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姬蘅(下)
作者:齐思贤   女帝与首辅的二三事最新章节     
    姬蘅拿着太子给的手书和太子令牌直接去了京畿大营。
    龙虎卫指挥使高澹正在大帐内与龙虎卫将领议事。
    “北地如今即将失守,陛下还在安阳与韩王僵持不下,咸阳怕是危矣。”
    “我们龙虎卫向来只守护京都安全,可一旦北地失守,赵国大军必将直奔咸阳,到那时龙虎卫如何抵挡。”
    “此言差矣,龙虎卫几百年来食君之禄,如今别人都打到咱们都城来了,龙虎卫定誓死守城。\"
    \"若真到了守城的地步,倒真的有些憋屈了。还不如现在去北地痛痛快快的打一仗”
    \"如今朝中没有其他将领,太子又是千金之躯,自是要坐镇咸阳城中,无人能暂挂主帅,就是我等想要上阵杀敌太子也不会允的。“
    “禀指挥使,七皇子带着太子手书前来求见。”有将士进来禀报。
    ”七皇子?你没认错?”高澹有些疑惑。
    “回指挥使,外面那人声称自己是七皇子,手上拿着太子手书,属下看过,上面的确盖着太子印章。”传话的将士回道。
    高澹闻言有些惊讶,又与其他将领对视一眼,这才走了出去。
    帐外,姬蘅手握着太子手书,打量着这守卫咸阳几百年的龙虎卫大营,前面一队巡逻的士兵走过来,个个昂首挺胸,精神奕奕,走路步调一致,一看就是训练有序。不远处训练的士兵声音洪亮,气势非凡。
    不愧是龙虎卫。
    不多时,就见主帐帐门掀开,一群将领走了出来,为首的那位将军龙骧虎步,嘴上蓄着短须,五官英气,身材高大,想来就是龙虎卫指挥使高澹。
    而对面高澹以及身后的将领也在打量着姬蘅这位大秦的七皇子,瞧着不过十四五岁,面容白净,身着蓝色锦袍,一看就是个娇生惯养的贵族小公子,与这龙虎卫大营格格不入。
    高澹朝姬蘅拱手,道:“七皇子,臣听闻您带来了太子殿下手书,可否让臣一观。”
    “自然。”姬蘅把手上的书信递给高澹。
    高澹接过快速看完,不由大惊。这手书上面写着,让七皇子带着龙虎卫前往北地杀敌。又传给身后的众将领,众将领也是不可置信。
    “七殿下可知,龙虎卫自存在至今,一直都是为守卫咸阳,您如今想要调派龙虎卫离京前去北地杀敌,仅凭太子手书是不够的,龙虎卫向来只尊龙虎令。”高澹道。
    姬蘅自是明白这个规矩,从衣襟处拿出一物举起来,高澹及身后的将领见此纷纷跪下。
    姬蘅大声道:”太子有令,着龙虎卫即刻前往北地,收复失地。“
    “臣等遵命。”
    姬蘅次日一早就带着龙虎卫前往北地。
    烁阳城
    北地残军杀掉三皇子后,并未对三皇子带来的三千精兵赶尽杀绝。因为赵军得知郭子仪被他手下的士兵乱刀砍死,当即挥兵直到烁阳城下,烁阳城内驻扎的残军虽然对三皇子和郭子括有所不满,但军人誓死效忠国家,大敌当前,怎可临阵脱逃,而三千精兵本就为了北地而来,因此双方目标一致,暂时握手言和,共同抗赵。
    是以当姬蘅带着五万龙虎卫到达烁阳城时,残军和那三千精兵正苦守城门,眼见快要撑不住了,姬蘅当即下令,派高澹亲自带领五千龙虎卫前去城门接替他们,让他们先返回城内。
    残军和那三千精兵回来后,姬蘅便对那些残军道,“若是同意由他进行收编,此后便可凭借战功抵消先前杀三皇子和郭将军之罪。”
    这时,士兵杀掉自己的上司,以卑轼尊本就是大罪,更何况他们还杀了三皇子,这可是抄家灭族的重罪。如今姬蘅承诺他们,只要归顺,日后还能努力杀敌立功,抵消前罪,他们在秦国都是有自己的家人,自己死了就算了,怎能忍心让他们因自己而死。
    思考片刻,便异口同声道:“属下愿意归顺,多谢殿下。\"说完由真诚的给姬蘅磕头谢恩。
    而另一边,对着那三千精兵,就更好说了,原本他们就是陛下派来随三皇子殿下收复北地,结果三皇子才刚到北地,就被残军给杀了,护主不利,回去陛下定时要问责的,如今七皇子带着龙虎卫来了,还能让他们将功赎罪,自然是乐意的很。
    姬蘅将残军和三皇子带来的精兵收编后,就由这支队伍作为大军的先锋营。因着残军与赵军对抗多年,对对方用兵和作战方式最为了解,而之前几个月之所以会连连战败,丢掉城池,皆因朝廷没能足够的补给粮饷,北地冬日苦寒,有无冬衣保暖御寒,就算赵军不打过来,北地这些将士自己都不见的能顺利扛过寒冬,更何况还要拿起武器同兵强马壮,有备而来的赵军对战,如今这种结果倒也实属正常。
    而三皇子带来的三千精兵乃是陛下从麾下军营中挑选出来的营中精锐,本就骁勇善战。
    姬蘅让吕仁等几位将领进中军主帐参加战前集议,先是让他们说了此次赵军带来多少兵马,由谁挂帅,先前又是如何排兵布阵攻下六座城池。
    “回殿下,赵国此次派出十二万大军,由赵国大元帅袁刚亲自领兵前来。”吕仁道。
    “这袁元帅手下有一义子,名叫袁鑫,此人骁勇善战,每次都是他作先锋打头阵,这次攻下我秦国六座城池,此人功不可没。殿下若是对上此人,定要谨慎。”一林姓将军道。
    “不过,属下可是听说袁刚之子袁绍义与他这位义兄关系可不大好,袁绍义此人能力比不上袁鑫,而袁鑫因能力出众,自小就被他父亲收为义子,多次随袁刚出征,立下不少战功,军营之中最是敬畏强者,军中人都说袁鑫是虎父无犬子,有元帅之风。袁鑫心里极为不喜,认为他才是袁刚亲子,袁鑫如此出风头是不把他这个少帅放在眼里。二人私下多有交锋。殿下,此番倒是可以从这个袁绍义身上入手。”吕仁又道。
    姬蘅听闻觉得甚是可行。点了点头,又看向左下手的高澹。
    高澹出言道:“臣觉得吕将军二人说的在理,我军如今只有五万人,再加上新收编兵卒也不过只有一万余数,统共加起来不到七万,而赵军有十二万之数,兵力相差一倍,若是正面迎敌,对我军极为不利,如果能从袁绍义身上入手,挑拨他二人关系,引起赵军内乱,我们再趁虚而入,打他个措手不及。”
    姬蘅闻言道:“诸位说的确实可行,如今将近年关,想必赵军也想早日拿下北地,此时士气高昂,确实不宜正面硬碰硬。但是诸位也莫要忘了,赵军攻秦已有半年之久,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军中物资消耗极大,如今赵军深陷北地,北地原就因气候恶虐,土地贫瘠,作物难以生长,物资极为匮乏,从前多是由秦国南方富庶之地运送物资过来,将士们才不至于因物资短缺而无法支撑下去。
    而赵军可就没那么好过了,赵国本就处于我秦国更北边,国内物资与北地想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赵军深入秦国腹地,战线拉长,物资必定供应不上,想必此刻赵军已今没有多少粮食,撑不了多久。袁刚定时想要速战速决,拿下烁阳,到时在攻下咸阳,不仅能解决这一大患,甚至还能一路南下,拿下整个秦国。”
    高澹听完眼睛瞬间一亮,激动的出口道:“殿下,莫非您是想”
    姬蘅看了他一眼,笑道:“没错,既然赵军如此迫不及待,我们不如就打开烁阳城门,来一招请君入瓮。”
    “再在城中设下埋伏,赵军一旦进来,再想脱身可不就是那么容易了。”高澹接道。
    接着,姬蘅又同他们商议如何在城中布下天牢地网,让赵军有来无回。
    这场议事从辰时正一直议到戌时末刻,将领们才相继走了出来,一个个容光焕发,倒瞧不出一整天没用过饭的饥饿疲劳之态。
    五日后,秦军果然因困守城中多日,力不从心,城门很快就被赵军攻入,袁刚带着袁绍义和袁鑫入城,一副胜券在握,可就在赵军进到城中,烁阳城们立马关上,城内也响起了赵军哭天喊地的叫声,赵军陷入埋伏,此时,高澹率龙虎卫同赵军厮杀。
    最后,袁绍义被吕仁一刀刺死 ,袁鑫护着袁刚带着残余兵力,逃出烁阳与烁阳城外赵军会合,姬蘅带着龙虎卫一路将赵军击退至秦国北地,袁刚身受重伤,只好带着剩下的两万赵军退回赵国。
    如此,北地终于又被秦国收复,姬蘅经此一役一战成名, 此时也不过十五岁,短短半年时间不到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七皇子成为北地战神,声名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