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打不过丁伟,机动兵力收拾其他部队
作者:葫芦开小花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最新章节     
    战争往往不是一个人的战争,这一点让丁伟深有体会。
    他的正面是71军、新一军、新六军,手上4个炮团发威,一举摧毁了对方的东部炮群。
    三个军只剩下几十门山炮堪堪可用。
    这种情况下,想不出怎么输,丁伟马上就可以动员两个纵队反扑,清扫国军王牌。
    天上有飞机配合,地上有火炮压进,这种局面,大优势啊。
    偏偏是兄弟部队出了问题。
    彪哥作战科的科长叛变,带走了满洲溃败联军的撤退路线。
    四平南作战失利后,十万部队分批向后方撤退,退到四平与长春之间的地方休整。
    打仗这种事,有伤亡很正常,休整也很正常。
    补充兵力,恢复生机,拿到作战弹药后,又是一条好汉。
    正面由丁伟扛住了,只需要半个月乃至一个月,部队就能缓过劲来,继续接着打就完了。
    问题就出在撤退转移上,整个撤退休整计划肯定是作战科制定,原封不动的叛变到了国军那边。
    在国军进攻的这月许时间内,彪哥的作战部转移到了四平后方休整。
    位于四平北部的梨树屯,其作战科长王大芳与梨树屯地主家的女人一见投缘。
    部队马上就要转移了,舍不得小娘们,再加上连续的作战失利,看不到前途。
    果断的叛变了,带着情报前往杜先生门下。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杜司令正一脑门子黑线,损失了东部炮群,心里肝疼的很。
    打不过丁伟,那就朝着其他部队开刀。
    当即命令廖建楚的机动兵力,不要再纠葛塔子山的损失了,也不要心疼那些火炮了。
    调集手上所有的汽车,绕路四平,直奔后方,追击溃兵。
    正面方向,新一军保持牵扯,71军也从西部绕路,避开四平的两大纵队,追击满洲联军的溃兵。
    “不用侦察敌情,两军主力部队,不惜代价向北猛追猛攻。”
    这种搏命的机会稍纵即逝,一旦丁伟的正面反扑打出来,利用四个炮团足够解决正面三个军攻势。
    缺少了火力掩护,绝不是对方纵队的对手。
    那可是200多门榴弹炮,不是普通的山野炮。
    足以扭转战争的胜负。
    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打不过丁伟,先挑软柿子捏,向四平后方压进。
    71军、新六军筹集手上的所有汽车,不惜代价横穿阻击部队的阵地。
    即便有汽车被炸翻,依旧不停歇。
    争分夺秒的向后方压进。
    52军从本溪方向,向四平地区压进,帮助新一军转入防守姿态。
    两个军的主力压在正面方向,就算打不过,也足够坚守一段时间。
    只要解决了四平北部的溃敌,集中四个主力军,对丁伟两个纵队形成合围,整片作战地点就成为一潭死水了。
    四平指挥部内,丁伟的脸色阴沉,眼看要打赢团战,对方两路偷家了。
    彪哥还不知道有人叛变的消息,部队撤到哪里,新六军、71军的追击就到了哪里。
    忍不住质问:“为什么我们在哪里,敌人的炮弹就轰到哪里?”
    撤退的兵力迅速溃败,互相之间失去了联系。
    各部之间自己跑自己的,毫无组织可言。
    一拳捶在了桌子上。
    丁伟皱起眉头,分析眼前的局势。
    “不愧是黄埔一期的人,在战局失利的情况下,能抓住稍纵即逝的翻盘机会。舍弃正面战斗,追击兄弟部队。”
    孔捷站在一边,很着急。
    到底是进攻?还是向后方撤退?塔子山已经打赢了啊。
    “孔勇纵队拿下塔子山,美式炮群的一百多门火炮,我还是有胃口吃下的。即便大炮损坏了,维修一番总能继续使用的,再不济回炉重造也好。”
    “老孔,正面战场收缩,考虑向通辽地区撤退,四平不能守了。”
    从实际而言,新京有张大彪、高清纵队,还有3个暂编师的兵力。丁伟坚守四平也没什么难度。
    完全可以从通辽、新京调配援军,反包围吃掉新六军跟71军。
    但没有意义,固然可以盘活整个战局,损失的却是他自己的兵力。
    满洲人民联军溃败,问题在于联军本身,跟他丁伟没有半毛钱关系。
    部队溃败,能稀释各军区指战员的话语权,虽说看起来残忍,可战争本就是无情的。
    上了战场,就要做好受伤阵亡的准备。
    放弃四平,甚至可以放弃新京,没必要跟国军死磕,趁机收编溃兵及溃败兵力。
    彪哥啊,不是我丁伟不想帮你。
    人啊,总是有点私心的。
    部队可以听你的,也可以听我丁伟的,老子的地盘又不在这边,放弃了也不影响。
    进攻固然可以重创国军主力,但撤离却可以趁机整编5-10万兵力,还能保存自己的实力。
    傻子也知道如何选择啊。
    “老孔,我军即将处在敌军包围当中,友军已溃败,按照联军司令部的最新电报,让我两个纵队趁机突围,保存有生兵力。”
    “往哪里突围,向北撤退?”
    孔捷只觉得憋屈,这仗打的太憋屈了。
    “向通辽撤退,联系王涛纵队,向东出兵,接应我四平守军。同时收编整编溃败的友军,与我纵队一起撤向通辽。”
    四个炮团、两个纵队兵力缓慢集合,做出向西部撤退的动作来。
    本以为撤退过程还要纠缠一会,却不曾想国军异常配合。
    从西部放开一道口子,让丁伟的部队拖着大量的重武器离开。
    炮团朝着西部猛攻,密集的炮火无人可挡。
    赶紧送丁伟这尊瘟神离开。
    纵队根本不像撤退,更像是战略转进,优先安排伤兵撤离,随后有序的退出战斗。
    与王涛的兵力汇合后,在双辽地区暂时休整。
    同步安排出机动兵力,联络溃散的各部兵力,统一向双辽地区集结。
    出动了几十辆bt-7坦克,掩护兄弟部队,安稳的撤出追击。
    国军沿铁路沿线进攻,拿下四平,随后四个军的兵力持续向北压进。
    丁伟则乘坐飞机,降落在新京。
    张大彪、高清等候多时,询问该如何应对眼下的情况。
    国军主力正逼近新京,打还是撤?
    扯淡,撤什么撤,这边工业区较多,好不容易从老毛子手上拿了下来,需要撤退吗?
    从四平撤退是战略调整,放弃一座小城,拿到几万兵力。
    丁伟手上的纵队兵力都太少,五个纵队,怎么也得发展到三十万人啊。
    每个纵队6万人不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