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过年了
作者:大木公   梦回大宋最新章节     
    开始的时候,那一百一十六人还不好意思,读的磕磕巴巴,不过随着放开,越来越顺溜。
    在读过两遍之后,就是执法队和那270名代表,也一起“唱了”起来。
    一时间到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引得更多的人,前来围观。
    开始百姓只是对这些“兵痞”被当面行刑,而感到大快人心。
    但是又不敢鼓掌叫好,怕遭了记恨。
    可能等到这群大头兵,逐渐开始唱起了“歌谣”之后,听清内容的周围百姓,纷纷拍掌叫好。
    到最后,不仅宋齐鲁手下的兵丁在“合唱”,就是那些百姓也逐渐加入了进去。
    说好的十遍,结果唱到第十九遍才渐渐停歇。
    看着这么多的百姓,没有因为自己受刑而对自己等人认同,反而通过“大合唱”和自己等人成了“军民一家亲”。
    那种认同和接纳,都是百姓从内心里有感而发。
    致使一些年长和年纪比较小的士兵,最后都是哭着唱完的。
    就这一幕,连胡大用都颇受感触,偷偷的用衣襟擦了擦眼角。
    “好一个人民战士爱人民”,这才是军人该有的气节和态度!
    这要是全天下的军兵都如同宋将军的麾下这般,那该多好啊!哎!
    “乡亲们!大家好,我是保安军的最高长官。也是今天这批受罚军士的上官。对于这两日来给大家带来的不便和袭扰,我再次深表歉意。”
    “为了弥补我们的过失。本着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做好人民子弟兵的念头。”
    “从即日起至我大军开拔离开扬州为止。我部两万七千四百二十一名军士,将和知府大人一道,承担起扬州境内的所有官道的修整、河道清淤、水利桥梁修葺、孤寡鳏夫的房屋翻盖等一系列惠民利民的任务。”
    “而且我本人个人名下的产业,将在扬州府下辖各县分别捐建一所平安药局,一所平安蒙学堂和一所平安救济所,作为回报乡里全部免费开放,不收取任何费用。”
    宋齐鲁心想着自己手底下白白养着这两三万号人好吃好喝的待着,不如“废物利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减轻百姓的徭役之苦。
    更让他们和本地百姓打成一片,增加百姓对他们的观感和认可度,同时也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省的这群没有归属感的“海盗”们,一经受不公正待遇或者困境,就跟俪琼个狗蛋玩意儿一样,直接就叛逃当了叛徒,调转枪头就朝准自己昔日的同袍下手。
    宋齐鲁就是为了让这些海盗知道,你们的根在大宋,这里有你们爱的人和爱你们的人,这里永远是他们和你们的家!
    这里有需要和值得他们用性命去保护的一群可爱的人……
    同时目的也是为了努力营造出“军民一家亲”的氛围,为后来的军队改革都打个样板。
    也权当是给赵构“预备”逃难的行在驻地,打下一些民间好感的基础。
    周围百姓一听,这可不得了啊,这件件都是实打实的好处,没一件虚的。
    顿时拍的巴掌都红了,犹不停止,叫好声更是如雷鸣一般此起彼伏,一时间都快赶上过年般热闹了。
    胡大用都是被宋齐鲁的“大手笔”给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如果说他之前只是看好宋齐鲁和他的保安军的话。
    那么现在可就真的有拿这些军士,当做自己“子弟兵”的冲动了。
    宋齐鲁和众军士享受着百姓们的欢呼和簇拥,如同凯旋而归的胜利之师一般待遇。
    宋齐鲁心想,这就是中华淳朴的百姓啊!
    他们所要的一点都不多,只要你稍微对他们好一些,他们就会毫不吝啬他们的赞美之词为你歌功颂德。
    这也更坚定了宋齐鲁排除万难也要把平安三大“利器”—平安医药局、平安蒙学堂和平安救济所开遍全国的想法了。
    众军士回到军营以后,更是七嘴八舌的把自己所见所闻传达给自己身边临近的人。
    顿时所有人全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开始还是稀稀落落的诵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了最后成了全军“大合唱”。
    这振聋发聩的声音,一直飘到扬州城的上空。
    结果就成了跟对山歌一样,扬州城里的百姓也开始纷纷响应着唱起来。
    真正成了“军民亲,鱼水情,一家亲”!
    宋齐鲁也不废话,直接命令部队开拔,从官道修整开始。
    一大批军士开始依次带着工具走出营地,浩浩荡荡直奔官道而去。
    听闻消息的百姓,也开始自发的给军士们送水送茶,以及一些吃食,还有的也自发的加入了修路大军……
    就这样,这场声势浩大的“军民大联欢”,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九才结束。
    宋齐鲁也开始让人来军营里杀猪宰羊,准备犒劳大家。
    从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开始,军营的营寨门口,就开始门庭若市。
    不停的有百姓带着自己的米酒,小吃,腊肉等前来犒军。
    宋齐鲁知道这些百姓一年到头的,难得有这些好东西吃,所以下令坚决不收。
    但是实在执拗不过,所以才提出出钱“购买”的方式,可是这些百姓们又不同意了。
    所以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礼尚往来模式。
    你给我一坛酒,我给你一块猪肉。
    你给我一斗米,我给你一块猪肉。
    你给我几条鱼,我给你一块猪肉……
    本来宋齐鲁犒劳众军士们,定的标准是过年期间每人“一斤肉,两角酒”的。
    所以这肉准备的不少,这鸡鸭鱼猪羊等各类肉食加起来足足将近三万多斤。
    可是搁不住来的百姓多啊,或许都被传开了,来宋齐的大营犒军,无论拿什么来,都能换一块猪肉回去,这买卖不亏……
    所以导致宋齐鲁这大营门前车水马龙,每天都有一大批人前来“犒军”。
    弄的负责接待的军士叫苦连天,哭笑不得?
    很快猪肉就全部被换光了,接下来是羊肉、鸡肉……
    光宋齐鲁碰到的,就见过好几个人就不止一次来打过秋风,当然这样的人还是极少的,大过年的也没人去计较这些事。
    不过好在终于“捱到”了除夕晚上,这些人才算是消停了。
    虽然宋齐鲁又让商会紧急调配了一些肉食过来,但是因为百姓的“热情”太过高涨,现在全军伙房里的肉食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都不到一两肉了。
    没办法,勒紧裤腰带将就着过吧,要不然还能怎么滴?
    只是百姓们送来的那些千奇百怪的“特产”,可着实难为坏了炊事班的那帮子人。
    这送啥的都有,瓜果蔬菜,米面粮油,干鲜调料等不一而足,比货郎担上的杂货铺都齐全。
    关键是量都还不多,让做习惯大锅菜的他们束手束脚。
    就这样宋齐鲁过了他来到大宋后的第一个春节。
    虽然北方兵云密布,北宋朝廷也是风雨飘摇,名存实亡。
    但是也挡不住百姓们过年的欢闹。
    小孩子们嚷着闹着要吃肉,穿新衣。
    今年因为“犒军”的原因,基本上家家都能吃的上肉了,这倒是让百姓心里都很感激宋齐鲁。
    大年初一,保安军集体休沐一天。两万多人的涌入,这让本来就热闹非凡的扬州城更是人满为患。
    人虽然多了,但是治安反而好了。因为任谁也不清楚自己身边的五个大汉里是不是有三个就是保安军的军爷。
    就算是再不开眼的泼皮惯偷,也都忍住了,没在这个时候选择伸手。
    保安军也在此时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保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