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不同的见解
作者:猫头鹰Owls   星海天启:直面终结最新章节     
    星耀帝国与华耀的合作,早在华耀的使团舰队到达星耀帝国后就开始了,华耀的这支舰队全副武装,装备了华耀的各种武器,就是方便向星耀帝国展示自己的武器科技,更加利好之后的舰队合作。
    莫妮卡与贪狼的交锋,不过是一次对双方合作态度的阐明罢了。
    星耀帝国中央科学院星系,217b武器试验场。
    这是一块空白试验场,没有任何天然星体存在,现在,这里有一艘华耀的巡洋舰和几艘星耀帝国的工程船呆在这里。
    在华耀巡洋舰前方,有一块被工程船用机械臂伸出来固定的晶格龙鳞装甲板。
    华耀巡洋舰的等离子电浆炮内部,在强磁场的约束下,一团有着数百万度高温的等离子体静静的在磁场中央悬浮着,它形如流体,闪耀着明亮的蓝色光芒。
    突然强磁场的磁场方向发生了一些改变,这团高温等离子体被磁场直接“排斥”了出去,经过一段距离的磁轨定向加速与压缩后,这团等离子体变成了一个直径只有50厘米的小球,以60%的光速被射了出去。
    它所打击的标靶,是一块星耀帝国的标准晶格龙鳞装甲板,50厘米的等离子小球在飞行过程中略有扩散,但总体来说影响不大。
    经过压缩后的等离子体核心温度能够达到上千万度,几乎能够融化一切已知材料,但是当它命中晶格龙鳞装甲板后,并没有将龙鳞装甲板融化或者击穿,而是直接爆散开来,变成了一团粘附在装甲板上面的蓝色发光液体。
    这些蓝色发光液体维持了一段时间后,快速的蒸发消散了。
    这就是华耀星际共和国的主要舰队武器,等离子电浆炮,属于核聚变科技树下的武器,通过高温等离子体造成伤害。
    等离子体说着挺高大上,但实际上也就是那回事,通过高温或者其他什么方式,把一团物质内部的原子与电子分离,形成一团由自由电子和游离原子核形成的“离子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太阳就是一团巨大的等离子体,太阳的温度和压力让其内部物质不能以单独分子出现,只是一大团通过引力聚合在一起的原子核和自由电子而已。
    华耀选择的方式就是高温等离子体,让离子浆拥有高温的特性,能够灼烧融化目标的装甲,他们还想办法找到了离子浆中的特殊物质配比,让离子浆就算脱离了能量供给,也能够维持自身形态一段时间,粘附在目标装甲板上形成持续的融化灼烧伤害。
    如果目标装甲不耐高温,等离子电浆炮甚至能够直接软化对方的装甲,持续削弱目标的防护能力。
    不过这玩意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等离子体对电磁场极为敏感,毕竟其本身就是一个优良的导体,最基础的磁场偏导护盾就能够对等离子电浆炮形成有效防护。
    当星耀帝国的工程ai问及面对护盾这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华耀工程师给出的回答是:
    “啊?还有护盾这种东西存在?”
    后面才知晓,大麦哲伦星系里面的文明,并没有发展出护盾科技,华耀也被一同带进了大麦哲伦星系文明的思维怪圈里,并没有去发展,或者说忘了有护盾科技的存在。
    大麦哲伦星系文明基本上都是在提升战舰本体装甲防护能力和战舰机动性上做文章,没有考虑过有护盾的存在,所以等离子电浆炮这种专门针对装甲的武器相当好用。
    但在大麦哲伦星系好用是一回事,在银河系里面,等离子电浆炮好不好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银河文明在护盾上的投入虽然不多,但终归是有装备的,西部星域的灵能护盾,地球联合国的标准能量护盾,星耀帝国的负物质护盾,都是相当优秀的护盾体系。
    只是最近遭遇的敌人要么自带护盾穿透,要么就干脆是无视护盾的近战单位,让护盾的存在感实在是过于稀薄了而已。
    这些护盾都可以轻松防御下等离子电浆炮,可以说这款武器在银河文明战争中拿不到任何的优势……
    甚至于,对于星耀帝国来说,就算不开护盾让华耀的舰队去攻击,华耀也不一定打的动星耀的战舰。
    因为那块被等离子电浆炮命中龙鳞装甲板,命中部位没有任何变化,虽然测温仪器显示了装甲板的被命中点上有十万多度的高温,但承受这样的高温对于龙鳞装甲板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就是星耀帝国以太龙鳞仿生学的成果,晶格龙鳞装甲板,一旦龙鳞装甲板的内部分子构造形成完成,就算是百万度的高温都能短暂承受。
    原版以太龙鳞可是有吸能,储能,放能的变态能力的,任何在龙鳞承受范围之内的攻击都会被龙鳞转化为内部能量储存,还可以将内部能量储存变成一层覆盖表面的能量膜,连吸能的负物质和引力杀伤的暗物质都可以挡下来。
    在雪风带着尼菲安娜加入星耀帝国之后,星耀帝国就一直在对以太龙鳞进行研究,龙鳞的构成也并不是什么奇异物质,就是十分正常的各种金属与稀有金属组合成的合金,在血肉连接处有非金属材料过渡而已。
    龙鳞其强悍的性能来自于其不合理的内部分子构造,正常来说,这样的物质的原子构成根本不应该存在于宇宙之中,但在以太龙身上,这些物质原子构成就是那么不合理。
    这或许是以太龙作为上一个宇宙世代物种的标识,但对于这一个宇宙世代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因为二者间规则都不同。
    用这个宇宙世代的规则,是根本不可能造出来上一个宇宙世代规则下的产物的,星耀帝国是无法仿制出完整的以太龙鳞的,不过对于星耀帝国来说,以太龙鳞的结构仍然有借鉴意义。
    星耀帝国的仿制龙鳞装甲没有原版龙鳞的吸能储能放能能力,但拥有极其强悍的物理防护性能,基本可以免疫一切负物质以下常规武器的打击,抗下核聚变科技树中延伸出来的等离子武器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星耀帝国的纳米晶格龙鳞装甲,突破点在于粘合装甲板的纳米机器人上面,龙鳞装甲板有出色的物理防护性能,但其却不能做的很大。
    这导致了星耀战舰必须用纳米机器人将这些分散的龙鳞装甲板粘合在一起形成舰体,否则的话舰体就会原地分崩离析。
    以近战见长的索林虫群都要想办法通过纳米机器人的缝隙撬开龙鳞装甲板,破解纳米晶格龙鳞装甲,也足以说明龙鳞装甲板的强度是被索林虫群质检认可的。
    “星耀帝国的装甲技术真是让人称奇,这就是银河长期的高烈度战争带来的科技推动作用么……”华耀的工程师看到自己的武器打在装甲板上毫无效果,赞叹的说道。
    “你们华耀能在核聚变层次下就想出这种武器来,也确实令我们赞叹了,毕竟我们负物质炮的原理,和等离子电浆炮的原理相差无几,我们只是把等离子体换成了负物质团而已。”星耀的工程ai说道。
    银河文明与大麦哲伦星系文明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银河文明与大麦哲伦星系文明的战争方式不同。
    银河文明由于有超空间航行这样极为方便快捷的超光速航行方式,各国登上太空舞台的时间又相差无几,所以不同文明之间的科技是没有明显优势的。
    再加上银河足够大,在早期时间,所有银河文明都能分到足够大的地盘,银河文明之间相互战争很少。
    而在银河历2310年之后,银河的基本上所有恒星系都已经被探明和开发了,文明之间的资源分配开始紧张,再加上天灾的刺激,银河文明之间的战争才逐步开启。
    在银河文明开始互相战争的时候,基本都已经攀爬到了负物质科技树,负物质科技短时间内就成为了银河主流,银河文明也就没有去对核聚变科技进行精雕细琢了。
    而华耀他们不一样,由于大麦哲伦星系过小和曲率航行的方式,文明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长期的高压战让大麦哲伦星系文明都处于长期战时状态,对先进理论科技的探索比较少,而对已经成熟的实用科技武器划的投入则相对较多。
    华耀的武器科技基本都集中在了核聚变层次,尽管他们已经对负物质科技有所涉足,但因为各种原因,华耀的负物质科技只停留在了理论阶段。
    因为华耀统一大麦哲伦星系后立刻开始了流浪恒星计划,还有紧随其后的索林虫群入侵,这两件事都让华耀被迫放弃了对科技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导致了他们的实用科技的层次很低。
    一个可以用恒星曲率引擎带着恒星进行20倍光速航行的文明,其武器层次还停留在核聚变层次上,看着十分荒谬,但其实也说的通顺。
    “主脑已经授权我们向华耀提供负物质科技,希望我们两国之后的互相合作能够十分愉快,这好像是你们的问候方式?”工程ai伸出了自己的仿生体的右手,问道。
    “是这样的,没错,合作愉快。”华耀工程师握住了工程ai的手,笑道。
    正当工程ai和华耀工程师聊的畅快的时候,灰风带着三名指挥ai到了他们所在的217b武器试验场。
    “啊,是灰风姐,你找我们是有什么事吗?”那名工程ai看到灰风她们来了之后,问道。
    “2403他们说要找一些威力适中的武器,我想到了你们这正在测试华耀的等离子武器,就带着他们来看看了。”灰风解释道。
    “原来如此......我们华耀的武器在银河中并不算先进的,为何要找我们呢?”华耀的工程师率先问道。
    “在对付虫群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如果我们的战舰被虫群给近身了,那么就毫无抵抗的能力,所以我们先要找一些对己方舰船伤害不大,但是能对虫群产生有效杀伤的武器。
    华耀应该已经与虫群交手过了,你们的武器对付那些体型较小的护卫虫效果如何?”涅夫斯基问道。
    “这你可就问对人了,我可是华耀在大麦哲伦星系与虫群战斗时候的作战工程师,随军舰战斗过好几年,这么说吧,等离子武器对付巡洋虫和护卫虫都十分有效。
    等离子体的高温能够轻易的烤熟它们的有机身躯,几乎是能做到一炮一个的必杀,在初期面对战列虫的时候也有效。
    不过在虫群战斗的中后期,战列虫身上都覆盖满了黑色的装甲,等离子电浆打在它们身上就跟滋水枪一样毫无作用。
    解刨研究了几具好不容易得来的尸体才知道,那是极为强悍的隔热外皮,面对等离子体上百万度的高温,仍旧能够在短时间内隔离开这样的温度。
    尽管这样的隔温不能让它不死,但是能让战列虫活的更久,发射更多瘟疫虫群,在你们语言里,那叫做天灾导弹。
    随着战列虫在等离子武器下的生存性大幅提升,我们与虫群的战斗也就越来越艰难了。”华耀的工程师叹息道。
    “只有战列虫长了黑色的隔热装甲?”2403问道。
    “是的,直到我们离开大麦哲伦星系,我们都没有见到哪怕一只护卫虫和巡洋虫拥有过黑色的隔热装甲,这有可能与隔热装甲的材质有关,那些都是很稀有很难合成的非金属材料。
    索林虫群总是偏向于用最少的资源达成最大战斗效率,而非是一味地提升单体战斗力,浪费资源。”华耀的工程师说道。
    “在银河会战的时候也是这样,索林虫群大幅度的强化了我们很难对付的护卫虫,其余战斗虫要么消失,要么极端简配了。”2403想道。
    “你们星耀帝国与蜚的会战记录我们华耀也看了,只能说虽败犹荣,至少也是重创了蜚,不像是我们华耀在大麦哲伦星系与蜚的会战,那是相当的惨烈啊。”华耀工程师说道
    “你们也与蜚直接交手过?你们当时想出来消灭它的方法是什么?”2403好奇的问道。
    “我们当时直接动用了流浪恒星计划的一颗蓝巨星,打算用曲率航行把恒星送到蜚的身边,然后用超新星爆炸直接炸死它。
    我们华耀与大麦哲伦星系的上百个文明组成了百万艘战舰规模的大联军,一举突破到了蜚身前半光年处,也成功护送恒星到了蜚前方,引发了超新星爆炸。”华耀工程师描述道。
    “结果蜚并没有被超新星爆炸炸死,它是怎么存活下来的?”2403继续问道。
    “蜚并没有逃跑,它是硬吃下来的超新星爆炸,在超新星爆炸的冲击降临到它身上的时候,它面对超新星的那一面的血肉立刻开始溃散。
    但是它太庞大了,它也太有经验了,血肉在超新星的威光下飞速溃散的同时,也在飞速的成长,它的体表长出了坚硬的黑色硬壳,那些黑色硬壳对超新星的冲击也有十分优秀的抵御作用。
    超新星爆炸只是削去了它的血肉,并没有伤及它的根本,它还拥有了直面超新星的能力。
    大麦哲伦文明联军虽然在超新星爆炸引发时就全部进入曲率航行逃跑了,但还是被后面的追击虫群追上了不少。
    文明联军就此被击溃,大麦哲伦星系也就再也没有了抵抗蜚入侵的能力,再后来,就是流浪恒星计划启动,华耀与大麦哲伦文明离开大麦哲伦星系的故事了。”华耀工程师有些伤感的说道。
    华耀与星耀帝国的经历相同呢......连蓝巨星的超新星爆炸都无法杀死蜚,又该用什么办法去杀死蜚呢?
    2403思索着,他得不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