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塔山,塔山,不一样的塔山反冲锋
作者:葫芦开小花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最新章节     
    城内的反击异常坚挺,密密麻麻的工事也让人觉得头疼。
    张大彪下令部队稳住缺口,向丁伟申请了飞机轰炸。
    战斗机的轰鸣声出现在战场边际,从进攻点往南的位置,朝着城内进行无差别的轰炸。
    航弹一枚接着一枚落下。
    剧烈的爆炸声,震得海水都要发抖。
    200战斗机组成的庞大轰炸编队,对着城内守军肆虐。
    航弹投递的密密麻麻,每一发航弹,都伴随着剧烈的轰隆声。
    爆炸的气浪翻腾,席卷上百米。
    锦州的守军露出绝望的表情,而来自空中的机炮、机枪扫射,好像从天上下的刀子。
    子弹划出直线,嗖嗖乱射。
    碰一下就死,沾一下就伤。
    至于锦州机场,所谓有国军空军参战,那也叫空军。
    专门运输物资跟财宝的空军罢了。
    跟丁伟的飞行编队相比,既没有数量优势,也没有战斗力优势。
    战机在天空肆虐,对着城郭进行无差别的轰炸,连同机场一并封锁。
    一轮投弹结束后,飞机打空了所有的机载子弹后,才恋恋不舍的撤离战场。
    城内一片狼藉。
    张大彪一摔帽子,命令四个师的火炮压进。
    “司令,城内已经被肆虐,该让兄弟们冲了。”
    面对手下参谋的质疑,张大彪只是重复命令。
    “另四个师的火力压进,师属的山野炮团、迫击炮连、重迫击炮连全部压进。再给我用炮弹洗一波城池。”
    此次的攻城战不同以往。
    不同于跟小鬼子作战。鬼子是直脑筋,会跟你拼刺刀。
    不像国军的老油条子,会躲在阴沟里放冷枪。
    巷战最大的难度是环境复杂,每一处阴暗的角落都可能埋藏着兵力。
    张大彪要用火力洗两遍,再把手上的精锐安排进去。
    能够减少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孔勇手上的火炮比不得张大彪,但纵队直辖的炮团也是能拉出来练练的。
    有18门122毫米榴弹炮,以及24门76毫米野炮。
    师属的炮营、迫击炮连也全部投入进来,朝着作战区域猛攻。
    纵队内有大量的迫击炮,尤其以120毫米、107毫米为主。但在攻城攻坚上,不如榴弹炮跟加农炮。
    因为迫击炮的抛射火力更适合大范围杀敌,并不适合轰击工事跟碉堡。
    但迫击炮散射的弹片,可以很好的杀伤断壁残垣内躲着的士兵。
    火炮的优劣点不同,联合起来一起用就行了。
    榴弹炮轰炸一轮,迫击炮速射一轮。
    范先生一边躲在防炮工事内,一边怀疑自己身边出了叛徒。
    他躲到哪里,火炮就轰到哪里。
    这实在是冤枉了身边的护卫,外边是无差别的轰炸,纯粹是炮火充足,覆盖了全城。
    火力覆盖之后,部队陆续进入城内巷战。
    提起了十二分的谨慎,刚刚发现人影,手都扣到了扳机上,却看到对方举起了手臂。
    双手举着枪,大喊着投降。
    笑话,寻常士兵哪经历过这种场面,炮火不间断的轰炸了2个小时。
    先是飞机轰炸,随后榴弹炮轰炸,最后迫击炮盖脸。
    刚刚喘口气,大量的步兵+坦克压了上来。
    坦克的炮管子快顶到脑门上了。
    一炮接着一炮,轰开重机枪工事。
    妥妥的降维打击。
    不是坦克炮就是火箭筒,再不济还有营级的战防炮,推上来打国军的工事。
    火炮充足,火力凶猛,推进迅速。
    丁伟部队的作战风格非常明显,进攻犀利,抓住机会猛攻,往往可以一波冲开局面。
    在城内士兵还有坚守的时候,范先生为首的守军军官却吓得抓紧逃离。
    战斗还没分出胜负,军官先跑了。
    那剩下的士兵还有抵抗的心思吗?
    士气迅速衰败,眼下出现的大量投降的情况也就不惊讶了。
    “都是自己人,缴械不杀,优待俘虏。”
    伴随着喊话声,越来越多的士兵投降。
    张大彪继续压进部队,该抓俘虏的抓俘虏,该突进的突进,集中火力,打穿对方的布防。
    穿透基层的管理部,让锦州的守军彻底瘫痪。
    孔勇纵队也陆续杀入城内,8个师的兵力横扫,从东部、北部向南部横推。
    侦察飞机从空中俯瞰下来,确确实实的如潮水般横推。
    利用战防炮、步兵炮、迫击炮,迅速的横推城内据点。
    坦克压在最前,碾压性的取得了攻城胜势。
    只用了6个小时,敲开了锦州的门户,预计12小时内结束战斗。
    国军伤亡1.3万余人,大量的士兵受损于火炮轰炸之下。
    粗估城内的俘虏有8万余人。
    摧枯拉朽的战斗,展现了部队强大的攻坚能力。
    丁伟接到前线战报,没有任何犹豫,同步令塔山方向驻防的兵力,筹备反击冲锋。
    在锦州破袭的过程中,华北兵团的4个军向辽西走廊压来。
    孔捷、王涛两个纵队压向葫芦岛方向。
    8纵、9纵两个纵队沿辽西走廊侧翼部署。
    为了支援锦州,华北兵团不断的依靠陆运、海运方式,增兵葫芦岛。
    其中54军、62军、92军再加一个独立95师,超过十万人的兵力增援到了葫芦岛地区,并称为东进兵团。
    有飞机,有大炮,还有海上的军舰辅助炮击。
    增援兵团士气旺盛,很有信心迅速击溃丁伟的阻击部队,增援锦州,完成东西并进的战略。
    明面上,塔山方向只有王涛跟孔捷两个纵队,实际上高清的第一纵队也已经到达侧翼。
    娘希匹一直认为东野的一个纵队相当于一个师。
    丁伟兵力多一些,两个纵队也就两个师的兵力,加起来也就4万人。
    十万东进兵力打4万人,这种仗小孩来了都能打。
    况且葫芦岛东北地区一片平原,无任何险要的地势可以坚守,只能依靠工事对决。
    这让东进兵团的胜势更多了许多。
    预估半天,足够打通防线。
    这是白送的军功,原定东进兵团的指挥是候镜如,因为侯司令还要参与兵力调动,便让阙汉骞担任副指挥。
    为了争夺军功,这位副司令不等时机,就单独安排三个师向塔山防线猛攻。
    抢军功也就算了,还耍了自己的小心思。
    他手上的54军内,198师属于嫡系,8师不受待见,便让8师当主攻,率先去趟雷。
    同时安排暂编62师151师,一并向塔山防线猛攻。
    此时在该地区驻防的两个纵队,深得丁伟的防守要义,设置梯次阻击阵地,多挖交替纵横战壕,部署雷区。
    摆出严防死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