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安身之所,闲云野鹤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大唐宠妃:我在东宫陪三郎最新章节     
    听闻林远的来意,武旦则是淡然一笑。
    “府邸之事,不过是安身之所,薛侍郎看着安置就好,只有一样,切不可奢靡。”
    年幼的五郎一听,忍不住插了一句。
    “我也只有一样,还要和兄长们住在一处……”
    五郎的话让众人笑了起来,林远笑着看向了站在武旦一侧的李三郎。
    “三郎,你呢?”
    三郎愣了一下,斟酌着说辞。
    “兄弟们如能相守一处自然更好,只是不知合不合礼法规制……”
    三郎的话音未落,武旦就呵止了他。
    “三郎,你也和五郎一般胡闹,不要为难薛侍郎……”
    “殿下严重了。五位郡王手足情深,想要守在一处也是人之常情。我倒有一个想法,不知是否妥当……”
    “薛侍郎请讲。”
    “此番兴宅建府,我会在院落、宫室的设计上做些改良和变动,郡王们可共处一宅,分院同居,让大家既能住在一起,也不算坏了规矩。”
    “如此甚好,薛侍郎费心了!”
    武旦一口应允。
    其实在他心里,也有意让几个孩子住在一处,抱成一团。
    毕竟,如今武氏子弟因为李显的归来,大都恼羞成怒,还在虎视眈眈,几个孩子之前虽然幽禁东宫,却都在他的庇护之下,还算安全。
    这骤然之下出了宫,若是散居各处,他还真是照看不来,别再惹出什么乱子……
    林远既然有此心意,那自然是最好的。
    ——
    府邸的事既已商定,林远也就告辞离开了。
    武旦知道三郎和林远熟识,就差三郎送林远出来。
    此番到访,三郎也感觉到了林远的友善,对他的敌意和不满也略略抵消了一些。
    “林远哥哥,不知修建府邸要多少时日?”
    “怎么,三郎着急出去了?”
    “倒也不是……就是东宫里我养了许多的牡丹花就要开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
    因为林远正在考虑如何建宅的事, 一时也没怎么在意,只是笑了笑。
    “牡丹花年年都开,错过了今年可以等明年啊。”
    “可那是牡丹姐姐种下的花……而且这东宫,以后定然是回不来的了。”
    李三郎说着,想起了什么。
    “对了,林远哥哥,对于新宅我别无所求,只希望能在我的院子建一个大大的牡丹园,我想把春华宫的牡丹花全都移栽过去。”
    林远闻言,愣了一下。
    他知道,春华宫之前一直是东宫少傅的住处,那些牡丹花也都是她一手种下的……
    这个少年对这些牡丹花如此心心念念,难道他竟然喜欢上牡丹了吗?
    看着这个已经快要和自己一般高的少年,林远的心中忽然生出一股醋意。
    他忽然有些明白了,这个李三郎为何一直对他有些敌意……
    古时的孩子,还真是早熟啊!这才多大年纪,竟然就已情根深种。
    想到这里,林远有些莫名气恼, 就随口开了一句玩笑。
    “三郎的新府里,确实要种些花花草草。你如今出阁开府,或许很快就要给那府邸找个女主人了。”
    林远的玩笑话,让三郎有些害羞,像是被人窥破了心事,只得小声掩饰着。
    “林远哥哥就会拿我开玩笑,三郎还小呢。”
    “不小了,那武延秀和你差不多大吧,他都要去突厥迎亲了……”
    两人本是玩笑着,忽然却都沉默了下来。
    因为提到和亲,两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武牡丹。
    武延秀要去突厥迎亲,那么牡丹呢,她和亲吐蕃的日子是不是也快到了呢?
    沉默了一会儿,眼看就要到宫门口了,三郎还是问了出来。
    “林远哥哥,不知道牡丹姐姐如今怎么样了?”
    “吐蕃刚刚经历兵乱,如今形势剧变,一切都未可知。”
    “她真的要和亲吐蕃吗?没有别的办法吗?”
    “别无他法。”
    林远不想对三郎说太多牡丹的事,他的心事和筹谋也不会让这个李三郎知道。
    所以只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告辞离开。
    三郎看着林远离去的身影,眼神里再度蒙上了一层失望……
    ——
    由工部侍郎亲自督建,自然事倍功半——两个月后,积善坊的五王宅就修好了。
    六月吉日,宜乔迁入宅。
    圣旨一下,东宫五位小郡王一起出阁,意气风发。
    搬迁入府的时候,没有金玉成堆,没有奇珍异玩,最惹人注目的,莫过于那成箱的乐谱,成堆的乐器,还有三郎的车架上那一只垂垂老矣的鹦鹉。
    沿途围观的人们都看乐了,忍不住议论纷纷:这东宫父子,吟诗作曲,赏花逗鸟,日子倒是闲云野鹤般清闲……
    不过,李三郎在欣喜之余还是有些不舍……因为春华宫的牡丹花,他是带不走了。
    原本,李三郎是要将它们移栽过去的,为此他还专门去上林苑找了宋单父请教。
    可是,那宋师父说如今正值炎夏,而牡丹喜欢在凉爽的气候中生长,夏季正处于休眠期,并不是移栽的时机。
    如若强行移植,会导致秋发现象,甚至大面积死株……
    李三郎闻言,只得作罢。
    也不知道以后这春华宫是谁人入驻,又是否会照顾好这些牡丹花……
    新宅子气势恢弘,轩峻壮丽,外观朴实低调,内里却大有乾坤,不管做工还是用料都十分考究。
    看得出来,薛林远是用了心的。
    这五王宅和东宫相比,面积上小了许多,结构上却精致了不少,五位郡王分院而居,内里相通,竟是其乐融融……
    环顾新宅,李三郎心中感慨万千,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空气里都是自由的味道……
    ——
    武旦的儿子们忙着乔迁之喜,武承嗣的儿子们也没闲着。
    如今魏王府上下忙成了一片,筹备着武延秀的迎亲之事。
    虽然魏王缠绵病榻,但既定的婚事也由不得任何变动……
    随着李三郎等人搬出东宫,所有人都明白,这是要皇嗣武旦给李显让位了。
    如今就差一道圣旨,选个良辰吉日册封李显为太子了。
    可是,武承嗣依旧不死心。
    只要圣旨一日不下,他就还有一丝希望。
    如今,朝内的力量是指望不上了, 一切就指望两个孩子的亲事了。
    在武承嗣看来,只要延秀顺利娶回了突厥可汗的女儿,那默啜可汗和魏王府就结成了亲家,日后就能借助突厥力量的支持,助他夺取太子之位……
    至于武牡丹,虽然她始终心向李唐,但她终究姓武,打的也是魏王之女的旗号。她和亲吐蕃,解决了武周边境之患,这笔功劳还是要记在他魏王府的头上……
    看在这些功劳的份上,也许圣上会改变心意也未可知……
    ——
    六月底,一切就绪。
    武则天任命阎知微为三品春官尚书,护送淮阳郡王武延秀前往突厥,迎娶默啜可汗的女儿。
    为了给这位年轻的亲王壮行,武则天和魏王给他准备了丰盛的聘礼,随行的奇珍异宝、绫罗绸缎、真金白银不计其数,应有尽有。
    和亲队伍绵延数里,车辇营帐络绎不绝,一路上锦旗蔽日,鼓乐喧天,十分壮观。
    盛装的武延秀在随从官员、杂工及侍女等数百人的簇拥下,带着武周帝国的无上荣耀,带着魏王武承嗣的无限期望,一路浩浩荡荡奔向突厥。
    欣赏着沿途秀美的北国风光,年轻的武延秀踌躇满志,仔细回想临行前父亲交代的话,准备给武家挣得荣光。
    殊不知,一场灾难正在前方朝他招手……
    ——
    而就在武延秀出发,和亲突厥的时候,吐蕃那边也传来了消息——钦陵已灭,王权复兴。
    郭元振整理行囊,再度出使吐蕃。
    不过这一次,他的随行队伍里多了一位英俊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