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筹划远东战役,老毛子傲气非常
作者:葫芦开小花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最新章节     
    远东这边,除了华西列夫斯基外,还调来了第二方面军马利诺夫斯基,以及担任卡累利阿方面军的梅列茨科夫。
    三位元帅军衔的人物,加上远东军现在的司令官普尔卡耶夫大将汇合。
    四位一起操刀远东战役。
    远东现有兵力130万人,装备略显落后,跟西德驻扎的苏红士兵差远了。
    火炮陈旧,坦克老式,战斗力低下。
    一致决定从欧洲战场,调遣精锐的士兵,加入到远东战役中来。
    动用火车,运输武器装备、作战物资,筹备大规模战事。
    现代化战争,所需的后勤物资更是庞大,尤其是弹药储备。一发炮弹就四五十公斤,一万发炮弹需要多少后勤运载能力?
    相较于欧洲战场,亚洲战场真的是小家子气。
    那边动辄几百万发炮弹压进,这边打一年,可能也耗费不了100万发炮弹。
    丁伟的预估是正确的,周卫国的担忧也是正确的,火车被军方征用,开始源源不断的向远东运输物资。
    计划调动十万节车厢,运载51.3万吨物资;
    海运70万吨物资;
    空运4222作战物资,投放到远东地带。
    计划从欧洲战场调动近卫第六坦克集团军、第五、第39、第53集团军,这都是参与过大型战役,战斗力久经考验的精锐部队。
    除此之外,还有计划是调动突破炮兵军、机械化军各1个,火箭炮旅3个,坦克旅2个。
    累计兵力40余万人,配合远东现有的驻军,共计175万人。
    包含了33个主力军,131个师。
    如此庞大的兵力,给人一股排山倒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啊。
    从六月初,远东军开始进行兵力调动。
    伴随着火车呼啸而来,大批的士兵跳下车辆,拿起武器驻防到计划地区。
    苏联人的作战规划并没完善,一边调动物资跟兵力,一边筹备作战计划。
    关东军有股大战来临前的风声鹤唳。
    这些情报按道理应该属于加密的消息,不知为何,出现在关东军司令部,出现在丁伟的司令部。
    未尝不是苏联人故意泄露出来的消息吧?
    用无与伦比的实力,震慑关东军跟绥热察军区。
    妄图用兵力,压迫士气。
    丁伟看着情报人员拿到的清单,笑呵呵的放在了桌子上。
    “这算什么?纸老虎才会用假象吓唬人,我丁伟不是吓大的。他老毛子想吃我绥热察军区,也得考虑考虑牙口。”
    钟志成连忙解释:
    “老丁,苏联老大哥是要歼灭关东军,拿关东军开刀的前奏,我看是对关东军的震慑。”
    “咱们军区战士配合夹击,一举拿掉小鬼子,彻底解决这群祸害人的畜生。”
    “大国动员兵力,动辄百万千万的物资运往远东,依我看,很快就能结束战斗。”
    丁伟看向钟志成,自己这个政委哪都好,做事认真负责,原则性也有。
    偏偏战略眼光差太多,苏联老大哥的称呼可不一定?
    你把人当大哥,别人把你当小弟了么。
    仗不是这么打的,大哥也不是这样认的。老毛子打赢了欧洲战场,这事儿一点都不假。
    看他们的状态,狂的没边际了,已经把自己当做世界最强陆军。
    是不是最强确实争议不大,因为没有人可以抵抗苏红士兵的钢铁洪流。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间里,有新的情报送过来。
    从西部地区抽调2000多辆t34坦克,已率先在第一批物资当中,运抵外贝加尔方向,将向北部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拆分使用。
    整个远东地区,坦克数量达到5000多辆,其中一半属于之前的旧式坦克,一半是最先进的t34坦克,还夹杂着几百辆自行火炮。
    调拨了3721架战斗机,以及2万多门火炮。
    两人看了均沉默,不管怎么说,苏联人的家底确实值得狂傲。丁伟要是有这些家底,能狂到天上去。
    最受惊动的关东军,一直安排高官及外交人员,前往莫斯科谈判。
    鬼子还寄托于远东军不出兵,毕竟双方在二战中仅在诺门坎大打出手了一次。互有胜负,之后再无摩擦。
    老毛子也很清楚,关东军的狂热难缠,不好对付。否则也不会从莫斯科、东欧地区抽调精锐士兵过来参战。
    仅靠二流的远东军,不一定能吃下70关东军。
    应该说仅靠130万远东军,肯定吃不下严防死守的小鬼子。
    关东军的战斗力严重缩水,老鬼子的占比估计也就四分之一,甚至还不到。70万关东军中,只有十几万是老鬼子。
    剩下的是鼓动的新兵、乡兵,乃至武装起来的侨民。
    在狂热的影响下,来了一波全动员。
    紧张的氛围弥漫在整个东北地区,尽管是夏日的天气,却蒙上了一层冰冷。
    远东军出兵的事情还在周旋,显然小鬼子没有拿出让慈父心动的利益,物资源源不断的运输过来。
    代表着这场风暴必然到来。
    周卫国借着火车到达乌兰巴托,动作快,提前把三批物资运输到了这边。
    大同、武城、锡林郭勒的工厂内,妇女、老人全部投入生产。
    修缮毁坏的步枪,清理受损的枪械。
    丁伟从白城子来到林西县,这是绥热察军区的一处重要基地,位于山区当中。
    简易公路打通了锡林郭勒跟通辽,卡车正源源不断的涌入过来。
    这一批物资看着很奇怪,竟然是7成新的钢盔。
    清洗了血迹,略微的缝补后,输送到了前线。
    德子的钢盔设计不错,综合防护性能也是极好的,使用的钢材质量也非常优越。
    斜角射击的时候,很可能保住士兵的性命,免于被子弹贯穿的命运。
    不是士兵不愿意佩戴钢盔,这玩意能够有效的防御炮弹碎片,爆炸的冲击,谁会嫌弃命大呢?
    关键是物资匮乏,根本无力批量生产钢盔。
    全员佩戴钢盔,能减少大量无谓的伤亡。
    可惜的是数量少了些,只有5万多顶,可以优先装备给装甲师。
    都不需要擦去标记,反正德子的士兵不可能出现在远东,且德子已经投降了,让丁伟用一用钢盔影响不大。
    另外则是一些轻武器,说实话除了98k外,其余的作用不大。
    因为子弹不通用,没有补充的地方,装备给部队,反而增加后勤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