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打呆仗,打烂仗
作者:凤凰北斗   崇祯重振大明最新章节     
    把朝鲜变成泥潭,正是朱由检的目的。
    他知道当前的大明军队和建虏野战的实力不足,所以在登极之后,就提出了“结硬寨,打呆仗”这一战法。使用防守战术,先稳定当前的防御。
    如今这个策略已经取得了成效,何可纲以三千兵力在大凌河牢牢守了将近一个月,是“打呆仗”的集中体现。
    大明各支军队,已经树立了对守城的信心。马世龙、黄龙主动守盖州城,正是这一点的体现。
    长城沿线和北直隶各地也在整修城池,用大凌河保卫战的经验加固城池防御。
    可以说,“打呆仗”策略已经取得成功,朱由检接下来在朝鲜试验的,则是新的策略“打烂仗”。
    烂仗听起来不好听,却也是一种有效的战法。
    后世某大国最擅长这个,历史上多次靠着打烂仗取得胜利。甚至还凭借顽强的韧性,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领土面积。
    大明如今和那个国家颇为相似,都是地域广袤、人口众多,内部积弊重重,无法完全发挥出实力。
    这在朱由检看来,最适合的自然就是打烂仗。用雄厚的国力和人口优势和对方熬,把对方熬到无法承受,最终取得胜利。
    这需要上层有坚定的作战决心,下层有足够的支持。还需要激发出士气,让士兵上战场打下去。
    这几点朱由检都在朝鲜试验,看看朝鲜人在建虏的劫掠和军功赏赐下,能发挥多大的战力。
    如果连朝鲜人都能用这种方法挡住建虏,将来建虏来到大明,大明的人自然会更有信心地站出来抵抗。
    那样只有不到十万丁的建虏,基本没办法和大明耗下去。将来它只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失败。
    至于朝鲜上层的战争决心问题,他也派了施凤来去盯住朝鲜君臣。看住那些人的行动,不让他们拖后腿。
    如果永宗岛有结冰的迹象,施凤来还会根据他的安排,第一时间把朝鲜君臣带出去。
    就算朝鲜国王不愿意来大明,也可以让他们去济州岛。那里距离陆地更远,建虏不可能有能力打过去。
    总之,不管朝鲜的战事打成什么样,就是不能让朝鲜君臣投降。鼓动朝鲜人民和建虏斗,看看建虏有多少本钱耗下去。
    更何况,朱由检还给他们叠加了一个优势,那就是使用的武器。
    他让大明装备部制造的火炮、火铳,射程和精度上都远胜建虏。只要朝鲜人学会阿富汗人的山地战,就能在朝鲜多山的地形下,把入侵的建虏赶回去。
    相应的作战方案,朱由检已经让军科院和参谋部摸索,作为建议向洪承畴发过去。
    洪承畴现在也颇为听话,因为他和姜曰广的想法一样,那就是凭借掌握的士兵,帮自己立下功勋。
    在毛文龙、刘兴祚甚至崔南伊都被封爵的情况下,他也希望能立下大功,谋个世袭爵位。
    皇帝授与他的朝鲜大权,就是他立功封爵的好机会。所以他这段时间可谓绞尽脑汁,甚至还想着把建虏留下来:
    只要建虏留在朝鲜,他就能安排士兵将他们一个个射杀,都变成自己的功勋。
    如果把建虏完全消灭,那就更可以说,他立下了平定建虏之乱的最大功勋。
    到时候封个公侯都是轻的,他能凭借这个功劳成为紫阁功臣——
    这个不但有名、而且有爵的功臣封号,戳中了很多臣子的心坎。
    所谓“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大概也不过如此。
    洪承畴心里同样有成为紫阁功臣的野望,尤其是立功劳的机会,如今就摆在他眼前。在皇帝要求他打伏击战、把朝鲜战事变成烂仗时,他已经想着如何把建虏闷死在朝鲜,立下最大的功勋:
    “鸭绿江,义州。”
    “如果能控制这里,建虏想回也回不去。”
    “就让他们在朝鲜,看他们怎么打下去。”
    盯着地图上义州的方向,洪承畴询问前来汇报东江镇情况的陈子壮道:
    “你说东江镇在撤出义州时,曾经做好了反攻回去的准备。”
    “如今那些准备还能不能发挥作用,把义州城给攻下来?”
    陈子壮不知洪承畴的用意,回道:
    “那些准备最初是打算埋伏阿敏留在义州的兵马,但是阿敏见机得快,没有强行南下,就率兵退回义州。”
    “后来那些布置被他们发现了不少,很多都失效了。因此东江领之战时,没有启用它们。”
    “黄台吉来朝鲜后又清理了一遍义州,安排了更多人守卫。”
    “现在想收复义州,要做好强攻的准备。”
    这让洪承畴皱眉,又问陈子壮道:
    “毛文龙呢?他现在哪里?”
    “陛下对他寄予厚望,提前就定下了东江领的称号,意在封伯封侯。”
    “但是今年的战事,他的表现可不够。说是在辽东袭扰了多少建虏,却没带回多少首级。”
    “难道说他甘愿做个子爵,就占住现在东江领那一点地?”
    说到这个陈子壮的话就多了,有些苦笑地向洪承畴道:
    “崔南伊被封为慈江伯、封地定在东边的慈城一带后,毛帅正因此恼火,认为是抢占自己的封地。”
    “他这些日子发了很多火,陈某这次过来,也有毛帅的意思。”
    “请洪总督早日安排个任务,让毛帅立下功勋。”
    洪承畴呵呵一笑,对攻下义州的把握更大了点,说道:
    “正有一个任务,如果毛帅能完成,本官保举他封伯。”
    “慈江伯的封地本官也可安排他向东,不会占毛帅的封地。”
    “说起来东面还靠海,条件更好一些。慈江伯那边,也应该会更乐意。”
    封爵之后封地如何划,洪承畴拥有很大的发言权。因为朝鲜的贵族需要大明皇帝和朝鲜国王一同确定,他这个驻朝大臣兼朝鲜国相,自然在很多方面能动手脚。
    别说崔南伊在朝鲜王廷不怎么受到待见,就是他有朝鲜国王支持,洪承畴也能让他挪封地。反正只要把慈城留着,保留他慈江伯的名称就可以。
    如果崔南伊敢反抗,洪承畴敢给他按最低标准划,只给他略高于方二百里的封地。
    相信崔南伊不会不识趣,不接受他的好意。