了太女,若非是去年太女去了秦国又带着身孕回来,陛下只好再次坐镇朝堂。
    但朝臣们都知道,等太女坐完月子,重新执掌朝政后,陛下怕是要退位了。
    可就算陛下他无心女色,几位皇子们也都长成了,皇子妃可都还没有着落,且宗室之中还有不少青年子弟也还没有亲事呢。
    此次选秀,若是入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眼,姑娘家的身价也会随之上涨,就算没能赐婚皇子,出了宫想要再寻佳婿,那也比旁人有优势。
    试问适龄的世家管湖南女子们哪个不心动呢?
    最忙的当属礼部。
    好的,以下是添加了一些修辞手法的内容:
    陛下圣谕,楚国境内,凡适龄之女子,不分贵贱,官家之女皆可。
    这只要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又不局限品级,这大楚上下的官员说多不多,说少拿也不少啊。
    因此,这礼部也得拟出个二三五六的章程出来呈给陛下看,不过也幸好也有祖制可以参详,不至于让他们像无头苍蝇一般。
    礼部忙活了五日,没日没夜的赶,总算在陛下颁布选秀旨意的第六日,;礼部尚书周斯越将拟出来的选秀章程呈到陛下跟前。
    敬元帝拿着这道折子去了景阳宫与皇后一同商量。
    皇后仔细地看过礼部拟的章程,提出一些看法:“陛下,臣妾觉得这道章程拟的有条不紊,可见礼部的大人们是用了心的。
    不过臣妾倒是有些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敬元帝本就是过来与皇后商量的,自然是要听听她的意见。
    \"皇后但说无妨。“
    皇后一笑,指着折子上那行,地方秀女选秀的章程,温声说道:“礼部让各个地方先自行选拔秀女,是为第一轮,晋选的再送到京城参选,这个出发点是极好的,但地方毕竟距京城遥远,具体选拔要求地方官员未必能全然按照礼部给出的要求去选,臣妾担心地方官员无法做到公正。
    这些年来,臣妾治理后宫,时常察觉到底下那些管事太监、掌事姑姑们偶尔会行事随性,任人唯亲。此虽为人之常情,但选秀之事,乃是为皇子、宗室子弟择妻,更应注重秀女之品行是否端庄,而非让底下的官员们滥用职权,欺瞒陛下。此乃臣妾之浅见······”
    皇后自谦的说道。
    敬元帝却抬手打断她。“皇后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提议朕觉得甚是有理,底下官员弄虚作假欺瞒朝廷的事屡屡发生,总归是朝廷监管不够,若是地方官员借此次选秀大肆揽财,或是任人唯亲,也未必不可能。”
    “那陛下可有什么法子?”皇后笑着问道。
    皇帝戏谑的看着她,“不如皇后先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皇后既然看出了这其中的问题,还提了出来,心中定是有了解决之策。
    “陛下,不若朝廷这边派礼部的官员和司礼监去地方协助选秀之事,此次的章程是礼部的大人们拟定的,对一些具体的细则定是比旁人清楚,也能帮那些地方官员们更好的按章程办事。”
    敬元帝闻言含笑的看着她。
    皇后被他看的有些忐忑,迟疑的问道:“陛下,可是臣妾哪里说错了?”
    敬元帝拉起皇后的手,放在左手手心,右手在上面轻拍了下,无奈的道:“皇后说很好,朕只是有些意外,皇后竟能从后宫中的一点小事,联想到这事上来,举一反三,看来是朕以前小瞧了皇后啊。哈哈哈!”
    皇帝朗声笑道。
    皇后见状也是一笑,“陛下吓死臣妾了,臣妾还以为是自己哪里说错了呢?\"
    \"皇后这么不自信吗,你是一国之母,是大楚命妇们的榜样,皇后可莫要小瞧了自己。”
    敬元帝郑重地说道。
    皇后心中感动,爱慕的看着眼前地丈夫,“陛下~”
    次日朝会上,敬元帝就将礼部呈上来地折子批阅完发下去。
    “周爱卿。”敬元帝叫道。
    ”臣在。“周斯越闻声出列。
    ”此次礼部拟定的选秀章程,朕已经详阅过了,其大体上甚合朕意。只是,秀女女选拔一事,关乎皇室脸面、体统,不可不慎。
    皇后乃中宫之主,诸皇子之嫡母,此事朕与皇后商议后,担心地方官员不能领会此次选秀的具体章程要义,耽误选秀进程,故,朕 令礼部与司礼监同时派人前往各地州县,协助各地官员熟悉章程,开展秀女选拔,待选出地方符合的秀女,再一同回京。”
    周斯越有些惊讶,但还是叩首,道:”是,臣谨遵圣命。“
    ”嗯。“敬元帝满意的点头。
    百官倒是对皇后有了不同的看法,但心中想着,等自己回去定要同家里的夫人说这事,让她们日后进宫对皇后娘娘也要更恭敬一些。
    “皇后娘娘慧质兰心,能够细心察觉细微末节之处,陛下亦有纳谏之资,此乃大楚之幸,黎民百姓之幸。”
    文武百官齐声赞道。
    敬元帝看着下首的百官对皇后的夸赞,满意的笑了。
    敬元帝知道,因着王氏一族的事,皇后虽然还是一国之母,五皇子和三公主的生母 ,但还是有不少大臣和家眷对皇后不满,尤其是立了太女后,上折劝谏他废后,或是收回皇后执掌六宫之权的可不少。
    敬元帝虽然一直将这些折子压下,但也不曾当众维护皇后。
    但经过元元和这几日的事,敬元帝对皇后的看法和态度都变了不少。
    他知道自己是喜欢皇后的,喜欢她温婉善良,所以今日才会在朝臣面前说起皇后昨日的提议,就是要敲打一下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