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周竹俊动作太慢,丁伟加把火
作者:葫芦开小花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最新章节     
    转眼间进入8下旬,远东的事情发酵了3个月,日寇之猖獗,令老毛子气急败坏。
    鹤岗北部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倒卖物资的犹大。
    这些人是天生做买卖的料子,意识到黑市的存在,能赚取大量钱财,便将其保护起来,扩大交易的规模。
    周竹俊第二次约见了丁伟,双方秘密碰面。
    “周先生的动作不慢,短短三个月,拉起过万人的队伍,按照目前的发展,远东地区的几万人都将从战俘改造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对方一脸的苦涩,整个过程吃了不少的苦头。
    也有几千人因此丧命。
    “我说追求的不是战争,而是想用公平的方式,获取一块苟存的地盘。”
    “连犹大人都能得到一块自治土地,我们为什么不行呢。”
    他看向北方的大片土地,整整3.6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又是土壤肥沃的地方,真让人羡慕啊。
    当初毛子境内有500万犹大,想着迁移到远东来,开发远东。
    可惜只吸引了一万多人过来,荒凉的远东,可比不上他们心中的圣地。
    寒冷跟荒凉的土地,比不上流着奶酪,满是蜜的迦南。
    对方看不上,周竹俊却极有兴趣。
    接下来要进一步拯救更多的战俘,远东地区很难操作了,已经解救的差不多了。
    可要是去西伯利亚,路程遥远,缺少物资补充。
    仅靠着双腿,可没办法释放改造营内的人。
    即便救出来了,他们该如何渡过寒冬,穿梭整个西伯利亚?
    这正是周竹俊发愁的地方,西伯利亚地区还有几十万战俘,将是最好的兵源补充点。
    在远东打游击,背后有丁伟陪着。
    去西伯利亚打游击,不知道可不可行。
    “中国人有句古话,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你心里,察觉到了游击西伯利亚的难度,那么远东军也会这么想。”
    “出其不意,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受丁伟拱火,周竹俊确实有往西部活跃的想法。
    目前手上的兵力主要活跃在阿穆尔州、威海边疆区,也就是外兴安岭跟锡霍特山脉之间。
    在山区挖了一些坑洞,提前筹备过冬的物资,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这群家伙已经深得游击战的要义。
    仅靠他们手上的武器装备,远远不够跟远东军抗衡啊,丁伟还是想帮帮忙,把远东的火再鼓吹起来。
    向周竹俊提供掷弹筒、迫击炮,利于山区山地作战。
    提供炮弹及一部分过冬物资。
    剩下的就需要他们去抢,从老毛子手上抢了。
    大规模的物资运输,必然引来远东军关注。他能操作的范围有限,可以考虑尝试空投。
    冬季来临前,鬼子必须发狠,向远东有人的村落、镇子进攻,夺取过冬的粮食、衣服等。
    战火迅速波及大片山区,枪炮声响彻外东北。
    远东游击队拿着新到手的火炮,攻克了几个小型据点,从远东军手上夺取了武器装备,拿走了苏式枪械子弹。
    火炮、坦克、飞机朝着山区疯狂火力覆盖,可这群鬼子就跟杀不死的小强一样。
    炮火来袭的时候,全部躲进坑道里。
    等扫荡过去了,再钻出来继续游荡。
    本就人口不多的远东城市,遭受到了连续的偷袭跟伏击。
    后勤线路、运输车辆,被鬼子连续打劫。
    想不到有朝一日,鬼子也能玩起八路的策略。
    战斗持续升级,周竹俊竟然真的带人往西伯利亚地区游荡。
    沿着铁路线,连续攻克了7个改造营,出乎远东军的预料。
    本以为鬼子只会在外东北的山区搞游击,却虚晃一枪,打进了中部地区。
    外贝加尔方向属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山脉也比较多。
    且有毛子的重要城市及交通枢纽,像赤塔、乌兰乌德、雅库茨克。
    往这边打游击有难度,周竹俊擅长的渗透的作战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好稳定在叶尼塞河东部高原地区,想办法活下来,再考虑解放更多的改造营。
    这边的情报,对丁伟至关重要。如能得到远东军的布防情况,可以针对的在边疆区调整部署。
    周卫国、孙德胜的两支部队,一个盯紧蒙疆地区,一个盯紧满洲里方向。
    同时修建军事机场,向两个部队部署作战飞机。
    北满地区的整编顺利,兵团加三个军的编练完成,统一更换了一些陈旧的军械,换下来的武器回炉重造。
    哈城、齐市、松江一线的工业底子正迅速恢复生产。
    满洲石油公司生产的石油衍生品,已经可以往外运输出售了。
    石油是液体黄金,不管在哪都有市场。
    在东满、南满剿匪发育的满洲民主联军,得到了一大波馈赠。
    这波馈赠来自于金同学,他手上有苏械武器装备,将鬼子投降时上缴的日械武器装备全部拿了出来。
    这时候的金同学还是舍得帮忙的,把我们当成了好兄弟。
    值得吹一波。
    对于彪哥而言,手上人很多,唯独缺少武器装备。
    有了这些武器的加入,可以迅速整编成有战斗力的野战纵队。
    他练兵的能力毋庸置疑,用不了多长时间,足够拉出十几万野战部队来。
    那时候,也将是东北反攻的时机。
    相对于我方的发育跟整编,剿匪跟收割群众基础。
    杜先生的操作就有点让人看不明白了,他手上握着几个主力军,还有不少新组建的保安团。
    按照常规的操作,肯定是把保安团中的士兵,想办法整编进主力部队内。
    以此补充作战损失。
    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的事情。不知是看不上保安团,还是纯纯的傲气,单靠在地方征兵,抓壮丁的方式补充人手。
    有训练经验,有一定战斗力的保安团,却不被他放在眼中。
    此消彼长,东满南满的几个纵队拿到了大批日械武器装备,且完成了一轮剿匪,完成了一轮野战纵队整编。
    国军这边停滞在原有的阵线,并没有新的变动。
    双方之间的停战之下,又有了暗流涌动。
    彪哥决定从东满出击,打一打国军的侧翼,验证一下野战纵队的战斗力。
    同时想让丁伟在通辽地区的纵队配合作战,东西对攻,压缩国军的活跃空间,威胁铁路运输线。
    沉寂了三四个月的东北战场,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