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退休老干部蔡邕
作者:两尺   我在三国练神功最新章节     
    第104章 退休老干部蔡邕
    “伯喈,祁侯欲接手鸿都门学,还要开设墨学课程一事,你难道没有听说吗?”
    马日磾为好友在政治上的反应迟钝而默默摇头,只好提醒他此事的严重性:“祁侯对鸿都门学进行改革,在城外另设墨学书院。此事既未向朝廷报备,也不归入我太学的管辖范围,你难道就不担心吗?别忘了,现在的太学祭酒可是你蔡伯喈啊。”
    太学祭酒,职权等同于校长,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在学术界,影响力都堪称巨大,少有人能及。
    而祭酒之下,就是五经博士,非名士大儒不能担任,地位同样崇高。
    可惜蔡邕是个政治迟钝的传统文士,被董卓以全家人的性命做要挟,才不得已跑来洛阳做官。
    后来董卓当权,对蔡邕的学问非常赏识,三天之内就让蔡邕从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一直做到左中郎将,甚至封他为高阳乡侯,让蔡邕在士林当中得了“蔡中郎”这么一个雅号。
    此事让蔡邕感动不已,正打算大展拳脚,为朝廷为百姓做些事情,结果刚做好准备呢,一转头,董卓死了。
    虽然在儒林中有着不俗的名声和人望,可在政治上站错了队的蔡邕,依旧受到了波及和打压。
    别看他现在活蹦乱跳,官职还得到了保留,实际上整个已经基本上被架空了,手上是一点实权都没有的,跟个退休老干部差不多。
    身为儒门的领军人物之一,马日磾目光愤恨地痛骂起来:“我已暗中收到风声,祁侯公然召集了一群来自冀州的墨家余孽。这次创办那什么书院,也是为了传播墨学,想要逆势而动,逆天而行。”
    “草民翟介,见过祁侯。”
    “来人可是翟侠士?”
    他现在每日就在太学里编修汉史,有空了就开个讲座,让慕名而来的太学学子听他传道授业。
    鲁方闻言心情激动地走上前去:“诸位可算来了,快与我去面见祁侯。”
    “世家和勋贵出身的弟子是不用奢望了,但我麾下将士,有不少人已有家室,他们的幼子不被儒门接纳,无法读书识字,所以可以拜入墨家门下,学习道理和知识。”
    马日磾愁得眉毛都快打对折了,见蔡邕如此不上心,语气愈见急切:“伯喈,你糊涂啊。祁侯虽出身名门,然而观其作为,纯粹就是一个武夫,整日舞剑弄刀的,哪里像是会把圣人教诲放在心上的人?我只怕传授的可不是什么圣人大道,而是歪门邪道啊,到时候误人子弟,怎生了得?”
    蔡邕脑子有点转不过弯来,对于王景这位飞白经馆的记名弟子,他还是印象挺不错的,因此目光愣了片刻,才语气疑惑地开口:“不至于吧?”
    难不成真是老天开眼,让我们这些墨家门徒终于遇到了一个喜欢墨学并且愿意推广墨学的明主?
    实际上翟介确实身手不凡,颇有昔日战国时代的墨家剑客风范,一身武道修为已经踏入第三层境界,墨家《非攻剑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本身还使用一些诸如天志弩之类的墨家机关术造物辅助战斗,若是在地形复杂的巷战中与张辽和阎行等人交手,怕是都能打个有来有回。
    对于已经六十岁的蔡邕,半截身子都埋进土里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
    一艘渡船晃悠悠地靠岸之后,走下来二十几个身穿粗布麻衣的男人。
    涉及这种学术之争,向来是老好人性格的蔡邕有点不知所措:“他们要开课授学,我们难道还能制止不成?”
    鲁方这时候也急切地插话说道:“我家祁侯已命人赶工建好了一批房舍,可供墨者住宿,至于授课,亦可在修建好的教室中进行。”
    “不敢当。”
    因为两者是学术立场上的对立,彼此之间,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如此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得其乐的日子倒也算是悠闲快活。
    因此董卓倒台的风浪过后,蔡邕当即又生出了要归隐的心思。
    翟介愕然,对王景的做法有点看不懂,但随即心中狂喜。
    王景知道这些被打压了几百年的墨家门徒是何等心急,因此也不卖关子,而是笑着说道:“随时可以,甚至我希望这件事情越快越好,毕竟你们尽快开班教学,才能培养人才,从而为我所用。”
    王景此时就在工地上视察,所以鲁方很快就带着人上前见礼。
    因此王景要开印刷厂和改革鸿都门学一事,蔡邕是真的一点也不关心,也不想掺和进去,为儒门奔走。
    王景在翟介的眼中,个人形象顿时高大上起来,已经被他看作是“自家人”。
    墨家内部有着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墨家的弟子都自称“墨者”,最高领导者是矩子,而墨者之间还有细分,专注于思想学术的叫“墨辩”,专注于军事武力的叫“墨侠”。
    对于有学问的人,王景向来都会表现出足够的善意:“先生请起。”
    翟介生得膀大腰圆,身上肌肉虬结,皮肤黝黑发亮,一张方形大脸上胡须浓密,怎么看都像是个孔武有力的武将,而不是一个工匠。
    而马日磾可不像蔡邕这么好说话,他直接发狠道:“当然要制止!我已暗中发动太学学子,采取行动。”
    翟介闻言不由大喜:“那学徒呢?真有人愿意拜入我们墨家门下?”
    至于说伱想要发号施令?
    “怎么不至于?我看就很至于!”
    “在下翟介,敢问足下可是鲁辩士?”
    还是回家洗洗睡吧,根本指挥不动任何人。
    翟介起身之后,也在暗中默默打量着王景,随即肃声问起所有随行墨者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不知鸿都门学的墨学课程何时可以开讲?”
    该有的待遇吧,一样没少。
    “这一次,必须要让祁侯知道我等儒门士子的决心!”
    虽然穿着朴素,但是身上却有种读书人才有的特殊气质,却让他们与周围的贩夫走卒区别开来。
    哪怕马日磾特意跑来提醒,蔡邕也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态度,反而劝好友放宽心:“祁侯要办学授业,传播诸子圣人的学问,这是好事啊。”
    翟介就是墨侠,平日里以游侠的身份进行活动,剑术不凡,也是这次前来洛阳开办书院的墨家门徒明面上的领袖。
    不过比起翟介的剑术和身手,对王景而言,还是他脑子里的墨学知识更有用一些。
    马日磾显然对王景非常敌视,哪怕王景击杀了董卓,拯救洛阳于危难之际。
    孟津港,长河滔滔。
    要搞全民普及教育,王景暂时还没那个财力。
    但是只普及自己麾下的士兵和军属,却是可以承受的范围,反正现在花的是灵帝刘宏留下的遗产,王景一点也不心疼。
    至于有没有人愿意来学?
    只能说愿意来的人多了去了。
    这个时代,能够读书识字,对于许多出身卑贱的升斗小民而言,可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为此哪怕花钱也在所不惜。
    炎汉帝朝的百姓虽然没听过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但对掌握知识依旧非常渴望,因为在他们眼里,能够识文断字的可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简直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洛阳,城南。
    津阳门外西侧的一片空地上,修建起了一排单层的木头民房,此地便是鸿都门学下属墨学书院的选址所在。
    鸿都门位于皇城南宫,与天子寝宫不远,为了避免过分刺激儒门敏感的神经,王景自然不会把墨家的墨者送进皇宫,因此只能在城南找了一片空地,修建书院,开班授课。
    比起雕梁画栋的宫廷建筑,四四方方的木头小屋,完全没有任何美感可言。
    但里面却传出稚嫩的诵读声,却让人听了倍感心情愉悦,如闻天籁。
    “现在大家与我一同朗诵《经下》篇。”
    装潢简易的木板教室里,翟介目光温和,仿佛眼前这些稚嫩的孩童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
    而经过数天的相处,孩子们也都知道,眼前的这位教书先生虽然看着是凶恶了一些,其实性格非常温和,解答问题时很有耐心,从未打骂过任何一个学生。
    因此孩子们都很乖巧,也很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
    翟介开始领读。
    底下的孩子大多都是十来岁左右的年纪,他们虽然认不全书上的文字,却也跟着翟介一起念诵原文,读得有板有眼:“二临鉴而立,景到,多而若少,说在寡区。”
    原来,翟介是在按照教学任务的安排,传授知识。
    今天已经教到了《墨经》六篇之一的《经下》篇,恰好是翟介自己最擅长的内容——光学八条。
    这些内容都是墨家早期对光学原理的研究和总结,对小孩子来说虽然难懂,但是配合实物教学的方式,却也生动有趣。
    翟介按照王景的要求,一边说着《墨经》中的原文,然后给孩子们翻译成能够方便理解的白话,最后还在课堂上做各种小实验,比如小孔成像的现象,希望以此来勾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没想到的是,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孩子们本就有着好玩的天性,而墨家研究的一些东西,对他们而言非常的新奇有趣,不像儒学的启蒙读物,往往枯燥无趣。
    因此墨学大受欢迎,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
    铛铛铛~
    转眼间一个上午过去,教室外响起敲钟声,这是到了放学时间。
    “好了,暂时先讲到这里,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下午的课时再教。”
    “先生再见!”
    “嗯。”
    站在一群孩子中间,翟介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墨学终于有机会再次光明正大的登上历史舞台了。
    而这一次,自己等人绝不能输!
    印刷厂那边的事情刚处理完,鲁方就跑到了墨家书院这边来,兴冲冲地便凑到了翟介面前询问:“情况如何?”
    最近几日,鲁方没少往这里跑,因此一来二去的,和翟介很快就混熟了。
    毕竟大家都是墨者,都信奉墨学的理念,有共同的话题。
    翟介对此也是极为感慨:“祁侯对我等恩重如山啊。”
    鲁方闻言亦是露出赞同的表情:“可不是嘛,五百个孩童,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成才,未来也是壮大我墨家的骨干和基石。祁侯此举,可谓扶危济困,救我墨家于水火啊。”
    随着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两人已经开始憧憬起美好的未来,坚信墨学必会大兴,再次成为世之显学。
    为此,就连翟介也都心甘情愿地为王景卖命,只希望王景能够遵守诺言,继续扶持墨家,庇护他们这些无依无靠颠沛流离的墨者。
    探访完了书院的办学进度之后,鲁方便前往西园,面见王景:“见过主人。”
    “正良来了啊,正好我有事要找你商量。”
    王景看到鲁方,笑着招呼他坐下,随后积蓄提笔,在竹简上奋笔疾书,直至接将经典物理学三大支柱之一的《经典力学》的内容全部默写完毕,才终于停下笔来。
    最近几天,王景都在忙着整理脑海中的记忆,《真阳九炼》已经修成六炼的王景,第五炼颢日天阳所强化的便是自身的神经系统,大脑机能因此而获得巨大提升。
    前世原本已经有些模糊的记忆,此刻也已全部成功归档,任何曾经的经历和回忆,只要王景愿意,就能回想起来。
    因此就连经典物理学后续的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的内容,他也回忆起来了,只是没来得及书写出来罢了。
    王景将已经写完的《经典力学》交到了鲁方手上,神色郑重地吩咐道:“我希望你们在传授《墨经》的时候,把这本书的内容也加到里面去。”
    “这……”
    鲁方面露犹豫之色,显然对这件事情感到棘手和为难。
    只因为这年代的书籍,很多都是手抄版,所以出错在所难免。
    小地方也就罢了,洛阳的学生可是来自各地,以至于师承不同,所受经书一旦章句有误,立刻就会被同行发现,然后出现文人相轻的文化事故。
    此时提出这种要求,就连鲁方都忍不住开始怀疑王景的动机。
    毕竟文人墨客其实大多都很好面子,许多大儒为了自己的脸面,甚至不惜贿赂太学校书机构而增添书经文字,想用自己的“错版”取代“正版”。
    当初为了禁绝这种事,灵帝甚至不得不在熹平四年就诏令当时的名儒蔡邕、马日磾等正定五经文字,由蔡邕以八分隶书书写刊刻于石碑之上,公示于众。
    鲁方还以为王景也是一样,想在墨经里面夹带个人私货,靠这种歪门邪道来达成“著书立传”的人生目标。
    如果可以,鲁方真的很想当场拒绝,但是他不敢啊。
    祖师爷墨翟在上,徒孙也不愿意如此,实在是主人给得太多了!
    左右为难的鲁方此刻已经打定主意,只要王景写的东西不是太差,自己再找墨狮前辈好好地修修补补一番,无论如何也要强行加入墨学的授课之中。
    毕竟眼下除了王景之外,墨门想要复兴,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权贵大臣愿意伸出援手了。
    结果翻开《力学》第一页,鲁方只是看了一眼,就彻底挪不开视线,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这是!”
    开篇没有任何废话,直接把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就以文字的方式,甩到了鲁方的脸上,让他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看似简单的结论,却堪称包罗万象,将复杂的现象凝缩成了简洁的语句。
    鲁方仿佛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理!
    他越是诵读,越是发现《力学》中描述的内容,能够完美的解答墨家在研究机关术时遇到的各种难题。
    “主人,此书何人所著?简直不可思议!”
    鲁方激动得面色通红,情难自已,仿佛一个捡到了稀世珍宝的财迷。
    对他来说,知识比任何黄金珠宝都要珍贵一万倍!
    王景头疼,这会儿距离牛顿出生还差着一千五百多年呢,只好把牛老师的功劳给抢了当仁不让说道:“嗯,这书就当是我写的好了,你看完之后,有何感想?”
    鲁方此时心中震惊无比。
    他有些难以置信,王景不仅武功盖世,居然还学究天人,满腹经纶?
    此等才华和天资,纵使是比之墨家的祖师爷墨子,都丝毫不差了啊。
    随后,鲁方又难掩激动地神情,小声问道:“主人,你这是要著书立传,炼神返虚,功成不朽吗?”
    炼神返虚,圣心之境!
    而想要迈入此等超凡入圣的境界,唯有走出属于自己的三不朽之道路,方能功成。
    何为三不朽?
    立功!
    立德!
    立言!
    大禹治水是为立功,周公定礼是为立德,而诸子百家著书立传,传播思想,此为立言。
    想要功成不朽,迈入诸子乃至上古先贤所踏入过的炼神圣心之境,三不朽就是唯一的大道坦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