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形同虚设
作者:齐思贤   女帝与首辅的二三事最新章节     
    梅兰竹菊几个都候在书房外,自然是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连忙将书房附近以及从书房回到寝殿这一路上的饿宫人全部调离,免得惊扰了主子。
    谢景琰抱着萧璇走去了寝殿后面的浴池,给她仔细清理着身子,只是,在这一过程里,两人没忍住,又来了几次,直到萧璇实在累的不行,低头在她身上动作的男人的肩膀上狠狠的咬了一下。
    这才得以停下。
    谢景琰见她实在累的连手指头都懒得动弹,主动的给她再次清理一番,这才拿过旁边的棉布巾包住她的身子,自己也随手拿过浴巾擦拭了一下,随意的围住下半身,抱着萧璇走了出去。
    汀菊将主子要穿的衣裳都准备好了,就放在床前,边上还有一套谢景琰的。
    自从两人圆房之后,谢景琰隔几日便会过来,谢清便把他的衣裳收拾了几件放在这里,以备不时之需。
    这会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汀菊在殿外询问是否要传膳,谢景琰看了眼懒懒的躺床上的萧璇,知道她怕是累计极了,便让汀菊准备一些清淡易克化的过来,就在这里用膳。
    汀菊愣了下,应声便下去吩咐了。
    谢景琰给自己穿好衣服,坐到床前,先是给萧璇那里擦了药,然后才抱起来,给她穿上肚兜和寝衣,并没有给她换上外衣。
    没多久,汀菊身后跟着两个小宫女,端着晚膳进来。
    是两碗粥、里面放着些许肉沫和香菇碎,闻着便令人食指大动,还有银耳羹,一碟卤牛肉片,和几样爽口小菜。宫女们把晚膳摆放在桌上,谢景琰便让他们退下了,只留下汀菊在一旁候着。
    谢景琰轻声唤了唤着有些昏昏欲睡的萧璇,“元元醒醒,吃点晚饭,这样才不饿着肚子。”
    萧璇实在是累得很,但肚子也确实是饿了,闻言倒是睁开眼,谢景琰把她扶起来靠在自己的怀里,汀菊端着粥跪坐在床前,谢景琰用汤匙一口一口的喂着怀里的人儿,又夹了几筷子卤牛肉片喂给她。
    萧璇用了一碗粥和几片牛肉,几口小菜和一小碗银耳羹,差不多有七分饱,谢景琰便不再喂她了。
    汀菊将碗放到一边,又端起漱口的清茶递给谢景琰,谢景琰侍候着她漱口,又拿过干帕子给她擦拭了嘴角,这才让她躺下继续睡。
    谢景琰站了起来,弯身给她盖好被子。然后把自己就坐到桌边,就着方才萧璇方才用过的饭菜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
    用完后,汀菊将这些收拾了下去。
    谢景琰走到床榻前看了眼睡得正香地萧璇,低头在她额头上轻吻了一下。
    然后便走出寝殿。
    他是丞相,政务繁忙,下午原本只是听说母亲过来了,有些不放心便过来看看,谁知道,就一发不可收拾来。
    谢景琰抬手捏了捏眉心,轻轻的笑了。
    果然,在心爱的人面前,连他一向引以为傲地自制力也形同虚设了。
    ·······
    萧璇同谢婉晴说的要留在秦国多陪外祖父一段时间,并不是糊弄小姑娘的。
    贞武帝如今已是花甲之年,年轻时带兵打仗,身上落下不少伤,再加上去年还遇刺,老人家的身子也是不如从前健壮了,遇到阴雨天,身上那些旧伤便会复发。
    这个时节正值春夏之交,天气变化莫测,时而晴天,时而倾盆大雨。
    萧璇昨夜睡得早,是以今日起的不算晚。
    今日天气倒是不错,晴空万里的。
    萧璇收拾了一番便带着人朝太极宫走去。
    太极宫里,贞武帝年纪大了,加上身上的旧伤发作,昨夜睡得晚,不过 他一贯早起,这会儿也已经起来了,正在用早膳。
    见到萧璇过来,立马招呼她坐下一同用膳。
    正好萧璇早上也没用多少,只喝了碗燕窝粥。
    便从善如流的坐下了。
    桌上的早膳并不算丰盛,贞武帝旧伤发作,太医叮嘱不能过于荤腥,清淡饮食最佳。
    是以他的早膳也不过就是一碗碧梗米饭,几道清炒的小菜,还有一道羊肉汤。
    萧璇过来了,宫人们又拿来一副碗筷,给她添了小半碗米饭。
    祖孙两个和乐融融的用着早膳。
    小半个时辰后,祖孙两个用完早膳了,萧璇便搀扶着老人家出去散散步消食。
    祖孙二人漫无目的的走着,就走到了御花园。
    萧璇扶着贞武帝到亭子里坐会。
    这时,太极宫的总管太监也端着药过来了。“陛下,请用。”
    贞武帝看了一眼,眉头微皱,但还是端起来,直接喝了。
    总管太监接过碗,又递过帕子给他。
    贞武帝擦拭了下嘴角。
    转头便看见一脸担忧的看着他的萧璇,贞武帝执掌秦国多年,手段强硬,眼下见外孙女满心满眼的担心,心下一暖,再是强势的帝王也软和了不少。
    贞武帝抬手摸了摸萧璇发顶,温和的说道:\"元元不必担心,外祖父还没见到你和华儿成婚呢,朕还想抱抱曾孙,不会有事的。“
    萧璇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放下心来,不过听到祖父这么说,还是扯出一抹笑意,说道:“我的婚事,怕是,没那么容易,外祖父倒是可以给华儿选太孙妃了。”
    贞武帝心疼的看着她,“谢景琰是个不错的男子,且朕观他对元元也是真心的喜欢,只是你们两个的身份,确实有些麻烦。”
    贞武帝也很是为难,于公,他是秦国皇帝,自然要以秦国为重,谢景琰是个不可多得的相才,有他辅佐华儿,日后秦国定能更上一层楼,到时候未必不能一统天下。
    于私,元元是他的外孙女,是云儿留下的唯一血脉,自幼长在他的膝下,又乖巧懂事,叫他怎能不疼爱。
    可她也是楚国的皇太女,若只是普通的公主,便能下嫁给谢景琰,夫妻琴瑟和鸣,秦国有他在,日后有华儿给她撑腰,这辈子定能享尽尊荣,儿女绕膝无忧无虑。
    贞武帝叹了声气。
    萧璇安慰道:“外祖父不必忧心,我与他如今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我是皇太女,日后是要纳皇夫的,不必像寻常闺阁女子一样在意贞洁,与其担心将来的事,但不如趁着就在眼前,好好真爱彼此。”
    萧璇作为帝女 自幼受到的教育本就不同于闺阁女子,一样年纪的女郎在家学习女红、三从四德,而她却是接受着两代帝王的教导,如何处理政务,治国理政。
    她是喜欢谢景琰没错,但不会满心满眼都是他,她身上担着国家、百姓的重任。一国之君心里不能只装着情情爱爱,那样子对国家
    对百姓都是极不负责任。
    而她也相信,谢景琰是能理解她,因为他们本就是一样的人,心中有着彼此,但也肩负着家族、国家重任。
    贞武帝见她自己想开了,并没有怨怼之色,不由一笑。
    不愧是他姬蘅的外孙女。心胸宽阔,眼界自然不是普通女子能比的,就是男子,也不及她万分之一。
    “你能这样想是最好不过了,华儿十七了,从前需要隐藏锋芒,不好为他选妃,如今倒是该安排上了。”
    贞武帝脑子里过了一遍大臣家的女儿,都有哪些适合进宫的。
    “安排什么?”
    突然一道属于少年意气风发的声音传来。
    贞武帝和萧璇抬头看去,正是姬华,他身后还跟着谢景琰这个丞相。
    自从册封大典结束后,姬华这个太孙便正式走马上任了,贞武帝下旨由皇太孙监国,丞相兼太孙太傅的谢景琰以及英国公辅佐。
    自己则是退居太极宫,不问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